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次贷危机
抄底
黑石
中外投
流动性过剩
净差
人民币
汇率
升值
资本项目
目录: 投资投机经济危机
时间: 2008-02-28 18:03:52
目前,对于美国次贷与中国经济、金融的关系,国内外许多专业机构也是不甚了了;而按盲目抄底冲动去抄“次贷危机”的美国底,很可能对我国金融资本形成双重的,也许是致命的打击。有博友曾说过对本博谈及的这个问题不太明白,今天有点时间,就把这个问题理一理,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先解释一下方法论。如果一直跟踪本博,不难看出本博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看法,完全基于一种宏观的定性模型。定性模型的演绎可以提供趋势参考,而不考虑程度,象生命演绎每个人都会死的(废话),什么时侯死是程度;(好象没有用?)继续,按进化论和人类史上曾经有的平均寿命作为附加因素,可以得出人类40岁前基本上是健康的结论(这不象是笑话了);再继续;人类自然状态下极少超出60岁寿命,因此60岁以后的健康状态没有经过进化的考验;因此,人类60岁后的寿命由医疗水平决定;(这还是笑话吗?)以上说的是简单解释什么是定性模型,以及这个方法论(估计大学课堂里没有教授吧?)。下面说说如何演绎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经济的前后关系。
先说说什么是次贷: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这个可以理解吧?你还钱的可能性不太高,那我借钱给你利息就要高一些咯。风险大,收益也大嘛。放出这些贷款的机构呢,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类似地,次贷的债券利率当然也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咯。这样呢,这些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因为回报高嘛。但是这个回报高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国房价不断上涨。怎么说呢?房价不断上涨,楼市大热,虽然这些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容易理解吧,因为那些人信用状况本来就差,收入证明也没有,其他负债也重,还不起房贷也是容易发生的事情),但放贷的机构即使收不回贷款,它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不就也赚了嘛,因为楼市大热,房价不断涨嘛。
听上去很复杂是不是?不容易转化成模型因素。那我们把它简化。“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为什么银行会在近期给信用状况差的人也大量放贷?答案是,因为消费预期,低通胀预期,以及,流动性过剩。(有些博友从这个转换中已经看出苗头了)。随后,华尔街有着把任何金融资产和风险打包、转让给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并且证券化的传统,以此限制此类业务的风险,提早体现风险到到来。顺便说说,期货本身,以及今天所谓极其投机却又被“打击投机”的管理层寄予厚望的期货指数,也是这类打包风险,控制风险的产物。这个打包后的证券,就是CDO,次贷了。既然是为了风险控制品种,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从这一条开始,就可以看出我的结论之一:由于美国劣质房贷被打了包,因此它的风险已经被限制,充其量对几家银行造成严重损失(估计也不会破产),对于整个美国社会没有实质性的损害,而中国呢?
但这不是我们的主要结论。次贷的高收益,主要体现在对房价的高预期,为什么会有高预期?同样是那段关心中国经济的人已经烂熟的话:流动性过剩。好了,为什么美元也会出现流动性过剩?跟踪本博的人,也会知道,这是由于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国家拥有过多的美元债权,美国作为债务人,最合理的选择就是增发美元,通过美元贬值,加大本国政府和企业、公民社会拥有的美元的比例,而放任单位美元购买力的下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流动性过剩,伴随着等值的通货膨胀。好了,可以倒退到下一个逻辑原因,美元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债权掌握在中国等国家手中?而其中最主要的,令美国保持低通胀的因素是什么?跟踪本博的博友都知道,这是因为中国长期低估人民币对美出口的逻辑结果。同样,美元流动过剩是不是也带来了美国的牛市?中国对世界的补贴,是不是也造幅了世界各发达国家投资者在他们的牛市中获利?
然后呢?中国自已在这个低估人民币廉价出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极限在那里?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由于部分汉奸败类模糊视听(这些人现在还很活跃),升值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已经让中国付出了极惨重的代价:极限,就在今天!高度的通货膨胀,而且继续恶化;高度的流动性过剩,带来了几乎人人亏损的“牛市”,人民币正在加速升值,——换言之,中国人低价补贴世界的“拐点”,已经形成了。当这个拐点已经形成后,受中国低价补贴世界行为影响的美国经济因素,是不是也会相应地出现拐点?美国经济是不是应该下调低通胀低物价的预期?美国是不是下调流动性过剩的预期?当中国手中的美元净差不再因为低估人民币而过度增加时,仅在中美之间而言,美联储增加发行美元抵销债权的动机是不是大大削弱?这样,由美元流动性和低通胀预期支撑的美国股市、房市牛市是不是也就结束了?拐点也出现了?既然CDO是一个依赖于上涨预期的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当预期出现拐点时,它是不是就带来了大幅下跌和持有者的亏损?这,就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起因,和中国没有关系吗?注意,我并没有说是中国造成了次贷危机,而是揭示其中相互关系中的一些联系。次贷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投机者过度乐观的原因,对于中国不可能长期满足于殖民地地位没有预见性,尽管,中国那些要求继续低估人民币出口的大小汉奸车载斗量。
这里还没有谈及另一个假设中的过程影响:假如中国通过向美国投资,缓和美元顺差的增加,那将如何呢?将官方语言中的通过资本项目的输出,平衡经常项目中的顺差。说是假设,是因为这种过程过分疯狂,理智的中国人不会真正接受这个过程(其实也难说,黑石……,还有平安……,还有直通车……,QDII……),因为希望这个过程平衡中国因低估人民币带来的外汇激增,就必须接受两个条件:中国继续以亏损的形式输出廉价产品,二是中国用亏损出口的美元为在牛市中赚得盘满钵满的欧美投资者接盘。显然,这是建立在中国对于亏损出口的代价(即国内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上的。这种做法,本质上是用高级的金融手段,希望缓和经济基础的失血,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如同希望通过抽水,避免一条船底穿了大洞的船沉没,根本就是不可能。实际上,这个过程中国一直有进行,实际效果只是国内债权向政府集中,对于中国整个经济体来说,依然是同样的大出血。这个过程,已经继续不下去,所以才有人民币的快速升值。
剔除中国经济、政治这方面体制的固有问题,以整个中国经济作为一个利益体而论,近来的主要问题,几乎全部与那个过低的汇率有关系。它令中国经济在与世界的利益对话中,处于天然的战略劣势。表面上看来,次贷危机是随机事件,中国投在黑石这类投资亏损也是偶然事件。但实际上,这种些将不断而来的偶然事件,最终会令其他国人也发现,它实际上源于中国自已犯下的错误,形成的战略优势。这和人生是一样的:如果你发现诸事不顺,一定是因为你存在某种战略劣势;如果你近来炒股亏损概率很高,也一定是与战略战术上的劣势有关系。
所以现阶段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对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个海外经济体的投资,无论如何操盘,一定是抄了顶的。山顶跳舞,谁能不败?所以我认为这种投资决策是错的,是在明知战略劣势的情况下对海外投资。作为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的阵痛,我觉得不应该以追求资本收益为目的对海外投资,而是应该以追求战略资源为目的。以此观之,中外投这个公司从根本上就不应该存在,投资黑石无论是什么资本理由,都是错误的、外行的决策。今天次贷看上去好象是一个“底”,他日很可能发现它只是美元资本牛市山顶上的一个小坑。目前任何对外的投资都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即使亏损20%-30%,它也是值得的。这个20%-30%,就是中国对以往错误的历史代价的清偿。在这个条件下,目前只有两种投资是值得的,对战略资源的投资;对大宗商品的投资。如果要选一个地区,从国家级来说,我认为应对首先非洲、中亚、蒙古进行产业级的(不是股权级的)投资,并且,强化我国的海外军事投入力量,保卫这些投资利益。但这样,中国也就变成一个“万恶的东方列强”。
同样这样的逻辑,也可以轻易否定所谓的“人民币升值过程,令房地产拐点不存在”以及“人民币升值过程,令银行、保险公司估值提升”。这种论点,都是在没有搞清楚背景逻辑下简单运用想象力,憧憬日本房地产的短暂辉煌。真正的情况下,房地产的拐点只与房地产需求有关系,而银行这些持有大量人民币资产的企业,是“羊撞篱笆左右为难”。如果不先在升值前低汇率兑换外汇对外投资,所谓人民币升值无关他事,而相应的通货膨胀就通通落实;但如果低汇率时兑现外币对外投资,就必定先承受升值汇兑损失,然后再承受抄外国顶的严重损失。我认为损失机率是100%,平均损失程度是40%-80%。不信,看看仅仅过了三个月,最严重的QDII,就是这样的“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对外投资的收益者”,已经损失了60%的资产。以为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和金融业是利好的人,如果不是没有想通这个问题,就是根本上不懂:冒牌的内行。
前一篇:短线有反弹,中线招行见20元
后一篇:不象是底部的反弹,后市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