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九》) 【注释】 回:颜回,字子渊,孔子早年弟子,少孔子四十岁(后人考证)。最得孔子所传,惜年仅四十岁即去世,后世尊称为“复圣”。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亦有句读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关于颜回“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可参《论语?先进》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退而省其私:《礼记?学记》:“大学之教也,退息必有居学。”居学,当指学校中学生自修的地方。刘疏:“居学非受业之所,故言私也。”按:“私”,指弟子的自修。(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故此处可理解为:孔子看颜回自修时和同学谈论。但,朱熹认为“私,谓燕居独处,非进见请问之时”。 亦足以发:发指发挥,发明。《论语?公冶长》中子贡说“回也闻一以知十”。 【讨论】 本章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出场。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学习时是什么状况呢?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论道理,不止一端,他只是默然听受,从不提问,好像是一个愚戆的人。” 大家知道,世间有上等聪明的人,凡事无所疑惑,不须问难;也有昏愚的人,心里不会疑惑,不知问难。这两等人,其心虽异,其迹则同。颜回究竟是哪一等人呢?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一种解说是:孔子待颜回退下,省察他的私人言行,他的意见很有可以启发人的地方。 而朱熹、张居正等则解说为:颜回退去之时,孔子省察他间居独处的去处。但见他一动一静、一语一默,都是孔子所言的道理,躬行实践,件件都发挥出来,乃知回之不违者,是其心领神会,见道分明,无所疑而不必问,非不能疑而不知问也。以上两种解说都通。第二种解说更广泛,似可包涵第一种。 最后,孔子得出结论“回也不愚”。如果世界上有“大智若愚”,颜回算是一种吧。 当然,颜回是上智之人,又能好学,故于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此其悟道之妙。至于一般之人,则“必须能疑而知问,然后可以讲明义理,开发聪明,而进于圣贤之域也。”(张居正) 钱穆认为,此章殆是颜于始从学于孔子,而孔子称之。若相处既久,当不再为此抑扬。颜回求学之状态,非仅本章之一端。例如,曾经,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此外,《论语》将本章纳入“为政篇”,当有深虑。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热门新闻: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论语》说(22):终日不违,如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