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9 lines (24 loc) · 6.66 KB

基督教和解不成的“天京事变”.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9 lines (24 loc) · 6.66 KB

基督教和解不成的“天京事变”

标签: 阿里乌斯 基督教 哥特人 阿拉里克 chrysostom ganas 拜占庭 天京事变 文化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0-12-04 22:04:52

基督教和解不成的“天京事变”

哥特“叛乱”此起彼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0n1v7.html

拜占庭宫廷(大卡皇帝+尤公公)的政治共同体,斥退了斯提利科入寇(AD395年),招安了君士坦丁堡城下的哥特人Ganas部成为城外守卫,劝退了阿拉里克兼任伊利里亚的省长,换取阿拉里克不再劫掠东部的承诺——>哥特人遵守了这一承诺,(AD397年)!东边的阿拉里克得到伊利里亚行省就消停了,东边的正义卫士Ganas却联合Tribigild哥特部造反了

宫廷太监尤公公给制成北奸肉——>杀了!大卡皇帝接受了Ganas的全部要求:固定的军饷年金,罗马蛮族军队的指挥权,哥特部屯驻在君士坦丁堡外围,停止对宗教迫害,至少为阿里乌斯派提供一座教堂……,要求可以说合情合理,盟约也签定了;然后罗马基督徒以宗教信仰的虔诚,用超越蛮族的野蛮行为,向蛮族证明不缺信仰的罗马人是多么不可信任的。

无法深究拜占庭官方到底从开始时侯就是一个陷阱,还是后来双方猜忌起来后先下手为强。总之当“平息哗变”的哥特军队(部落)渡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后,哥特士兵分散准备耕田,阿里乌斯派教徒和哥特教友一起在教堂里和主教一起庆祝“宗教和解的新生活”时,君士坦丁堡教士Chrysostom,号召正宗派基督徒拿起菜刀闹革命,推翻阿里乌斯派的反攻倒算。

显然是精心策划的行动,宗教暴民和朝廷军事当局关门打狗,关闭城门屠杀手无寸铁的哥特官兵及其家属,和城中的阿里乌斯教徒及其家属以万计。AD399“基督教和解”的君士坦丁堡,恍如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聚集在教堂里的阿里乌斯派教徒(很多是哥特人),被拜占庭市民和近卫军围杀,放火烧教堂全部死难;仅仅是入城的哥特的士兵死亡就达7000人之众!(守军一般与家属同住)

大获全胜的正宗派基督徒宜将余勇杀教友,以义和团追杀基督教的精神,在Chrysostom的号召下,象冉闵追杀胡褐那样,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剿杀所有解错神的阿里乌派基督徒。Chrysostom因功升任君士坦丁堡大主教。Ganas及部众一时之间在色雷斯(海峡西岸)成了丧家之犬。哥特人企图带着阿里乌斯难民渡海东归,给他的表兄Fravittr率同是哥特族的拜占庭军拦截,无法东归小亚细亚。

与此同时Ganas曾经为之充当过正义卫士的阿拉里克部哥特人,此时也以罗马军队的身份,挡住了Ganas这些哥特同胞东去的道路,不得已之间,Ganas率走逃无路的部众逃往匈奴地面,被匈奴军联合罗马哥特雇佣兵全歼。斯提利科充当正义代表的东部盟友Ganas,仅仅在四年后就变成了下场远为不如阿拉里克的“逆贼”。此战死于哥特刀下的罗马人,远远少于死于基督教正宗派刀下的基督徒。

Ganas作为东部斯提利科,已经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达几个月。仅仅是由于一座“阿里乌斯教堂”的虔诚,成为正宗派基督徒反叛借口。罗马皇帝顺水推舟,乘哥特军分散之机,利用仍然效忠的军队剿杀(哥特+阿里乌斯派),显然是有计划的复辟。阿拉里克部的哗变揭开了罗马政治崩溃的序幕(AD395年),Ganas上演了哥特部叛乱的第二台,Rufinus和尤公公Eutropius成了替罪羊北奸肉。

基督教社群也是受害者;基督教提供了罗马皇权崩溃的缓冲;基督教挽救专制皇权

《[**阶级斗争是错的;任何统治都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社会政治模型是(统治者+依附者)>被统治者**]》

罗马与明朝灭亡前的吝啬军费和面子慷慨;极权帝国崩溃前,君主无论贤愚均无力回天

避免全国覆灭的代价就是版图分裂——>断臂割肉,弃车保帅!(主子+北奸肉)的政治共同体

蛮族除了“造反抢劫”别无出路;造反是蛮族的分裂;蛮族中不乏文明行为,不文明行为比例并非特别高

拜占庭帝国新兴的太监行业和阉党;拜占庭打黑领导的北奸肉生涯;仇富打黑是中外权威政治的共同特色

道德上的忠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历史明星们多是失败者;东西罗马均被蛮族将领主导

《基督教和解不成的“天京事变”;哥特“叛乱”此起彼伏》

前一篇:亲兄弟要明算帐;道德忠诚只会加深矛盾

后一篇:“最后一个罗马人”的阴谋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