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1 lines (25 loc) · 8.31 KB

木异于林未必秀,人民群众必欲毁之.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1 lines (25 loc) · 8.31 KB

木异于林未必秀,人民群众必欲毁之

标签: 人民群众 传统文化 实名制 隐私 资本主义 文化

目录: 传统文化国民劣根性

时间: 2013-04-03 22:36:19

木异于林未必秀,人民群众必欲毁之

如果说“默认权益归于个体”对一些人来说,因为“individual,个体”似乎是个新概念,因此还显得抽象的话;那么“隐私就是人权”就比“财产是私有的”更容易理解了。毕竟,传统文化的左棍,还可以用“向弱者倾斜”,指责“财产私有(即国富论)”是“不顾他人的”极端自私,那么隐私非公,至少跟弱者不弱者无关。由于“天赋人权”“隐私就是人权”“财产私有”等等,其实是“默认权益归于个体”,因此以人权私有为左右派的金标准,“天赋隐私”就更容易地方便公众,无歧地区别出谁是无私的左棍和支持暴政的民粹。

隐私是天赋的权力,当然就有了个体的意识主权,可以绝对地相信自已是正确的“我思,固我在”。反之,如果将天赋的隐私视为“当然的透明”,自然就有了哲学鬼子为之献身的真理。当隐私不复存在时,世界上固然有“权者自有权中人”,也有“弱者还有弱者求”,何况还有辩证真理可以当吃饭的民粹五毛,那么任何私有财产也不可能再找到合法保留的理由,除非是枪杆子保身家,当上天子之后,也就天下为公,“天子无私事,天子无隐私”,天子幸过那个女人,都由无私的太监起居注里,无私能透明到了这个程度!

无论是中国传统的民粹还是西方基督的信徒,无论是支持暴政的毛左,还是号称民主革命的民粹,当他们摆出显而易见的道德优越感,“有隐私的社会都是阴暗见不得人的世界”时,可以看到他们到底是何等的远大理想(当皇帝)和传统公有制文化的共识了。不难理解,当资本主义出现在这些畜牲的真理世界之中时,又是何等的“木异于林,众必毁之”的异端!而遭到民粹正义感的围剿!这些左棍对笔者的妖魔化为例,罪名无非是“笔者认为自已是对的”,笔者自尊自爱有隐私,爱护自已的家族,也想保护自已的血汗钱,而已!ps:非常有趣之处,左棍指责笔者,居然是“不革命,支持政府,反对暴政”;左棍则自称是“革命的,反政府,支持暴政的”

从“默认权益归于个体(即人性本私)”的个体观念与传统公有制文化,从(有无)隐私到(有无)私有财产,从(有无)个人观点(意识主权),到是否有(否定个体意识主权的)绝对的公共真理,凡此种种,逻辑上自然就有了最终反映在体制上,是私有制自治下的国民主权原理,还是无私公议下的“一人一票,全国普选”的公有制民主。如果自卫只能靠夺取最高权力成为皇帝,或者只能依附于皇帝枪杆子的庇护,才能从多数人暴政的民粹真理下苟延残喘,那么公有制之最终转变为君主专制,不是逻辑上的必然吗?

隐私就是人权,意味着各人自有珍爱的,不必对他人解释。如情人眼中出西施,难道要把自已的隐私公之于众,先获得无私公议的共识,再把情人的隐私向这些真理公众铺陈,才能有追求自已心爱的人?很简单的道理,只要愿意用自已的生活经验,社会底线稍稍校验,就可知道真伪。不过,当你理解了如此简单的真实后,就已经成为被传统革命卫士围剿的异端,此即“木异于林,众必毁之”。如果您以为,这是“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么,您是既高估了自已的“秀”,也低估了传统民粹剿灭异端的狂热

这些传统民粹所剿于你我,无关于我们是否“秀”“富”“正确”;而仅仅因为你我“人性本私,爱护自已”的资本主义观念,与他们的传统价值观迥然相异!就象一大窝无私的蚂蚁之中,有了一只觉醒的异味,传统的卫道就会将你作为入侵者剿灭,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那怕你只是爱护自已,自以为根本没有侵犯其他人的利益;但是你已经是非彼公有族类,有人性本私之心者,其心必异!如果不信,先不必在生活中明言,也可以开开博客,按照“默认权益归于个体”说说常识,看看是不是一样遭到各派左棍的联合起哄!围剿?

资本主义最大的威胁来自民粹,然后才是政府;个人主义的温和者被清选后,将是民粹沸腾

资本主义是传统公有制社会中的异端;隐私保护是法治的必要条件,资本主义民主的起点

统治者乱镇压,民粹乌合乱革命;革命的总设计师,必定是统治者自已!

实名制不会为政府带来政治利益,民粹不会因为实名制收敛;将推进马丁神父定律

民粹运动的革命只是革自已的命;专制倒台都不是因为革命,而支付镇压的成本破产

改革是建构,革命是暴力建构,民粹是反复折腾;民粹“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文化大革命

短缺导致“改革,革命”的动力;但是私有制才是解决短缺的钥匙,“通往奴役之路”大同小异;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的显见的朝鲜和文革;《旧制度和大革命》的简义解释;

米兰达忠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基督教的忏悔和文艺复兴后的隐私

隐私天赋,契约中的透明,没有隐私就没有人权;公私不分的“透明”“监管”就是极权主义

如果双方绝对透明,已经没有契约存在的必要; 信息不对称是天经地义的市场公平

木异于林未必秀,郡众必欲毁之

前一篇:信息不对称是天经地义的市场公平,美国证监会的作用和诉讼

后一篇:中国是西方文化最狂热的取经人,五次灾难性的全盘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