标签: 苏联
经济危机
黑市
无限大
市场经济
监管
朝鲜
短缺
物价
双轨制
限价
目录: 人权法学和经济学
时间: 2012-07-23 19:26:54
“供应短缺=价格无限大,有价无市”;
监管型经济的真实价格是黑市的价格;
黑市的合理性条件和获利;
政府监管让市场无法修补供应缺口,导致经济危机;
政府干预和特权腐败,可以轻易导致价格的波动,这种现象常常被称为“(行政)垄断”。但是必须品价格的波动,作为经济危机的萌芽,不一定政府干预,或者特权腐败造成的;环境、气侯、人文等等变化,都可以导致价格的波动。政府干预和行政垄断最重要的祸害也不是造成价格波动,而是剥夺了市场经济的弹性,导致市场经济无法自动通过价格信仰的传导,修复供应短缺,防制经济危机于未然。
导致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可预期,所谓“不可能精确测市”。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就令到计划经济变成了完全不可能的复杂的数学难题。苏联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计算出,按照兰格所称的“虚拟计算”,仅仅是完成乌克兰的一年的计划经济,就需要全人类工作一千万年!这个结果与笔者对苏联计划经济中2300万种计划产品关联数量的排列组合的估计,大概是相当的。
不允许价格波动就不存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作用却是平抑价格波动。这一基本的逻辑关系,在传统的公害信仰中,被颠倒为“市场制造波动,政府平抑价格波动”,——>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实际上仅仅是冻结价格,而令供应出现短缺;——>如果认为短缺的危害比价格波动更大,那政府还算是有贡献的。但是价格的极端波动,也无非是“价格无限大=短缺”而已!也就是“死人是没病的”的那种逻辑。
从“价格无限大=短缺”的常识出发,考察乌有之乡等声称的“毛帝国时期商品价格不高”,类似的还有诸如“朝鲜的北欧模式啥都免费”“苏联时期福水平高,除了必须品都要上黑市买,(凭证配给的)商品价格都很便宜”,这些神话传说,实际上就是产品供应链已经断裂的情况下,意淫着被冻结的价格(很便宜)下,还有着市场经济的“不限量供应”的乌托邦。由此得出毛帝国时期通胀不高的神话。
“价格无限大=短缺”,意味着掌握着物资(供应下的价格确定),有了“黑市利润=无限大的价格-确定的物资价格”的黑市获利空间。在一个政府监管导致产品短缺的社会,能够拥有紧缺的商品投放黑市的,都绝不会是权力弱势的小人物。在80年代这种官方的巨额倒卖,就被称为“双轨制”;同期民间的小额转运就被称为“投机倒把”,是严重犯罪行为。如同吴英是犯罪,金融垄断就是贡献那种理。
“价格无限大=短缺=黑市可行性”的关系,可知对市场经济崩溃后,处于政府全面管制下的配给经济下的真实的价格水平,并不是配给证对应额度下的价格,而是黑市的价格。黑市的消费者固然不存在向消委会投诉的可能性,但好歹都是消费者。而对于配给经济下的“购买者”来说,既不保质,也不保量,能够投诉的就是“价格跟政府规定不符”!——>这种坏习惯遗传到今天,仍在是公害的口头禅。
由于毛帝国和朝鲜这种体制下的真实价格,实际上是黑市体现的价格,真实的市场供应,是黑市的供应,由此可以看到,按照市场经济的口径,这些号称极大发展的斯大林帝国,真实的GDP是官方数字的多少百分之一!至于官方那些生产过剩的重工业产品GDP,(如果有的话,象波尔布特就干脆折腾得啥都没有!),就绝对可以做到“生产过剩,PMI下跌,通货紧缩”的。
象今天的天朝钢铁业(基本上是国营),一吨钢的价格,比一吨豆腐还便宜;正是国企特权残害国民经济的生动写照!钢铁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三架马车”之类投资拉动,导致的生产过剩;所谓的“通货紧缩”;而事关民生的豆腐,就因为资源被侵占,“市盈率(价格)”极大高涨;钢铁价格当然总会跌穿豆腐!请问此时是否还继续向国企倾斜,生产更多的钢,政府再监管豆腐,免得豆腐卖太贵呢?
《“政府财政危机”与“政治危机”;政府机能瘫痪的解决方案:追加税收,或废除相关税项;》
《政治危机和财政危机不是社会的危机;私有制自动形成对危机“损管”的防火墙/水密舱》
《公有制社会的政府错误,直接造成全社会的灾难;政府不能消除经济危机,政府总是扩大、深化经济危机》
《政府决策成败具有不确定性,政府错误无可避免;私有制社会“政策错误少”是因为公民社会的容错能力》
《制度学派所指的是不同形式的公有制;(政府组织形式=制度)不同于(社会合作形式=政体)》
《默认权益归属个体限制政府不确定性;令经济危机流程呈现重复性;“贤明君主比民主制度更好”神话》
《传统公有制的特权阻止市场经济修复短缺;政府干预深化危机,制造经济危机的大爆发;》
《“供应短缺=价格无限大,有价无市”;监管型经济的真实价格是黑市的价格;
黑市的合理性条件和获利;政府监管让市场无法修补供应缺口,导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