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7月21日讯】进入炎热的三伏天,高温天气容易中暑。中医认为,中暑分为“阴暑”与“阳暑”,两者大有区别,记住四招可有效防中暑。 按照中医理论,中暑可分为“阴暑”和“阳暑”。“阴暑”是指长时间待在冷气房,经常进出室内外,忽冷忽热,或吃太多冰饮,导致“寒邪闭塞体表”。 “阴暑”的症状是“无汗”,体内有热气却不出汗。 “阳暑”则是长时间呆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高的环境下,虽然流了很多汗,但无法排出体内的热气,出现多汗、口渴、头晕、头痛、倦怠等症状。 在中暑初期,人体会感觉很热,皮肤发红,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严重者会出现无法流汗、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抽筋、昏迷等症状。 要解除中暑症状,可采取以下5个步骤: 一、尽快移至荫凉地方; 二、脱掉身上衣物; 三、用水擦拭身体及搧风,帮助散热; 四、喝加少许盐的冷开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五、如果中暑症状仍未缓解,需尽快送医院处理。 另外,如果患者是中了“阳暑”,也可以用中医的刮痧疗法,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体内热气排出。 预防中暑,可记住以下四点: 一、躲太阳: 选择在早晨和傍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在阴凉处休息,避免在大太阳底下运动。 二、补水分: 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避免喝含有酒精或含糖饮料,以减少体液流失。 三、勤防晒: 穿着轻便、透气的衣服,在户外撑阳伞、戴遮阳帽及太阳眼镜,外出前30分钟擦防晒乳液。 四、要通风: 选择在通风或有风扇空调的地方工作或休息。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新唐人(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三伏天四招防中暑 “阴暑”“阳暑”大有区别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