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3 lines (31 loc) · 8.97 KB

特权机构的“打新”是凶残的暴政.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3 lines (31 loc) · 8.97 KB

特权机构的“打新”是凶残的暴政

标签: 谢百三 实体经济 储蓄 打新 特权 谷物法 机构 新股 无风险 二级市场 圈钱

目录: 自由民主宪政通往奴役之路

时间: 2012-01-12 19:12:33

机构打新的特权是最凶残的暴政 !

向储蓄倾斜的打新,伤害民营经济的恶法;

打新降低股市质量,构筑指责“民企高市盈率”的借口

由于打新是建立在“圈钱任务”的政治基础上的食利行为,同时又是机构通过廉价资本的倾泻,占取了绝大部分利益;因此打新一族的上万亿的资金,并非民营理财的资金流(储蓄资金<>股市投资<>实体经济投资)模型中的任何一部分;而是特权资本对整个民间理财透支;增大了股市的风险而令整个理财体系渐渐黑市化,(股市投资<————>>实物炒作<——>>赌搏)。

打新一族是机构的利益!而不是股民的利益!这是机构利益代言的男女股神的卖拐忽悠,偷换概念的最要害环节之一。强制新股价格折扣(向机构倾斜)的实际效果,在不考虑打新机构随之而来的炒新的前提下,简化模型后,可以认为提高了股市融资的门槛,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含金量,将其中本可圈入上市公司资本的资金,变成了金融垄断机构的无风险利润,从而强制新上市企业(加快)向老股票的低劣质量看齐“均贫富”了。

因此当机构可以借用廉价资本占取了打新收益后,相当于向(股市+实体经济)增加了一道“向国有金融垄断机构倾斜的救济税”,削弱了实体经济中的营运地位,强迫他们进一步依赖于垄断金融的国有机构,同时将股市变成了低劣的上市公司的垃圾场。尽管客观上,由于“提高了融资门槛”而令上市壳资源的价值charter化有所增值,但该增值作用由于“新股上市是扩容”而抵销。

因此向机构打新的“强制新股低价发行”,无论是对股市还是对实体经济,都是纯粹的抽血;而且是把资金从最需要钱的(股市+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圈)中抽血,补贴了资金本来就多得用不掉的金融垄断机构;严重恶化了(加快了)凯恩斯主义的滞胀和崩溃的到来;唯一的政治好处就是“保证了新股发行”。即使是在东方权力特色的市场化中,如此凶残的暴政,也是不多见的

即使是禁止了机构借用廉价资本的打新,甚至禁止了机构打新,实际效果也无非是将打新的资金,可以归类到“储蓄资金”的类型,——>这是在禁止机构从打新中获利,仅仅允许储蓄存款利益者得利,命题才得以成立。这里的储蓄资金是广义而言的,因为要分析股市中储蓄资金转为股市投资资金,需要进一步细化模型为(储蓄资金<>保证金帐号<>股市资金)。

说到保证金帐号,还要指出证监会另一功绩,是保证金帐号的银证分离,避免了券商机构上下其手,挪用股民空闲的保证金,避免了无担保的坏帐风险;或者是纳税人为国有券商作弊的损失赔钱!放在银行中的家庭储蓄,一般不会轻易进入股市;而股市持股资金一抛,实际上马上就转为活期储蓄因此股市中所谓“持币”“看空”,实际上就是储蓄的意思但对于频繁进出的reservior来说,此论不适用

进入股市的储蓄新增资金,也一般会在保证金帐号中,先“观战”一年半载,当当不炒股的股神后,才开始涉水。(笑笑)。将保证金与储蓄合为一体“储蓄”,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打新一族,对于民间理财的效果,就是“向储蓄倾斜”,从二级市场中抽血,增加了一道“储蓄补贴税”的谷物法。效果当然就是导致二级市场风险加大,持股者抛出股票转为储蓄,或被挤向普洱茶郁金香之类的实物炒作

问题就在于,凯恩斯主义下的滞胀,并不是“储蓄的人少了”,而是储蓄太多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太少了!真正缺乏的是将储蓄资金,(包括社保、养老和医疗保险),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引向实体经济的途径;而股市偏偏就是最好的途径;却被莫名其妙的“向储蓄者”这些根本上就是股市以外的所谓“弱者”倾斜,却让无权无势的股民投资者,承担了全部的成本;打死了股市本身恶法无疑

ps:谢百三教授是朱总理的经济顾问之一,今天的经济困境,有谢教授一分功劳。从谢百三先生打着股民的名义要求向基金机构倾斜,可以体味金融垄断集团,是怎样伤害着小百姓的利益,却口口声声“向弱者个倾斜”。如此天良!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利益集团持牌代言人

攻击新股市场化的人,罪恶滔天!!新股IPO不是圈钱,打新一族是彻头彻尾的抽血

机构型股神的“谷物法”,政治型股神是变色龙;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股市是现实的活沙盘

高市盈率是被特权侵犯的“生理反应”;市场经济去特权化降低整体市盈率;“休克治疗,失去的N年”

民营理财(储蓄资金<>股市投资<>实体经济投资);高储蓄/赌搏/奢侈品/高基尼系数,说明特权横行

打压投机制造了大萧条的流程;凯恩斯主义不是特权经济的成因,而是特权经济的成果

股民自已不反对谷物法,世界无人替股民反对;股民反对谷物法是有效果的

市场化融资取决于上市公司质量,审批制融资取决于讲政治,市场经济中,圈钱是不可能实现的;

炒新是投资行为;打新是政策食利,新股发行价“过高”,是指责新股市场化的国有机构太贪婪

打新成为金融贵族的专利,鄙视二级市场(股民)投机;中世纪特权鄙视贱民,马尔萨斯的背景

打新是“圈钱政策”的食利者;向机构倾斜的谷物法,散户无法与廉价资金竞争;股民承受全部损失

炒股也能为民主作贡献

机构打新的特权是最凶残的暴政 !向储蓄倾斜的打新,伤害民营经济的恶法;

打新降低股市质量,构筑指责“民企高市盈率”的借口;》

前一篇:炒股看股民的民主素质

后一篇:股市中的民主机制,西方基金和东方机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