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
财经
法则
基督教
波普尔
中美
宗教
信仰
预测
证伪
目录: 唱唱反调之八卦时评
时间: 2010-06-11 21:49:43
中美经济危机的基本因素不难看出来,但是特别是在投资情绪低落时,很容易被主观放大。对于一些过分感性的人,几乎很难避免这种感性情绪的影响,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跳楼的抑郁症,和郑民生等人的屠幼了。但是中美经济危机是否当前就影响到A股一跌到底,则是有着太多的干扰因素。中美两国之间经济对危机的耐受性,也是一个未知数。我们无法断定,目前是在代偿期内的信号阶段,还是已经到了无可挽回剪刀差的尽头。即使是后者,也无法了解这一尽头的过程,会延续多长的时间,以及其中的股市,涨落的影响会是如何?因此,看空是容易的,“什么时侯应该做空”,这是很难断定的。
此处也可以看出波普尔法则的缺陷了。是无法评估出任何人的操盘水平,也没有评估出任何交易系统的合理性。波普尔法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如果预测正确,则必定违反测不准原理;如果预测不正确,则被证伪了。波普尔法则如果不是衍生自科学三要素而获得实证支持,那么如果不是因为信仰性的理由,是让人无法理解其合理性的。Martin可能以为笔者是针对他本人,只怕是看错了。
笔者是就大历史观与科学要求的关系,针对国外一些比较著名的作者,对历史类研究中波普尔法则的观点,加以立论,以摆脱波普尔法则作为科学标准的局限。波普尔法则作为科学标准的必要性要求之一,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须接受科学三要素的约束而不能超越其优先级。如果作为科学标准,那就让它见鬼去。但是由于波普尔法则的弱点太明显了,所以Martin很可能是基督教信仰的理由,忍无可忍,才会借波普尔发难而已。
由于进化论是笔者整个社会体系的基础,与基督教信仰分子的冲突是难免的。尽管笔者很小心地界定一般基督教徒与信仰分子的区别,但是护群心理人皆有之,中国文化中人很少有人免俗。因此,笔者一直感到奇怪,鲶鱼和Martin等朋友的信仰素质真是高啊!要知道E.Gibbon披露基督教中的不良历史时,被整个基督教社会炮轰了一百年!如果等到随后进化论的章节完成,这些基督教朋友还能保持个体价值观的理智的话,那笔者肯定会专门写一篇赞扬真正的基督教的客观公正。
现在,有点可惜了。
今天是世界杯开幕。不过自打笔者的崇拜偶象德国队,有了伪娘的形象后,笔者是越来越不喜欢看世界杯了。1990年的德国队,是笔者最喜欢的那种球队:没有球星的明星球队。笔者最喜欢的球星是马特乌斯,后来是萨默尔,不是球踢得多么灵,而是比赛打得有多么扎实。随后不久1998年的法国队因为有齐达内,也很耐看。到今天,场上的新球星,已经越来越不令人心动了。这界世界杯,我是不会熬夜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