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地产
影子银行
开发商
庄家
高房价
房产
目录: 自由自治市场经济去特权化
时间: 2013-11-23 18:14:11
从股市庄家的造多,理解开发商“套钱”及其护盘节奏;
流动性定律对“房价持续上涨,需要级数倍增的炒作资金”的先验判定,再加上“据说是世界上最严厉的金融垄断中的行政监管”,无疑地得出了“影子银行支持房价上涨”的先验结论。道理并不复杂,但是也显见地被金融垄断偷换概念,将影子银行偷换成“地下银行”。因此就有了严打吴英和曾成杰等的中央态度。此处不去争辩吴英和曾成杰是不是冤枉的,仅以“导致房价持续上涨”的“炒作资金来源”而论,断无可能是吴英和曾成杰这些地下银行。不是说曾吴等人不会炒房,而是民间的资金有限,央行不会补充他们的破产。
ps:严打曾吴等类型的地下银行,可能的用意是“了解地下银行的实际能力,排除此一影响房价的要素”,从而定位影子银行;
这样也就有了开发商“建好房,伪造合同,银行取款,倒入二手房”的现金流过程的先验。尽管由于具体行业细节,有着中国特色的高度不透明,但是结合股票市场“坐庄,护盘”的相对广为人知的流程的了解,大致上可以复原开发商(事实上从银行骗贷)炒作房价的主要步骤。这一条也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沟通的方法论的先验,即“大历史观即大现实现,先验定论下,细节可以自圆其说;先验结合不依赖于细节证据而成立”。对比一下任志强强调“证明高房价的诸多数据”的权威结论,是否发现任志强的方法论是细节理性主义?
由于股票市场的坐庄与高房价持续上升(也是坐庄),都是服从于流动性定律的客观制约,因此它们所要求的必要条件是相同的。开发商完全可以套用大量“沉默的诚信帐号”,房子建好就去银行套现,是可能性充分条件下,可以满足先验结论中的过程要求的一种可能(设想)。不过如果将此设想当成是破案的话,还需要通过股市的炒作,理解开发商(相当于土地财政的操盘手,任志强要当于庄托)的护盘节奏。从股票多头炒家的角度,首先可以确定,价格上涨,并不需要庄家一直的拉抬。不同的开发商的操盘手法也会略有区别。
我们已经知道,开发商肯定存在着“套钱”的路子。即只要有房就总有办法,直接间接从银行中拿到钱托盘;因此先封装此过程的细节,将整个过程称为“套钱”。开发商要实现坐庄的房价“持续上涨”,并不需要全部合同套钱,也不需要在所有时侯套钱。对照股市中的常见庄家手法,楼市中没有股市中的“震仓,洗盘”之类的庄家操作,原因是“股市震仓,洗盘”没有确信成功的案例,并且依赖于流动性增加;在土地财政条件下的银行资金支持下,流动性不成问题,在土地财政背景下,上涨预期也不成问题,筹码相应锁定。
银行资金肯定(直接间接地)流进了炒房业的先验判断下,房价一直处于相当于股市的牛市条件下。这个条件由(房价财政+金融垄断+凯恩斯主义)所满足。甚至不必太依赖于土地垄断。因为只要钞票是可以滥印的,只要通货膨胀的灾难后果是不必考虑的;那么(房价财政+金融垄断+凯恩斯主义)所提供的流动性,可以无限制地膨胀;甚至不一定造成显性的通货膨胀,(因为高房价消耗了购买力),而只会相应地导致百业萧条,民生凋敝,失业失保障的极大增加,同时民众生活水平的直线下降。计划经济论者一直想否认此先验。
对比股市牛市时期的流动性条件,就可以发现开发商的套钱,相当于单边多头市时侯的简单护盘。只需要在出现下跌趋势时护盘,同时让各路房托拼命唱多;随着炒房散户客重新再慢慢聚拢时,开发商就可以停止套钱,并且把手中积压的二手房(因为护盘),转到二手中介市场中抛售,归还先前在银行套钱时的欠债,并且抹清相关文件上留下的脚印。由此可见任志强和董藩等房托(及所有高房价论者)的重要意义。反之限购等政策严厉时,如果突然袭击一批开发商和贷款银行抓证据,想杀一万几千银行窃贼,估计没有什么难度。
《流动性定律与凯恩斯主义的“三大定律”的逻辑否定关系;凯恩斯主义的历史起源和合理性条件》
《流动性定律视角解读的“资本外流”和“国际竞争”;引入虚拟的“权力股”理解凯恩斯主义》
《“流动性守恒”即流动性定律的“微分,snapshot”;“价格边际刚性”和“测不准”》
《流动性定律导出《货币信用原理》,货币经济环境中流动性定律的重要性;炒房业的猫腻及任志强》
《任志强与政府的共识和分歧;流动性定律对“房价持续上涨”的条件限定,得出的三个先验结论》
《流动性定律对影子银行支撑高房价“刚需”的先验判定;开发商恐怕是凭房(骗/窃)银行钞标的银行盗贼》
《从股市庄家的造多,理解开发商“套钱”及其护盘节奏》
前一篇:社保被改革的唯一原因,只因为破产,及奥巴马的民粹新政
后一篇:商品房=小产权房 + 特许权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