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克伦威尔
英国
中央集权
民主进程
基层
自治
贵族
买办
代议
代表
政治家
文化
目录: 人权法学和经济学
时间: 2012-03-23 18:58:52
国家政治的双层结构彼此绝缘;
政治中间人=买办=议员=代表=贵族=政治家;
为什么从上而下的民主进程不可能成功?
为什么民主必须从基层开始“稳定=渐进”?
由于经济、政治、行政信号传递和控制的时延,(即反馈原理),中央集权对基层控制的等效,在民主政治中同样反映为基层民众对中央政治影响的低效。后者可以视为“阿罗不可能定理”的解释机理。无论是中央集权或是联邦政体,政治上都是分成中央政治和基层政治,两个相对绝缘的闭合环,彼此之间通过中间人作利益交换(合作)的联系,中间人分别称为买办,代表,议员,贵族,政治家之类。
这样就衍生出一个逻辑推论,那就是中央政治的民主或专制,与基层的利益组织没有直接的关系;反之亦然。从而在逻辑上就存在两种中间交错的政治形态。其一就是地方专制的阀型地方政体,但在中央政治是民主的,即贵族基层专制下的全国党内民主制;典型如印度今天的制度和英国大宪章后的英国政体。另一种则基层是民主的,但是中央政治处于独裁者的监护下,典型如克伦威尔和皮诺切特的专制。
如果以英国历史为参照系,那么中央集权的诺曼制度,基层男爵(后来分化出七级贵族)对属地的全权拥有,一直到克伦威尔独裁以前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大宪章后的英国中央政治,就从男爵们与国王博弈的党内民主,过渡到英国内战时的贵族议会专制,随后克伦威尔独裁解散了贵族议会。当议会再次召集时,民众自治体的代表已经控制了议会多数,英国由此进入两层的民主政治。
正是由于国家政治的两层结构,是科学性质的反馈原理的先验限制,因此从上而下的(即建构主义)的民主进程,是必然失败的。原因不是什么基层既得利益者的顽固,而是基层与中央政治倾向之间因为反馈原理的限制。这种进程的反复失败,又常常被信仰分子错误解读为“统治者拒不放弃权位”。而从反馈原理的悖论则是,如果从上而下的民主进程是可以成功的,则中央集权就必定是可行的。
因此在公有制前提的以中央集权为目标的任何“改革”,都是徒劳的折腾。如果由于各地方共同的利益,需要组成一个联邦的政府的话,或者中央需要克服地方官僚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的话,自已就要首先不要成为阻碍民主进程的“既得特权集团”,而在基层把主权还给国民。这样就完全架空了地方的买办,同时为自已树立了一个“目光短浅得只关注地方利益”的,非常安全的民众反对派。
私有制的民主政体必定是联邦制的。在基层建立了替代地方阀型官僚的民众共同体,本身就是中央推动的民主进程的铁杆拥趸,但却不是无私的拥趸,更不会象地方官僚“向雷锋学习,为人民服务”那样口是心非。即因为他们是地方利益的共同体,出于本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中央的议题,因此才会与中央政治层讨价还价。就象市场买菜,如果不是真心的顾客,鬼才左挑右拣呢!这就是“温和的反对派”。
民主进程必须从基层“驾空”而不是消灭地方贵族统治入手,建立起地方居民的自治体,替代贵族对基层的黑社会性质的统治。这是英国光荣革命的真正的内核,而不是英国国王权位的去留。因为中央政治与基层是彼此绝缘的,因此基层对贵族黑社会的替代,不会影响中央政治的稳定性。因此在民主进程的可行性上,所谓“稳定=渐进”就是民主进程的本身,却不是中央集权的改良(同称为稳定和渐进)。
民主进程必须从基层自治开始,原因就在于基层们是一个集合,基层单位彼此之间互相构成闭环系统,河水不犯井水。因此在中央治下的基层体之间,彼此的动乱既不会影响中央,也不会影响彼此,互相构成了稳定的水密舱。因此在民主进程中可以平稳地替代贵族的统治,这样就产生了欧洲中世纪的居民自治体。按英国经验,当居民自治体达成20%左右时,该地区的民主进程就平稳过渡,且不可逆转了。
《中央集权的官场的两个层次;中央控制的总督层和地方义的基层贵族;黑社会化是理性的选择》
《中央集权控制基层意味着窒息;高考和科举的中央集权意义;国企charter特权的贵族分封》
《所谓“改革的共识”是自欺欺人;公有制的折腾与私有制的改革南辕北辙;所谓“保卫国企”的真面目》
《公有制双层模型的两极极端化;“富的是官,官才能富”的现实;“劫小民,保官员”的大脑急转弯》
《中央集权最终分裂的机理;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信号控制论中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可行性限制》
《中央集权的压迫导致地方独立的必然;放弃中央集权后,地方无论民主还是阀治,都有向心力》
《道德社会中的双重标准;地方自治是消除黑社会犯罪的唯一出路》
《公有制官僚两层结构 vs私有制民主两层结构;中央集与联邦政治的根本区别。所有政体最终转向联邦制;》
《国家政治的双层结构彼此绝缘;政治中间人=买办=议员=代表=贵族=政治家;
为什么从上而下的民主进程不可能成功?为什么民主必须从基层开始“稳定=渐进”?》
前一篇:主权边界强迫所有政体联邦制;
后一篇:“反户籍制度”扼杀民主于自治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