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5 lines (32 loc) · 13.7 KB

太空轨道上的面子工程.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5 lines (32 loc) · 13.7 KB

太空轨道上的面子工程

标签: 军事 轨道 地理大发现 古埃及文明 范筹 星球大战 面子工程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08-09-27 14:41:46

美国、中国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发展航天技术?然后,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看,人类,为什么要飞上太空?最终向太空的移民,有必要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集中到另一个问题上:那么人类的迁移,到底是一种本能,还是逃避灾难的一种反应?这是一个涉及人类生存和进化的问题,需要跳空国家、民族的小圈子,从至少几十万年的进化广度去看。那么,我们得出一条信息,人类本身,也包括地球上其他所有物种,都是从某处的某一个小群体,最后战胜,或与其他群体融合,分布到全世界。当前人类线粒体溯源,可以上溯到20万年前离开非洲的现代直立人。近现代的美洲印第安人种,也是从白令陆桥追逐猎物,最终迁移到了美洲,并在猎物丰富的南北美洲定居下来。早期人类的迁移追随猎物,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本能,也可以认为是灾难逃避的另一种形式。因为,如果猎物走了,缺乏足够的储备,原始部落就会在饥饿中灭亡。

有相当多的线索显示,古埃及这个黑人社会,不但是最早的文明,而且,也是其他几大文明,包括地中海,(不要把地中海文明混同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河,古印度,(两个是不一样的),以及最晚的古中国;都在某种程度上,是古埃及文明的延伸。当古埃及14王朝在底比斯建立起宏伟的阿蒙神殿和法老金字塔时,中国还没有可供考实的文明出现。14王朝,也就是相当于中国24史中已经跑到了第14个朝代。最早的古埃及文明,同时也是最早衰亡的文明,它与已经消失的古印度河文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还有美洲的玛雅文明,为世界提供了气侯变迁消灭早期弱小文明的例证。(公元3000年北非并不是大沙漠)。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古埃及文明也同样已经被气侯灾难摧毁,只不过,日后先后由巴比伦人,希腊人,罗马人,最后是阿拉伯人,重新回到了这个文明老祖的土地上,重建了几个后来的埃及。也同样有线索(不是证据)显示,正是古埃及的文明灾难,导致了文明的迁徙,最终通过两条线的迁徙,南线的快速扩散,巴比伦-古印度河-印度,中国;以及北线地中海的缓慢成长,腓尼基-希腊-罗马。两者的速度差异,可能与交通和家业、商业的差别有关。南线是大陆线路,古埃及农业文明的种子一旦到达水土适宜的地区,就会快速发芽。北线缺乏农业区,商业的发展必须等待交通工具,以及周边农业区连成市场后,才能成熟。注意,文明的迁移是知识的迁移,不一定同时等同于部落、民族的迁移。

两个史前的例子,似乎表明人类的迁移,是由灾难驱使的迁移,但并没有否定“迁移”是人类的本能这样的假设。全球最近2000年的“现代文明史”,则表明人类社会的本能,具有“定居”的惰性,而不是迁移的惯性。许多国人学会看世界地图后,都曾经,或仍然,对白色人种占据了地球上最广阔的易居土地,耿耿于怀。这种情感,实际上是全世界,包括中国人在内,反美的真正动力。毫无疑问,每一个较为强大的民族,象中国,都会反思,“为什么拍开海洋大门,拥有地理大发现的,是欧洲,而不是我们?”。事实上,如果梳理一下全球文明史,就会发现,农业民族的定居,是一种惯性;而迁移,向海洋的探险,反而是一种偶然。

首先回顾中国的历史,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会对秦始皇对岭南的军事扩张印象深刻。但极少有人意识到,长江以南真正融入中国版图,始自孙吴政权对江南的开发,经东晋、南四朝,到隋归并入统一的中国经济版图,整整经历了800年。在两汉长达400年的历史中,尽管政治上零星存着对长安洛阳中央的顺从,但是整个南方,对于中央朝廷,是一个没有什么税收,反而要花税入去维持;如果没有威胁,还不如放弃的地区。真正读懂这段历史,就会对“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政治是经济的延伸”,体会至深。古中国,实际上江南真正在经济上“具备合并”的价值后,才把它统一到自已的版图以内。相反,强大的古中国,实际上可以随时将西域、通古斯、西伯利亚、东南亚以军事手段归入中央统辖。但最终,这些地方,如果不是在近代“具备经济价值后”才产生归并的动机,就是,永远脱离了今天中国的版图。世界上的农业文明都是这样的“内敛”,没有扩张欲望的文明,中国,不过是其中之一。“经济缺定着政治”,事实上,中国历史多次教训,任何无效益的扩张,都令当时的政权快速走向灭亡。而北中国文明向南中国的扩散,却也的确是来自于灾难:五胡十六国的动乱,而该动乱之源,也恰恰来源于公元初的长达400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反复的干旱灾害。

历史学界目前已经基本接受这样的观点:“经济、文化上的扩张,比军事的扩张更为有效”,“脱离经济文化的扩张”,基本上是无效的。那么,用这个观点来看太空之行,问题就出来了,太空迁徙,经济上有效吗?

纵观人类文明史,相当于地理大发现的成功迁移还有一次,就是古印度人,和古西亚波斯文明(他们的继承者是阿拉伯文明),向东南亚大陆、群岛的迁移。这次迁移延续时间达1000年,先后产生了湄公河的扶南(高棉)文明,以及jie他群岛上的室利佛逝,并最终,令东南亚群岛伊斯兰化。把它结合最近代欧洲新航线的发现(最终导致),大体会发现一条线索:香料。西亚沙漠地区的食品处理需要香料,6-10世纪欧洲寒冷大陆纵深的成功开发(因为出现了三样发明,干草,四轮车,和尖底船),在提供了供交换的产品后,产生了对香料的大量需求。正是在这种具备购买力的需求支持下,地中海文明演变成欧洲文明,并在通往香料的通道上,与中亚文明爆发了长达1000年的冲突。最终,正是在香料这种经济需求的支持下,西亚人种到达了东南亚群岛,欧洲赢得了地理大发现的门票。反观中国,自然环境是不是太好了?类似香料这种逼使整个文明去探索远方的动机在那里?没有这种动机,反映到具体的探险者身上,就没有几十到几百倍的利润!今天中国的文化,断章摘句地背诵马克思300%的利润就是邪恶的人多得是。这些仍然对农业文明抱残守缺的人,仍然对高额利润视为邪恶,却不知道,那正是社会具备购买力的需求的集中体现。追逐香料,本身,也是文明抵御自然灾难,追求定居的一种反应。

好了,把这个观点再用到太空事业上,今天,人类的太空事业,是因为灾难吗?显然不是;充其量是为了十亿年以后的灾难。那么,是为了利润吗?太空事业的利润,体现在那里?这个问题难以解答。于是,就不难理解,霍金对人类未来的看法:“末来400年,和今天不会有大的区别,人类还会继续留在地球上”。当前,太空事业,除了军事上作为一个“轨道侦察员”的角色外,还没有太大的社会价值。除非,能够找到另一种,可以与现存的地面经济社会实现价值交换的产出需求。象,太空的太阳能源,通过微波与地面发生交换。而人类很可能在走向太空以前,首先走向大海。相比于目前无利可图的太空梦想,海洋能够提供的当前利益,要大得多,多得多。

或者应该更严格一点,把太空和轨道两项不同的工程区分出来。目前人类除了登月、登火星可以算得上是太空工程外,大部分的火箭发射,本质上并不属于太空,而是,轨道(orbit),特别是低轨道。考虑到目前是强国、富国拥有轨道观察权,因此,在相当长远的未来,轨道肯定不会主权化。相比太空探索,轨道可以提供廉价的通讯、侦察通道。对于欧美,目前是军民两用,而对于中国,基本上属于军事和通讯信道储备的范筹。世界或者是不公平的,美国的轨道活动可以部分划入民用经济范筹,而弱小得多的中国,轨道技术,主要应归属军费支出。同样,美国把一公斤负载送上轨道的费用,大约在20万美元左右,美元的贬值和技术的进步同时发生,这个数字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规模要小得多,而且全部是国营专用,缺乏民营摊销规模成本,因此,穷国中国的宇航成本,远远超出美国,估计在50万-100万美元。(想想批发和零售的区别)。提出这个成本差距,是希望同胞们在神七问天之际,对于中美在轨道上的实力差距,及对应的洲际能力的差距,更是潜力上的差距,有清醒的认识。

基本的轨道实力不可放弃,同时,按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与美国竞赛也不应该作为中国的国策。作为一贯的小政府大社会改革方向主张的本博,更不希望看到把太空、轨道工程,看作是面子工程的变种。那,没有必要,而且,有害。轨道的重要性,决定着末来国际冲突有可能会在远离人口居住区的轨道进行;而社会的进步,战区的经济化,也很可能让轨道对抗不再是洲际导弹带来的末日。这有点象是17世纪的英荷,两国争夺的,是《海洋法》中的航运进口权力。如果不是法国的参与,英荷战争,可能是人类最“文明”的战争之一。21世纪后的战争,也很可能带来这种温文尔雅的逐利特征,这是在幻想轨道战争的确实的潜在可能性时,需要考虑以的。其实同样的道理也存在于中国与欧洲、日本等国家的潜在冲突上。20世纪的总体战争,过时了,为总体战而存在的社会主义体制、类社会主义体制(别名法西斯体制),也过时了。错误的战争理解,会带来严重的战争失败和国损。举例说,当中国不惜以廉价出口换取外汇,(目前很可能是为了加强自已的战争潜力),战争,或者已经“打完了”,因为中国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或在此类危机中的损失),最终会超过人类史上任何国家在热战、冷战中的损失。做愤青不是不好,但如果是愚蠢的愤青,就非常不好。

超出轨道的太空探索,只要能够控制成本,而不是为了“拉动GDP”,那大体上,也是有益的尝试。作为实力弱小的后来者,中国实际没能必要在这个领域匆忙走到美欧的前头。与欧美日俄的合作,平衡美国的太空优势,会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在太空开发能够带来超出社会平均利润以前,不要期望太空真的会成为人类新的边疆。

为什么统一地中海世界是罗马而不是迦太基

为什么统一地中海世界是罗马

从购买力看俄国,不是中国模仿的对象

沙皇专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

比沙皇更残暴的红色专制也没能救俄国

为什么不喜欢民族主义犬儒民粹学家

国际资本欧美列强是嗜腐生物习性

痛恨西方列强帝国主义国家不人道的食腐本性

港台海外资本代言人会为大陆人利益操心吗

愿世界各国互相理解、和平、合作、共荣

疑险从无!恐惧可以杀人

人类为什么要移民太空?人类为什么要移民?

人类向太空移民的前提条件是市场需求

轨道战争和星球大战,轨道不属于太空太空轨道上的面子工程

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政治家的利益(茅于轼)

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政治家的利益(下)

前一篇:人类向太空移民的前提条件是市场需求

后一篇:人口密度更大的马来西亚居然没有住房的“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