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3 lines (31 loc) · 8.33 KB

孟加拉1770s大饥荒,当政府致力本身利益最大化.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3 lines (31 loc) · 8.33 KB

孟加拉1770s大饥荒,当政府致力本身利益最大化

标签: 孟加拉 东印度公司 大饥荒 张五常 凯恩斯主义 殖民地 高税收 英国 印度

目录: 自由自治市场经济去特权化

时间: 2012-01-21 09:57:43

导致孟加拉贫困停滞的原因,不是导致1768-1770年大饥荒的原因

英荷东印度公司:当政府致力本身利益最大化时,将成为残害民众的恶魔

竭泽而渔的税收+包税人资助=史无前例的土地兼并=大饥荒;

死亡1000-3000万的孟加拉1768-1770年大饥荒中的贫民,和东印度公司的镇定

要了解英印几次大饥荒的原因,必须要了解印度农业体系的内在运作模式。了解了英印几次大饥荒的原因,也就了解了印度农业系统的脆弱,了解了今天印度政府,为什么三分一的预算和银行贷款,报销在直接和间接的农业补贴里,仍然不能填饱印度人的肚子。卢布的凯恩斯主义毒瘾深陷,稍一停顿就有可能演成大饥荒。凯恩斯主义滞胀的最终恶果,难以找到比印度农业体系的脆弱,更为生动的活版本了。

由于印度/孟加拉的纺织业是家庭作坊形式的,他们的订单取决于外贸商行的定单,(类似于今天的外贸集团对内采购),赚了钱就买地,半农半工,在当时是中上层经济的人士。因此这些家庭作坊存在歇业,不存在“失业”说。当孟加拉纺织业萧条时,这些家庭作坊主变成地道的农民,却不是孟加拉最穷的人。无地的农民,碎谷壳工,佃租农等,才是孟加拉最穷的人。

因此Histings(汉译黑斯廷斯,姓氏取自诺曼征服时的黑斯延斯战役)向英国国会报称的“孟加拉纺织工人的尸骨染白了孟加拉的原野”(1768-1770年大饥荒)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孟加拉的确出现了大饥荒,但死的是无地的农民,而不是“失业的纺织工人”。孟加拉几乎没有大型的集中性的纺织工业,根本不存在“失业的纺织工人”。此细节澄清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否定马恩主义的论据

更值得注意的是,导致孟加拉纺织业衰退,最终陷入贫困的原因,即包税农制度和英国对孟加拉纺织业的出口替代,不是导致1768-1770年大饥荒的原因。时间序列上,包税农制度是Histings在大饥荒后,作为过度税收的补救措施,在1770-1780年之间开始推行。英国纺织业对孟加拉的出口替代,更是推迟到1800年。一直到1860年以后,才打入孟加拉的本土市场。原因也因为家庭作坊自给自足之故。

导致1768-1770年大饥荒的原因,是东印度公司拍卖包税权的竭泽而渔。与Histings后来推行的级差地租定额土地包税人制度,所不同的是,东印度公司在此前的孟加拉税制中,陷入了张五常没有搞明白的“政府如果成为自利公司,到底是服务于股东,还是服务于本地民众?”。英国东印度公司用竭泽而渔的大饥荒,回答了张五常。荷兰东印度公司则以大屠杀印尼居民,为了垄断香料产地!提供了注脚。

在莫卧儿帝国和穆斯林纳瓦布(Navabu,将军,督军,省督)统治孟加拉的时侯,尽管也是包税人制度,但税收是协商税。税收不轻,但因古兰经的训诫,限止于五分之一产出的份额。东印度公司追求回报股东的利润,用(资助+拍卖包税权)的方式,获得最大的税收收益(意味着回报股东的最大化)。对于回报股东的东印度公司来说,没有什么不对的;但对于治下的孟加拉臣民,就是灭顶之灾。

东印度公司资助包税人应拍,拍出的税收比例,高达所有产出的100%!!高昂的税收和资助(相当于凯恩斯主义),由政府军政协助“收税”,导致整个孟加拉的土地发生最剧烈的兼并和最大量的失地农民,(这正是英国诺曼征服后出现的情况)。整个孟加拉从包税人到农民,不但负债累累,而且家无余粮;没钱也作为实物税折扣缴交,转卖他处,或屯积在东印度公司的仓库里。总之没有贫民的份!

东印度公司开始统治的短短十几年后,整个孟加拉的生命链已经脆弱成一丝之悬。真不巧,经过几十年的风调雨顺后,1768-1770年的季风不听话,粮食产量直线下降。有土地的中农还可以从当年自产中留一点充饥,替人打工没有自已土地的佃租农,就断了生路。可能是信仰坚定之固,孟加拉人到饿死仍然为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东印度公司连一个子儿也没有赈灾!三年死者数值1000-2000万之间。

印度被严厉管制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造成印度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过低,食品价格过高

印度种姓的Charter性质导致印度低消费的失业危机,促进了服务业发展;印度经济落后的标志

印度农业是业余性的,没有人专心务农;印度的土地兼并,主要表现为种姓内的家族间的兼并

建构“改造社会”是大忌讳;“反谷物法”不是改造社会

印度人为什么“懒惰”?社会主义Charte的成熟; 圣雄甘地梦想

孟加拉是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富裕的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孟加拉;孟加拉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迅速衰落

富裕的孟加拉无法抵御穆斯林骑兵的进逼;印度地形气侯阻止大型集权国家的形成;英国征服全不费功夫

孟加拉关税不是孟加拉纺织业衰落的原因;英国行政垄断孟加拉出口市场,是孟加拉衰落的根本原因

英国对孟加拉输欧洲纺织品的进口替代;英国集中了全世界的纺织业市场,促成了工业革命

导致孟加拉贫困停滞的原因,不是导致1768-1770年大饥荒的原因

英荷东印度公司:当政府致力本身利益最大化时,将成为残害民众的恶魔

竭泽而渔的税收+包税人资助=史无前例的土地兼并=大饥荒;

死亡1000-3000万的孟加拉1768-1770年大饥荒中的贫民,和东印度公司的镇定;》

前一篇:让证监会和机构为节后“双赢”还是“双输”伤脑筋

后一篇:高税收无福利的竭泽而渔,接二连三的大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