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9 lines (29 loc) · 8.53 KB

重工业和国企和殖民地,高度关联.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9 lines (29 loc) · 8.53 KB

重工业和国企和殖民地,高度关联

标签: 凯恩斯 美国 重工业 国企 公有制 殖民地 殖民主义 国民经济 产值 gdp 财阀 财经

目录: 现代国家社会史

时间: 2012-07-11 21:40:59

重工业与国企高度关联,与公有制程度正相关;

超配的重工业是政府干预下向国企过渡的中间形态;

重工业领域相当于国民经济的“殖民地”;

公有制传统,令重工业的社会价值被高估,从而被超配

没有国家集权的金融系统支持,很难发展起超额的重工业。如果连金融行业还被被管制,成为地方政府小钱柜,这个国家的重工业将会严重依赖于进口。如果这个国家不幸处于军阀政治割据之中,而不能联邦的分治/统一体之中,越是小型军阀的军事投资,越是会集中在现成武器的购置,而不会从重工业系统开始做起。这就是中华民国重工业能力缺失的原因,实际上也是晚清帝国重工业能力不足的原因。

重工业与国企是高度关联的。观察世界近代历史上的国企和重工业,会发现重工业基本上是国企,国企主要集中在重工业;两者的耦合程度,随着国家公有制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公有制成分到中国的程度(包括晚清和民国在内),重工业基本上等价于国企;当国进民退把中国式体制再推进到苏联的彻底的公有制程度,工业本身就等价于国企,实际上连农业也成为国企体制的集体农庄。

在私有制程度最高的社会,如美国,超量的重工业酌配置同样得到了联邦间断性的津贴,如美国三大工业的大熊猫,还有美国的军工体系由国家保证10%盈利,也只允许有10%的盈利(否则会削减军事定货)。按今天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苏联这些按私有制程度不同的国家中的国企与重工业比重,会显著发现重工业超配与国企,与“私有制民主”的负相关性。(日本大财阀类似国企)。

国企基本上是重工业(包括基础设施),重工业不一定是国企,可以把重工业视作普通的工业化,因军事需要,在国家干预的作用下,向国企形成转化的过渡产物。**国企是产权从属于政府的法团组织。此处使用的是“法团”而非“法人”。**原因就在于国企的存在,与一个国家的国家主义程度正相关,因此当现实存在的国企与社会公民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总是会以“国家利益”的理由向国企倾斜。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企的国家主义成分消退,国企就会因为对国民利益的侵害过于惨酷!因为社会公民利益的反弹,导致国企侵占资源的后退,此即90年代出现的“国退民进”,同时释放出巨大的国民经济的真实增长。因此可以认为,国企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国家主义的需要;是国家主义的包庇纵容,才令国企有了生存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凡是与国企有关的争论,辩方无一例外会扯到民族主义上的原因

因此国企以及其中从业的特权工人集团,是盛气凌民的“法团”,而非公民社会中责任自负的“法人”。类似地,宗教团体如国家教会(如法国天主教会)和工团主义工会,它们也是法团而不是法人。重工业则既不是法人,也不是法团,而是一个行业!当重工业依赖于政府干预的资源倾斜时,就将导致私有资本投资因为行政垄断而退出竞争。因此在政府干预的作用下,重工业很少成为“私有化行业”。

国企因为是“御用”实物税的采办单位,如同中华帝国皇朝时期出宫采购特供给皇帝的“采办”一样,它们所谓对国家(皇帝)的贡献会被无限拨高,而实际上没了他们,国家会更加富强,就连皇帝的消费也会更为丰美,而不用依赖于特供重工业既是供应国家军事的供应商,同时又是工业体系的原料供应者完全没有重工业,对于大型国家意味着轻工业必须的原料完全需要外购,通常意味着过高的成本

重工业作为原料和军备的供应商,其社会价值作用在传统的国民舆论中被过度高估,这是重工业总是被政府看得见的手,过度超配的原因。“原料供应单位”真的那么高人一等吗?那就看看殖民地,难道不正是向宗主国的工业体系供应原料吗?为什么世界列国又会耻于成为殖民地呢?难道殖民地也高人一等吗?——>这样回到法国的普世帝国观!对于法国这种假民主,殖民地非常重要!这就是殖民主义

“监管”是封建;“监管创造价值”没有考虑边际的约束;监管不能创造社会价值,监管导致社会价值消散;

监管不能创造价值,也不能监管出高技术;科技不是生产力,创新不成高技术;“战争拉动技术”wrong

政府创新都是白费心机;大企业的创新亦无效;有效的技术进步,取决于市场经济Pioneer自主消费

技术进步对公有制的社会没有积极贡献;公有制社会技术不能自生,也不能有效造福自已

民国(封建制度弱化+低关税)促进了轻工业经济;民国中央集权的金融系统缺失导致重工业发展滞后

凯恩斯主义有利于重工业,有害于轻工业;重工业主要体现在军事价值,轻工业表面上仅是民生价值

美国国防和军事力量巨大的弹性;重工业主要体现为军事价值,但不是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

美国默认权益归于地方,法国权益默认归于中央;美国确实没有殖民扩张的本能,法国反复成为殖民帝国

重工业,国进民退,公有制和凯恩斯主义的“军事脉络”过量配置的重工业,纯粹只为军事价值

重工业与国企高度关联,与公有制程度正相关;超配的重工业是政府干预下向国企过渡的中间形态;

重工业领域相当于国民经济的“殖民地”;公有制传统,令重工业的社会价值被高估,从而被超配;》

前一篇:公有制,国企,重工业,国进民退,凯恩斯主义的军事脉络

后一篇:乳业向国际接轨的公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