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3 lines (27 loc) · 7.95 KB

国企买卖中的领导,掮客,本善,寻租,和腐败.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3 lines (27 loc) · 7.95 KB

国企买卖中的领导,掮客,本善,寻租,和腐败

目录: 实体社会学及体制

时间: 2014-04-14 19:49:48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ehp7.html

商人买国企,冲的是特许权;官员卖国企,为的是甩包袱

商人买国企,买不来特许权,只能通过对腐败的投资“政治投机”;

官员卖国企,甩不掉的包袱,不可能长期兑现的特许权承诺

要进入医疗市场的商业资金,如果试图购买国企特许权,看重的是特许权,而不是国企。这一条也是从国资委以下到民间业余爱国者们一直没有看明白的分歧;后者看重的是国企。因此,对于还没有懂得,将国企看成是垃圾的人来说,他们甚至看不到“国企特许权”的存在。以笔者一般交谈的精英级对象来说,他们一般性地,连特许权的概念也没听说过。因此对于国企主管部门来说,他们的想法,实际上是“卖出烂国企,收回特许权”。但是对于商业投资者来说,国企只不过是一堆垃圾,为了得到特许权所要承担的代价。

这里重温,本博对国企处理的一贯的观点。国企不能卖,因为作为垃圾的国企,实际上是“处理这堆垃圾时,将要支付的成本”。如果成本是不能卖的;国企就不能卖。而国企的特许权更不能卖,它相当于强奸(市场)的特许证,如果强奸不可以被特许合法的话,特许权就不能卖。因此处理国企的正确方式,是注销特许权(考虑到中国的特许权是模糊的,因此如何才算“注销特许权”,值得归纳);国家仅对国企破产后的工人失业救济负责。自然,国家几代领导人英明建设的国企,成批倒闭,是很失伟光正面子的。但这就是市场。

用到今天仍然被恋恋不舍的“卖国企”,如国企垄断行业和商业医疗市场的国企招商。商人再笨,不会比卖垃圾的官员笨。因此商业承担国企时,肯定要求的是相应的特许权;包括贷款的优惠,欠帐的优惠,免税的优惠,土地的优惠(这意味着土地本身也要全面建立特许权制,主管单位之一就是国土局,后果之一就是高房价)等等。这些广泛的特许权,无论是对卖国企的地方财政还是地方经济,都将构成持续的出血点。即便被卖国企这一任(与商人有关系)领导容忍,也不会被后续领导容忍。何况烂国企的上司不一定就是地方政府。

这样的关系背景,也就决定了,任何真的投资购买“国企产权”的商人,实际上只不过是政治投机的掮客;而任何能够卖出国企的领导,都一定已经在寻租和承诺之中陷入了被称为腐败的罗网。所谓腐败,一方面是领导同志不得不就大量的承诺而侵害正常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因为此特许权的不明朗,为了确保商人政治投机的还本保息,商人不得不遏尽所能地拉拢能促进(一般是隐性的政府)承诺的兑现,而不惜进一步支付,诸如回扣等的便利给领导,或领导身边的人。领导就算管得住自已,也不可能全管住身边的亲戚和师爷们

对于投资国企的商人来说,(其中包括今天在香港,所谓准备投资中国蓝筹国企的那些国资热钱,他们无非冲着外汇管制下那几万亿外汇的套利),在没有倒霉前可以自称是投资于中国(或内地贫困地区),作出了某种贡献(如陈光标),而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着眼于封建特权的政治投资的寻租掮客。此所谓商人本逐利,无利不赶走,说彼为腐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而努力将烂国企打包卖给商人的领导,他们也没能意识到,不是套住了自已,就是套住了后任,要不然就是欺骗了掏出血本的那些商人。根本的国企问题却没有解决。

在这样的利益背景和游戏规则下,可以预期的后果,也是司空见惯的现实。所有的所谓看好国企某种市场的投资者,都会在某种套利恰当的时刻,将手中说不上是产业的(因为依赖于特许权,产权约定并不清晰)转让给下一家,指望下一家接手者没有搞明白其中隐藏着的老鼠夹,用较高的价格接下前面的烂摊子,(归属于烂国企的内容);然后(一般没有得到好处的下任)领导翻脸不认人,把给(已经脱手的)老朋友的承诺收走,结果新接盘的傻逼甚至以为买下的是民企,手一伸进袋子里就给夹住了!惨叫一声!赶快赔本认栽走路。

ps:这种游戏规则并非医疗行业的特色,以笔者所知,至少适用于医疗,污水(环保),有线电视,BB机,水泥厂和啤酒厂;估计是广泛适用

欧美社会错误解译了“迁移自由”,剥夺移民的福利补贴土著公民,欧美社会普遍形成了二元的分层社会

西德的公民,新公民,移民,和户籍居民的不同口径; 德国领土中有两种德国人

日本模式的神话,日本的黑社会是继承(天皇-藩镇)二元政治传统的,地方自治的,神道教的共同体

所谓“免费医疗”的制度国家,总是对应着“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质量差”的结果;基督教的教会医院

国企让中国距离市场经济有多远?烂国企的法团主义者,被上访的贪官和腐败的素描;

国企改革中的“国进民退”和公立医院的猪坚强

民资购买国企(医院)特许权不具商业合理性;政治正确的“卖国企价格”至少高出一个数量级

商人买国企,冲的是特许权;官员卖国企,为的是甩包袱

商人买国企,买不来特许权,只能通过对腐败的投资“政治投机”;

官员卖国企,甩不掉的包袱,不可能长期兑现的特许权承诺

前一篇: 中国需要的不是政治改革,是真正而彻底的经济改革

后一篇: “取消非公医疗机构的价格管制”是医改以来最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