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考研
实证
数学
数理逻辑
波普尔
科学
物理
三要素
可测量性
伪科学
教育
目录: 科学和世界观和进化论
时间: 2010-06-12 20:51:14
数学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必要的?
科学的标准是数学还是实证呢?数学是不是实证呢?
数学理性主义,不必精通所有数学才拥有人权
原文科学实证性和数学工具的关系(2009-05-10)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1388.entry
笔者完全是按照科学实证性要求,演绎着笔者的每一个观点。逻辑一致是毫无疑问的,至少笔者主观上是这样要求的,如有人能指出逻辑确实不一致的地方,倒是着实观欢迎得很。笔者关注的是另一个问题:数学在笔者的体系中是什么作用?数学在笔者的体系中是必要的吗?数学在现代科学中的作用,又如何体现呢?是不是离开了数学,就不再是科学呢?
在没有确定人权个体价值观作为科学的绝对的,或称最终的真理标准以前,这个问题一直是笔者的一个心结。旧文《数学工具与科学实证性的关系》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的高数是不差的。但老实话,自打毕业后,除了最简单的会计统计所需的数学,最高深的数学就是程序中用到的循环,以实现累计统计或模拟微积分之类的算法。传说软件行业需要精确高等数学,那是屁话;软件需要的是数理逻辑的程序化,跟数学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确定数学的必要,则目前诸般学科动不动搬出许多“形似数学”的公式,如经济学吧,以标称其科学的硬度,倒似是一种理工科性质的中国式诡辩;更象是数学算命,或者说数学易经,反正一大堆符号,只要没有跑出一个小童指控皇帝的新衣,就成了可以控制真理标准的黑箱!如果这种真理还能够控制社会利益的分配,象经济学吧,那就真是太神奇的巫术了。
这就是笔者的心结:笔者根本不认为有什么人的数学是铁打比笔者强的,但是笔者内心根本不知道,数学特别是高数,在日常生活和如经济学这类学科中,除了概率论、统计论、数理逻辑这类显而易见的常识性学科,实际上到底派过什么用场?数学到底是否必要?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数学才是必要的?后者从哲学一点的角度,可以说“定量就需要数学”。可定量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算术,当然,如果算术也当作笔者此处所指的高等数学的广义的一部分的话。
“天无二日,法无二纲”,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它在科学实证性的唯一标准上,增加了一个根本上是深不可测的“数学”干扰了实证的标准。试问有谁敢说自已“精通所有数学”?那么科学的标准,到底是数学,还是实证呢?数学是不是实证呢?这是笔者体系中自我感觉唯一的“逻辑弱点”。因为数学在现代科学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如果说数学没用,等于自我宣判是伪科学,尽管可以援引马恩毛传统文化,称这种有根本性逻辑弱点的“学问”,为社会科学。(笑)。
笔者在旧文中对此逻辑弱点的解释,是“数学因其严密自洽,因此实证”,这种解释实际上是错的。这个疑问,一直到确立了人权普世的个体价值观作为科学的唯一标准,才得到解决。换言之,我们不必接受“数学理性主义”,我们也就不必“精通所有数学”才能拥有自已天赋的个人权力。事实上,“精通所有数学”,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并不会因此,我们的天赋人权,就不再成为价值的原子判断单位。
数学如果不能被受众理解,就仅仅是数理逻辑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哲学的一部分”,任何人没有义务,在自已的权益范围里,要理解他人的数学。数学逻辑不是实证,而是令实证的逻辑结论一致,形成攻其一点,等于攻击全部立场的效果;以保证“天无二日,法无二纲”的科学体系的成立。**数学是逻辑一致的工具,**可以大大延伸基本假设的作用约束范围,而不再依赖于众多“独立的哲学断言”。逻辑一致,归于基于假设,是科学理论与哲学的最大区别。
在诸如经济学,历史学,进化论,生物学这些学科之中,数学的应用并不广泛。绝大部分情况下,使用对象角色的主谓宾,可以更容易描述研究内容的关系,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高等数学是不必要的,如果不是说数学是不必要的话。考虑到数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每个人只能说掌握部分的数学能力,因此,数学只有在局部领域的专业人员交流的范筹才是有帮助的。而这些领域,则是不能决定全局论点的细节,是边缘性的利益参考,这一结论,与大历史观的“局部不决定整体”,(注意“决定”与“影响”的词义区别),“秘闻秘籍没有决定意义”是相通的。大历史观,其实就是现实的世界观。
《天赋人权;权力和权利;责任和义务;“人权学”是经济学与法学的公共根基》
《西方的“文科科学”;中国传统的社会科学是“君权管理学”;不要用非法手段纠正“不公平的法律框架”;》
《“天无二日,法无二纲”是意识形态斗士的克星;波普尔法则的弱点;》
《“天无二日,法无二纲”单一断言规则;科学体系,科学理论和伪科学的定义;科学理论是伪科学的子集》
《科学实证法学法治要一刀切;否则就是意识形态;中庸是伪中庸;科学实证只有未知领域不存在中间派》
《传统文化等级社会辩论PK的是“地位,面子”;独立论证出重复性结论;超出任何权威或者权威的跟班》
《科学的标准是数学还是实证呢?数学是不是实证呢?数学理性主义,不必精通所有数学才拥有人权 》
前一篇:人类学之大历史观个体价值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