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萧条
生产过剩
泡沫
散户
宏观调控
财经
目录: 人权法学和经济学
时间: 2012-11-18 21:16:10
散户百姓的信托财富是“宏观”无法染指的“泡沫”;
宏观主义的“生产过剩”是百姓无法受益的GDP;
“倒入大海”是资本主义对于“生产过剩”的激烈反应;
苏联模式的大浪费是社会主义追求“生产过剩”的结果;
资本主义的主体财富,是经不起宏观考验的信托价值,因此又被宏观主义者视为泡沫。因为无论资本主义的财富显得多么庞大,也无论宏观索取的理由多么高尚,资本主义的信托价值就象上帝专门为老百姓提供的财富,只要是老百姓个体的取用,它就是刚性的,高流动性的,随要随用的;但只要是宏观索取的,无论是为了世界革命,还是为了向弱者倾斜,资本主义的主体财富就会因为宏观形成的挤兑,而直线下降直到悄然消失。在宏观主义者看来,这些国家无论如何挥霍不了的财富,这些只能为民所用的财富,确实是泡沫!
由于基督教,孔儒传统文化,印度教等等中世纪传统的公有制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党国主义,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古今主流,他们的特点都是公有制基础(可能容忍一点私有财产,然后自称是混合经济),他们阿猫阿狗的理由,最终的结论总是以“宏观(政策)”为目的,因此笔者将他们统称为“(公有制的)宏观主义”。公有制是不需要对宏观主义的修饰,因为宏观主义本身就是公有制,私有制个体不能微积分,不存在宏观(政策)之说。
与之相对的,令宏观主义者心醉的生产过剩,令国家主义者自以为得意的GDP泡沫,则是资本主义标准上的泡沫。正如资本主义的信托财富只能在散户化的价格刚性中,只允许个体散户的任意取用,基本上不容宏观权力染指;宏观权力积累的生产过剩,对于老百姓来说,同样是水中月镜中花的财富,除了皇帝强势崛起的数字意淫,老百姓基本上无法从中得益。举例说,苏联军工产业生产过剩,苏联人民只能在排队还能买上配给时,才感到特别幸福;(笑笑);东方帝国的外汇储备早就强势崛起,老百姓只有通货膨胀的幸福生活。
“生产过剩”是马克思主义圣经《资本论》中“预言”,并在经过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后,后世教皇列宁,斯大林和毛上帝的圣经注解本中,加以认定和谴责的资本主义的“痼疾”,所谓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相反,马克思主义自诩的天堂,就是一个生产过剩的,以致于能够“按需分配”的天堂。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是不是真的是资本主义的“市场失灵”,还是因为中世纪公有制遗留到现代的“看得见的手”的劣迹,此处不作争论;仅仅反问尚存怀疑的人们:大萧条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还是资本主义对生产过剩本能的强烈反应?
如果人类社会是从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进化过程,那么在公有制帝国仍然能自诩强势崛起,美欧仍然挣扎在通往奴役之路的21世纪,不能断言20世纪的欧美就是纯粹的私有制。那么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断言归罪于资本主义,本身就是无稽之谈;更何况,资本主义没有象宏观主义那样欣赏“生产过剩”的出现,而是以最强烈的反映“倒入大海”以求中止生产过剩的漫延!资本主义尽一切能力阻止生产过剩,而无论它是否是资本主义自已的责任;宏观主义则欣赏自淫于生产过剩,恐怕,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
宏观主义由生产过剩形成的“财富,储备”,同样是老百姓无法享用的。所谓国企是为国民所作的积累,用意可能是真心的,是既无法造福国民,又无法分放于国民。张维迎说卖掉国企,但是国企不是定的信托,国企可卖的份额是无限的,人民在不承受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所有的财货是有限的,卖掉国企无法是一场约翰劳式的大洗劫。谢国忠说把国企股份分给国民,但国企是靠垄断的,效益是低得要补贴的,到时国企亏损要向股东们再融资,老百姓是卖血卖肉还是卖儿卖女,还是把国企“股份”直接扔了?这是俄罗斯私有化的经验。
《政府能抵御约翰劳的诱惑吗?约翰劳不是一个骗子,也不是一个贪官;英国和法国的善后不同和后果》
《“三大投机”是妖魔化资本主义的反复炒作; 炒作三大投机的是基督教,不是马克思主义》
《企业家对股东信托负责,不能代表股东的利益;企业家有可能出卖股东权益,换取个人利益最大化》
《股东会计权益,企业家,分红……都与投资价值无直接关联;信托(投资价值)与任何利好/利空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
《股分公司的价值在于信托价值;房子和收藏品不是信托,不是资产,强制股份公司分红,相当于强制清盘》
《股份公司的价值不在于固定资产,股东会计权益,分红;把信托价值视为“投机,剥削”是对资本主义的全盘否定》
《会计股东权益“资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分红);会计学只能测算股东权益;不能测算股价》
《股价与会计权益(分红)和资本无数学关系,与市场占有率有一定关系;托拉斯定理(现象)》
《企业上市是无形资产的零售; “无形资产价格软性”与“散户化股价刚性”的机理;》
《上市公司股价刚性与散户化的边际均衡;行政干预制造了股价紊乱;银行地产类等信托价值接近于股东权益》
《要素替代的“自购=租用”及租值及折旧;皮包公司和外包行业体现的经济进步》
《企业信托价值的逻辑表达式;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表达式,GDP/GNP是什么玩意?》
《资本主义信托价值的“泡沫=虚拟经济”与GDP/GNP无关;生产过剩泡沫的共同特点是GDP盛世和有效需求短缺》
《散户百姓的信托财富是“宏观”无法染指的“泡沫”; 宏观主义的“生产过剩”是百姓无法受益的GDP;
“倒入大海”是资本主义对于“生产过剩”的激烈反应; 苏联模式的大浪费是社会主义追求“生产过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