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5 lines (17 loc) · 5.59 KB

郭树清主席缺乏专业常识.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5 lines (17 loc) · 5.59 KB

郭树清主席缺乏专业常识

标签: 郭树清 a股 股市投资 直接融资 专家 权威 常识 滥用职权 干预市场 国企 股票

目录: 唱唱反调之八卦时评

时间: 2012-05-31 19:58:10

郭树清主席没有分清“债券”和“股票”的概念;

郭树清主席没有分清“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区别;

郭树清不知道“一夜暴富”就是“赚钱效应”;

郭树清不知道什么叫“滥用职权”

当郭树清主席和他的五毛,口若悬河地为郭古怪的新政陈辞时,他们所持的理由,让人感到郭树清主席和他的五毛们,除了为国企圈钱的政治正确以外,证券常识大体匮乏,基本概念常常混淆。象郭的言论,显然分不清“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投资特性,也似乎分不清“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根本区别;——>笔者所指的,不是这些专家背诵教条词目的语言能力,而是他们理解常识概念的能力。

如果是背诵常识词条中文发音的能力,应试教育制造出来的郭主席,估计能够把教科书中词条后的几十个汉语读音连贯地发出来,比鹦鹉的智力强得多。至于这些语文专家是否理解他们的发音,在经济实体中是何种ObjectiveObjects就是另一回事。举例说股市直接融资,是不能强制分红的;银行贷款和债券的间接融资,是可以“付息”是正义。用按期付息的理由,作强制分红,试问说明了什么呢?

又如郭树清全盘采纳董登新这类政治型股神的“理论”,要“行政限制(股市投资)暴富的现象”。显然郭树清主席并不关心“股市暴富”是否正常合法投资的收益,也不关心上亿股民的投资,就算全行业亏损,也总会有几个“暴富”,更不关心有一夜暴富就总会有一夜暴亏的风险。郭树清只管严打“一夜暴富”的现象,把证监会变成了“监管散户个人投资的道德委员会”,活生生的文革牛二领导。

郭树清显然没有搞明白,“投机”就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一夜暴富”是合法的,就是吸引股市投资的最根本的动力,所谓的“赚钱效应”。赚钱效应最容易在小盘股中体现,从而用最小的代价,(假如称得上是代价),吸引最多的资金设入股市。当“一夜暴富”作为原罪被严打时,郭树清可以不算是自已的损失,股市整体投资却会把这种损失计入投资回报之中。可想而知,股市投资价值将下降多少

“教育散户不要迷信一夜暴富”与“行政干预消除任何一夜暴富”,根本上就是两回事。就象教育青少年不要迷信明星,和把明星统统枪毙,是两回事。郭树清可以尽可能揭穿非法而致的“一夜暴富”,可以戳穿股神“一夜暴富”的谎言,但不能自已当老毛,证监会亲自当强盗,却称为“教育股民”。“为了避免小百姓做生意亏损,没收所有私有经营财产”,这就是郭主席的马恩毛逻辑

至于郭主席和他的五毛,在A股过度机构化时,为了证明“A股散户化”,不知是不是要把散户一网打尽!不从A股入市资金,到底是机构比例重,还是散户比例重入手,(笔者的计算结果,不算国资和大股东及互相持股,仅投资机构资金占A股比重70%!),竟然搬出“A股帐户散户占绝大多数”的统计数字,进一步说明什么叫“细节理性主义”。试想想,世界上还有机构投资帐户比散户多的道理?

股市不是政治改革的工具,也无法为实体经济中的公有制低效率负责,无法保证全部变成蓝筹股,但股市能够在现在市场条件下,股市能让整个资金投向最优化经济,达到最优化。从而拉动了有效供给,抑制了通货膨胀。郭树清主席,显然不懂这些最基本的常识。郭主席这种官僚,无论他的出发点是不是好的,在可以滥用职权的主席岗位上,郭缺乏专业的常识,也缺乏市场的良知,大概不是过分的贬低。

前一篇:公知的“高质量”和计划经济最大的腐败;

后一篇:“上街高风险,市民要签风险知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