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7 lines (23 loc) · 5.88 KB

习惯计划经济的专家,忍受不了股民有钱赚.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7 lines (23 loc) · 5.88 KB

习惯计划经济的专家,忍受不了股民有钱赚

标签: 券商 专家 机构化 散户市 流动性过剩 股票

目录: 社会阶层分析利益博羿

时间: 2013-01-14 20:58:27

您觉得西方股市是"机构化"还是"散户化"?

习惯计划经济的专家,忍受不了股民有钱赚;

“理性专家”习惯于A股被打压中的熊市,忍受不了A股的恢复性“牛市

西方的股市比较单纯,股市就是股市,散户自已在股市中投资,没有什么股价波动,盯盘没有什么油水的话,就会要么买进能分红的大盘蓝筹,要么买进有增长潜力的小盘,要么买进还开放申购的基金,或者简单委托给自已的经纪,交待有什么机会时,就通知自已,并且定期付给经纪相应的服务费。可能是因为所有买卖席位都是由经纪注册到交易所再买卖,郭树清和他的机构五毛,就说西方股市是“机构市”,非常重要的一条,就在于郭树清没有把中国的券商(经纪)当机构,却把西方的经纪当成了机构,然后说西方股市是机构化

西方股市是(交易所—>经纪—>散户)三级;中国是(证监会——>交易所—>券商—>散户)。西方的经纪很多,是经纪花钱从交易所买来席位。股民的挑选的余地很多,经纪可以从选股看股帮忙风险控制等等附加服务中得到收入,中国的券商就除了作弊以外,简直就是收买路钱的好汉,什么也做就可以每次交易宰你千分几的交易费。中国的券商席位,也不是从交易所买的,交易所和券商的执照,都是从证监会这个大庄家手中批来的特许权证。交易所因此几乎没有正当的收入来源,热衷搞招行认沽的创设,在西方恐怕要判终生监禁。

从证券制度可以看到,西方的证监会(如SEC)没有中国证监会,几乎是绝对的的垄断权力;西方的券商可能有自已的交易席位,但却不是垄断在散户买卖上,把经纪行业完全吃光了。目前中国券商的特别帐号代理财帐号,实际上是券商内部的“私下承包”,依制西方的经纪制度,对散户负责的经纪和选择性,在中国完全不存在!却被称为散户化

由于证监会的权力空前巨大,因此所谓“中国股市是散户市”,如同指“中国经济自由散漫”“中国是无政府主义社会”一样可笑。但是从国营的到私募的股神,似乎指责起中国A股“散户市”“股民(自已投资)不理性”,以为政治干预市场作势时,都是脸不红心不跳的敢说敢做。如果不对这些权力爱好者“去势”,很难想象A股能有理性一点的涨跌。

中国的权力干预市场的政治传统,也培养出大批计划经济思维的专家,尽管他们可能也唱唱“要民主”之类的调子,说明这些专家也是自已的利益天天被损害的可怜虫,但清一色长着“干预市场”的权力大脑,总是用计划经济的方式看待市场的涨跌。他们下意识地把“牛市=投机=股民道德败坏=政府不作为”地等价起来。他们拒绝接受,因为人民币流动性的泛滥,A股指数特别是民企股价,在投资者自主买动下的上涨具有合法性。事实上,这些股神中的相当一部分,甚至强调国企大盘股“更应该上涨”,不然政治权力就要定价

这些估计从来不会真正投资股市的良心学者,(很多却是高房价的粉丝),A股市场被政治权力压制而熊市绵绵时,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正常,甚至专门往股民亏损的伤口上撒盐;A股甚至仅仅是因为“政治权力放松压制”而回复与“A股通货膨胀相当”的股价,他们就说A股行情是“政府人为炒作的牛市”,甚至指责股民从投资中赚钱“加大了贫富差距”。

股市是现实的活沙盘,很多知名权威专家,如果不是不懂装懂的白痴,就是祸国殃民的民粹,那怕他们有时侯会用“觉醒”的口号,讨你一点喜欢。建议多多观察,学学“看人”。

今天仓位减少到83%,净利接近4%。

伊利股份34%

一致药业21%

中小板14%

创业板14%

资金17%

A股是在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在政治压力下走出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熊市!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目前的上涨,到底是什么性质了。

前一篇:“高房价不能拉动经济”等价于“大萧条不能拉动增长”

后一篇:苏杭现象解答京沪广和二三线城乡房价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