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6 lines (86 loc) · 24 KB

n14250536.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6 lines (86 loc) · 24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论语》说(21):什么是孝?孔子的四个不同回答

清焦秉贞 《孔子圣迹图》,藏于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公有领域)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五》)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六》)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七》)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八》)

【注释】

孟懿子:鲁国三家之一的孟孙氏第9代宗主,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孟僖子曾随鲁昭公出访楚国,不能以礼处理外交事务,深以为耻,遂发愤学习周礼。前518年,孟僖子将死,嘱咐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孔子。后孔子为鲁司寇,主“堕三都”,孟懿子抗命,故后人不列其为孔门弟子。

无违:无,汉石经和《论衡》都作“毋”。有说“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但 “违”字的这一含义在后汉时可能已经不被人所了解了。钱穆认为,僖子贤而好礼,懿子殆不能谨守其父之教。孔子教以无违,盖欲其善体父命卒成父志。

樊迟:名须,“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少孔子四十六岁(从杨伯峻说)。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懿子以哀十四年卒,而武伯嗣。

父母唯其疾之忧:“其”所指对象诸说不一,有说指父母(如《淮南子?说林训》说“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有说指子女(如马融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

子游:姓言名偃,常熟人,“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孔子曾赞“吾门有偃,吾道其南”。少孔子四十五岁。

至于:一般解作“即使”、“就是”, 可是“至于”的这一种用法,在先秦古书中仅此一见;杨伯峻以为可译作“谈到”、“讲到”。

养父母:“养”从前人都读去声,yàng。

:儿子侍奉父母时的容色。《礼记?祭义》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旧读去声,sì,食物。

曾:音céng,竟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此处的曾当释为乃。

【讨论】

什么是因材施教?什么是智慧?请看孔子对四个人所提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孟懿子可能是孔子的第一个贵族学生。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当樊迟为孔子驾车的时候,孔子主动讲了这件事。为什么呢?孔子恐孟孙不晓无违之意,而懿子与樊迟友善,必将问于樊迟,故夫子告之。樊迟也不明白,孔子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然而,为什么孔子不直接对懿子就这么讲呢?《论语注疏》说:不即告孟孙者,初时意在简略,欲使思而得之也。必告樊迟者,恐孟孙以为从父之令是无违,故既与别,后告于樊迟,将使复告孟孙也。

这里还有一个具体情况。当时,鲁国三家是大夫,不但有时用鲁公(诸侯)之礼,甚至有时用天子之礼。这种行为当时叫做“僭”,是孔子所痛心的。孟懿子是三家之一的家主,从学于孔子,孔子当有教诲。不过,此事太敏感、复杂,孔子也就委婉教之。不过,朱熹以为,孔子此语,“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以为圣人之言也。”

孟懿子的嗣子孟武伯,也问孝。孟武伯的“武”字是谥号,“刚强直理曰武”,可见武伯是颇有个性之人。大家知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子女常以谨慎持身,父母则无他可忧,只是担心子女不要罹患疾病(因为得不得疾病不是一个人自我所能控制的)。当然,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善于养身,也是为孝。

以上是贵族父子问孝,孔子之答简约,意在其自省、深省。下面二则是两个孔门高足(子游、子夏,都属孔门“四科十哲”中的“文学”科)问孝,孔子之答,直接、具体。

子游问孝,孔子说“如今所讲的孝,只是指能养活父母而言。至于犬马之类,都能为人所养;如果对父母不敬,用什么来区别孝顺与供养呢?”(后孟子也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大意说,供养一个人却不真心喜欢他,这是像对待猪一样对待人;喜欢一个人却对他毫无敬重之心,这是像畜养牲口一样豢养人。)据《论语??雍也》记载,子游二十多岁就当了“武城宰”(武城为如今的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弦歌而治,孔子称赞。看来子游是把孔子的教诲发扬光大了。

接着子夏问孝。孔子说:“保持敬爱和悦的容态最难。遇有事情,子弟们代父老效劳,遇有酒食,让给父老享用,仅仅这样就算是孝了吗?”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侍奉父母,既要敬养于内,还应表现于外,不让父母亲有疑。

孔子教学,非常平实,本着人心着手。人心复杂,容易反复,孔子之教,通情达理,不强迫,不过也不不及,循循善诱,中庸为功。本四章,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语集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相关新闻:
  • 《论语》说(1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论语》说(12):礼之用,和为贵
  • 《论语》说(1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 《论语》说(14):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论语》说(15):贫而乐,富而好礼
  • 《论语》说(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 《论语》说(18):思无邪
  • 《论语》说(17):为政以德
  • 《论语》说(19):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论语》说(20):从“志学”到“从心所欲”

  • 编辑推荐:
  •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 林辉:中共高官披露内幕 毛奢侈嫉妒唯我独尊
  • 平凡人不凡的修炼经历
  • 热门新闻:
  • 【古道人生】女子婚姻不好 可能是什么原因?
  • 苏轼小时和黠鼠交手 他为何输了?
  • 【佳人传】 作诗千首 持斋修道的汪端
  • 这仆人怎得变身为太守?一介贫儿又怎成了皇帝亲信呢?
  • 奇怪的数学家(In our Prime)观影有感
  • 【晚间新闻】挪威逮捕共谍 6公司上美黑名单
  • 【秦鹏观察】食用油问题震惊中国 六大原因无解
  • 【环球直击】美智库:新冠使美国损失18万亿
  • 躺不平卷不动 中国多地出现“青年养老院”
  • 2024年最好的14款日本车 本田思域居首
  • 抢先看 苹果新一代iPhone16带来何种变化
  • 孙俪自曝被夸“天选打工人” 帖文引两极论战
  • 《加菲猫:农场大冒险》优于旧作 7月线上发行
  • 武打明星钱小豪被传疾病缠身 暴瘦近照曝光
  • 《神偷奶爸4》北美票房登冠 《脑筋急转弯2》让位
  • Lia将重启活动 直播落泪感谢ITZY成员与粉丝
  • 为何飞机从起点到终点的飞行路线非一直线?
  • 在游泳池最容易得这三种病 千万要小心
  • 只用微波炉 就能煮好玉米棒
  • 你吃对东西了吗?专家揭七大防癌饮食
  • 午觉睡太久 小心失智 心血管疾病上身!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论语》说(21):什么是孝?孔子的四个不同回答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