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民主改革
民主宪政
《政治学》
特权
风险
动乱
政治
保守
渐进
目录: 专题目录集
时间: 2010-12-04 22:31:13
《不要低估改革风险暨政治改革路线图》系列可参考以下文集: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史》:
从上而下的民主政治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分权,从基层由枝及干,直接向国民的民主分权,培养国民局部利益的代言人群体,步骤非常重要,事关生死与成败::
《民粹社会反对“民主改革”;由上而下的民主改革必定停滞;由下而上的革命必定导致极权》
民主是分权,但是分权不是向小官僚分权,而应该向“国民的人权分权”,简单说就是永远放弃“低人权”:
民主改革当然需要平稳渐进地过渡,但是除了“由支及干”的自治体系转变,别无“平稳”的其他办法:
《空降比采邑制损害大;地方主义和地方公民主义的积极性;中世纪的封建是对中央集权帝国的进步》
《县市级分治不会威胁统一;行省制度向地方市政转变;中央直辖向地方自治转变;地方财政破产可能》
《由枝及干建立在地方国民自治体系,削夺地方官僚结构的同时,避免权力(费用成本)集中到中央》
民主改革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必定画虎不成反类犬,说不定会重回五四毛主义文革的旧路:
《政治改革不要急于求成;需要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法学中精确定义并得到社会认可》
《宪政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梦想中的“民主”,根本上就是王朝第二的民粹》
《民主急于求成会重演历史灾难;将重回毛主义奴役之路;中国文化世界观的落后是全面的》
**
为什么欧洲传统各国只有英国成功立宪,实现了社会的和解?为什么民族仇杀的社会,与民主制度越来越远?
《争取民主要远离暴民运动,民众讲民主不是寻求“复仇革命”,至少要为社会和解留一条路》
**
政府是万能的吗?民主是“为民做主”吗?民主是否应该明确政府应付的职责和适当的社会成本?
《政府万能论肆虐中国2000年!民主改革就是政府不要再万能,让国民管自已的事》
《摒弃行政特权,放弃政府万能“为民作主”的革命理想,了解政府职能,了解危机干预》
《民主改革就必须承认“行政不是万能的”,行政本身是有阻尼效率的,有效率的边际》
民主改革首先要改变“政府万能论”,根本意义上就是承认“人性有私”,政府(政党)作为一个组织必然是自利的:
《近三十年的行政改革不成功的原因,是公共管理中不可避免的自利本性》
《民主宪政改革最怕就是方向错误,南辕北辙慢慢来,国进民退,为“党内民主”公有制特权而奋斗》
《民主政治改革宁慢勿错;由上而下力推改革必定画虎不成反类犬;民主水到渠成之日,顺水推舟即可》
只有承认人性是有私的,才能明确“官职必须是无私的”,所以才必须是民主的:混淆人性与“官职属性”是非常可悲的错误:
《民主改革的前提是要承认政治中人并非无私的,政府作为必然是自利的,民主才有存在的意义》
《私有制官僚集团是有私有利益的,公共服务是不允许放任自利的,“特殊材料做的人”是善良愿望》
《专家治国不是错,“精英”只是公务员,能上不能下就成了官僚,政府必然臃肿,领导工作成了负担》
民主如果是“国民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博弈”,是否需要允许国民有自已利益的发言权?有自已的利益代言人?
《放弃舆论管制有利于加强执政者与社会的沟通,加强执政地位》(参考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民主改革取决于舆论-言论自由,相信国民的判断力,让社会会各界都有利益代言人》
等级社会官本位的传统文化,会造成“世袭特权(官权,皇权)是利益”的错觉;而忽略了特权与灭亡的高度风险:
《不要把特权视为“产业”,特权必定是成本大于效益,强行经营成本是高风险低收益的》
《特权专制者最大的风险不仅仅是社会的反抗,而是被社会抛弃后,死于身边“战友”的屠刀》
以为民主改革就是当权者绝对权力下的弹指一挥,又或者以为当权者总是“社会进步的敌人”,都是等级社会世代洗脑的白痴思维:
《为什么刘邓等当权派,总是被中国社会打成“右倾”,“老右派”,“叛徒”?》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权力,以为三权分立就是民主,以为当了皇帝就可以由下而下,是坏了大脑》
当权者过分高估手中的权力的“绝对性”从上而下推动的“开明新政”,社会以过高的期望,却多以悲剧告终:
《世界近代史,“开明统治者”由上而下推进改革,最终不是垮台,就是不得不镇压》
《在民粹社会环境中“由下而下的政治改革”对当权者是非常危险》
前一篇:蛮族争夺罗马的三国演义和汉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