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1 lines (30 loc) · 8.56 KB

国企不能卖!国企不应上市!国企改革重蹈苏联和俄国覆辙;.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1 lines (30 loc) · 8.56 KB

国企不能卖!国企不应上市!国企改革重蹈苏联和俄国覆辙;

标签: 国企 国有资产 行政垄断 私有化 上市公司 财经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3-04-24 22:18:22

国企不能卖!国企改革重蹈苏联和俄国覆辙

国企“上市”相当于“政府某部门举债渡日”,相当于“加税,割羊毛”;

国企“上市”是对(国有资产不值钱+国有垄断不能卖)两者限制的适应;

张化桥等股神正确判断的“国企垃圾化”和马克思主义式的大脑急转弯

直接“出售国有资产/国企”是行不通的,因为国有资产与当时的市场经济水平衡量,其实不值钱;除非配套如“耕地红线,土地审批”等行政垄断政策,人为造市。而国企剥离了国有资产后,只剩下的行政垄断(国企垄断)特权政策,则是不应该存在的,更不应该出卖。这就是为什么叶利钦的国企私有化政策会遭到很大程度失败的原因。(私有化常被误解为戈尔巴乔夫的政策)。叶利钦针对国企的休克疗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以为国企还是值钱的,是可以卖的,却没有放松俄国传统上对经济的管制,是俄国私有化失败的根本原因。

有些改革派学者过度乐观地宣称:“中国有着发达的证券行业,比苏联的国企私有化时期,有着更大的优势”。实体经济学的可以证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直觉。国企本身是不能卖的,与是否有证券市场(卖到证券中)无关。尽管可以理解,把国企的股权拆细,卖到证券市场中,对于焦头烂额中的“特色改革者”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恐怕这就是郭树清跑到证监会的真正的目的。但是如果理解“国企之不能卖”是覆盖到任何市场(包括证券)的客观限制,就会明白,所谓国企上市“改制”,股市为国企服务,只不过是割羊毛

(国企=国有资产+行政垄断=买办),因此国企不能卖。前者的限制是因为对买家投资者的欺骗,后者则是因为买办上市是对国民的掠夺。无论是在国内上市,还是在香港上市的红筹,或者是在美国上市的国企,都是买办上市。美国投资者指责中国的国企赴美上市是诈骗,在市场经济的角度完全可以理解,与基督教指责中国人“没有诚信”完全无关。正如前述,国有资产是不值钱的,包装上市本身就是欺骗;而行政垄断既是对中国国民的剥削,同时也是政府可随时左右的特权,因此完全可以理解为中国政府在美国市场诈骗国债。

以为国企可以通过证券市场上市,是对(国有资产不值钱+国有垄断不能卖)之两者限制,政治权力集团自利的妥协。国企可以包装成一块块的,但是只不过是把成本转移的特权包装成一块块的;如果不是通过行政特权,从体制外低效而高额地榨取收入(典型如两桶油和中国电讯,中国移动,和中国各大银行等),从而因为行政垄断,而构成体制外的事实性税收,(将进一步加剧滞胀,通货膨胀和流动性爆炸),否是本身只是一笔为了圈钱而构造的假帐(如无穷尽的子公司拆解)。这种假帐国企,当然是不能分红的,确实是欺诈。

如果把国企视作政府的一部分,那么国企圈钱的真实意义就更明显了;因为那意味着是“政府某部门(国企)向公众筹资,无记名证券可以流通,有可能不定额分红(一般不行),但不能退回本金”。如果把最后一条除掉,请与“国债”作一对比!您将发现张化桥的指责,对于国企是正确的。国企股票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局。因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兑现本金,基本上不能分红的国债。按照李嘉图等效,这种所谓的国企股票,仍然是明朝关钞式的税收,以增税的方式,继承了历史上寅吃卯粮的高税收的传统

张化桥的错误,是一边赞扬国企“效益好”,一边把对国企恰当的指责,怪罪到民营私企的头上。大脑急转弯,跟马克思主义一模一样。张化桥和其他妖魔化股民和民企的所有股神一样,清一色歌颂着国企垄断买办的“投资价值”,指责回避国企上市诈骗的独立投资者“不理智”,指责被公有制特权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民企“垃圾股”。民企“圈钱”之所以区别于国企,就因为民企不可能是“行政垄断特权的买办”上市,因此民企“圈钱”有可能是“庞氏陷阱”,但不可能是李嘉图等效转换的事实税收。民企成本是被股权封装的

凯恩斯主义偷换的内需和加税,及林语堂的动物;股市中“强制分红”“实物分红”的林语堂动物

计划经济必须针对外延内敛的对象的属性“计划,调控”;“边际作用递减”明确否定“房地产拉动增长”

经济增长存在“最优化”意味着不可能“拉动”; 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没有考虑边际递减的限制

黄金和金本位是古老财富记忆的残余;黄金的“实用性”不比生产过剩得要倒入大海的“商品期货”差

社会科学中的哥德尔定理和奥卡姆法则;为什么建构主义的改革必定落入灾难深渊?

“私有制改革”一定要明确真实的含义;私有制提供了成本管理的封装边界而具备了高效益

“金融垄断+市场监管”导致“萧条调节产业结构”的效率也是低下的;灾难的关键不是凯恩斯主义

货币流通的闭环系统,私有制元素自由流动的市场中金银本位及空锚的货币,流动障碍,及池子

国企不能封装成本;不可能使用(国企=行政垄断/宏观调控)解决m2流动性过剩的灾难

国有资产不值钱,行政垄断不能卖;国企不可以卖; 明朝钞关式的加税

国企不能卖!国企改革重蹈苏联和俄国覆辙

国企“上市”相当于“政府某部门举债渡日”,相当于“加税,割羊毛”;

国企“上市”是对(国有资产不值钱+国有垄断不能卖)两者限制的适应;

张化桥等股神正确判断的“国企垃圾化”和马克思主义式的大脑急转弯

前一篇:“PMI偏低”导致大跌反映的机构化和凯恩斯主义顽疾

后一篇:为什么股民赚不到钱?股神却赚盘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