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宗教
信仰
哥德尔定理
白马非马
集合论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
爱因斯坦
科学
文化
目录: 社会阶层分析利益博羿
时间: 2010-01-09 21:32:19
“白马非马”与辩证法和实证和科学理论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764.entry
笔者记得,当年公孙龙“白马非马”是辩证唯物主义课程里的考试题,用的是偷换“集合中的子集”的概念,马恩原始哲学中,不明白集合(set)是啥玩意,将这类问题称之为“内涵、外延、本质属性”。用“数理”集合论指出“白马非马”的错误,只是常识性的一句话,甚至引入奥卡姆法则,(也就是哥德尔定理),也就是一句话的功夫。但是,哲学大师们不懂数理逻辑是阐述科学之源,云天胡地一大箩,相信他们自已也不明白。
有人说,哥德尔定理是证明“数理的”,不能否定“文科社会的形式逻辑”,那请查证,哥德尔定理是否为了否定Hilbert的形式逻辑,“无限引入外延”的逻辑论证方式的??什么是形式逻辑?(笑笑)。又有人说,有人说,“辩证逻辑不是形式逻辑”,那么对照一下这个定义如何?“概念是逻辑中的一类集合”,(工程用语是一类对象);逻辑信息表述的方式,为免歧义,笔者加上一个定语:“逻辑是精神正常状态下的信息表述方式”。精神病人爆出来的高深字句,估计不是哥德尔先生的专业范筹。(笑笑)
哥德尔定理是不是“针对数理”?还是按此定义逻辑后,针对“文科,即西方的神学”而作的数学论证。“文科理论的分类边界在那里?是谁作的分类?”(笑笑)。有关人等不愤,不如先搞清楚一点。用笔者的话来说,哥德尔定理没啥复杂的,就是用作上述定义后,用集合论否定了“白马非马”的任何逻辑可能,除非,拿出证据,白色的那样玩意,不是马的品种,象在DNA上与马不属同一科。这就是科学三重性要求,科学,当然不是这类人眼中的哲学了。
但是,站在唯心主义信仰私人的角度,(注意私人与他人角度的变化),唯心主义仍然是正确的**。“主义”这东西,不超出您个人的范围,就永远是正确的**。相信全世界都没有人有权力反对,您可以用上帝代替哥德尔定理,也不反对,您不懂的东西都是胡扯的。因为,在您的人权的范围里,您的唯心就是绝对的真理标准。“唯心”主义其实就是“唯我”主义,在您的空间,您当然是对的。但在别人的空间,在公共交流的领域,“你的上帝不是人家的上帝”,“你的世界观不是人家的世界观(包含科学)”,“你的哲学不是人家的哲学(不含科学)”,“你的信仰不是人家的信仰”,……,这就是普世的价值观。
笔者曾回复一位博友,“辩证法就是算是超级证明的方法,也不能代替实证;否则吃饭的方法也可以当成饭吃了”。辩证法只能存在于个人哲学的领域,也可以用于“共同信仰辩证法”的交流。尽管这种交流,结果总是“公辩公有证,婆证婆有辩”,永远不会有结果。马恩的二号始祖恩格斯,曾推广将辩证作为自然科学的绝对真理标准,《自然辩证法》,用曾经预言成功所有科学发现作为证明。恩格斯,想当上帝!还把自已当成上帝了!实际上,这就是哥德尔定理证否的对象,“自然辩证法”作为逻辑集合,与所有科学实证集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也没有任何实证,证明之间有关系。这样,爱思斯坦给恩格斯的评语就很留有一点面子了。
“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个人)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02页))转自《自造伪证牺牲的历史经济学派》留言。**
如果是引用爱翁为权威实证则此论薄弱,(爱翁犯糊涂也不是一次两次),但是如果是用作旁证,则说服力非凡,也正是“辩证法是恩格斯个人哲学的信念”的实例。从统计学(集合论支持)的角度看,“预言成功”,除非就同类问题上有实证关联性的证明,否则永远只是统计学中的个案,是不能否定实证的。在实证关联性上的逻辑,这是对理论的科学性的要求,(注意科学不是理论),而且,也不能用于预言未来,只能用于解决已有实证的逻辑冲突。核技术和激光,以及爱恩斯坦相对论相关的所有“科学进步”,是对相对论提示的可能性是验证结果。而爱恩斯坦认为可以精确测量量子状态的“设想”,即相对论适用量子状态,就没有得到证明。
实际上,相对论的出现,正是针对19世纪后期,经由洛伦兹谬误否定了以太参考系的可能性后,针对实际观察与以太参照系的冲突(即与牛顿体系预测的冲突),对参照系是“可选而观察结果随之变动的”规律的,所作的符合过去所有实证观测结果的关联的逻辑集,其中没有在逻辑上证否的可能性,也就是所谓的科学预言,在日后得到了发现和补充的体系。以为相对论是凭空而降,引导了物理学的大革命,这种思维方式,又是马恩的辩证法吧?(笑笑)
“唯心和哲学只能停留在私的领域”,可以认为是一个断言性的游戏规则,尽管其机理已经在哥德尔定理中得到了证明。不能理解哥德尔定理的朋友,可以视为一条“断言”性交流规则。如果不能接受,那就请滚出我们的“私的领域”,只要我们还能维护这一“断言性规则”,比如说成人性问侯一下您,删了你的贴……,等等;因为这是我们“私”之领域,我们有能力维护;或者在公之领域事务,不和你合作,不支持你,让你一辈子不痛快;能奈我何呢?想想吧!
《“白马非马”与辩证法和实证和科学理论》
前一篇:“权威”的经济学解释和人性的权威
后一篇:洋权威和您自已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