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三位“影子女士”(左至右):乔.韩佛瑞(Jo Humphrey)、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与冯光宇(Kuang-yu Fong),图片由Stephen Kaplin合成,在2025年1月法拉盛市政厅展出。(曾莲/大纪元)【大纪元2025年02月18日讯】被称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皮影戏的表演者之一(详见:《影子女士:一生钟情皮影戏的美国人(上)》),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将中国濒临式微的传统皮影戏在美国发扬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宫演出。然而在她弥留之际,红门剧社的风光已不如从前,她没有后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戏遗产何去何从? 乙巳新年伊始,在纽约法拉盛市政厅(Flushing Town Hall)上演了中国民间传说经典剧目《白蛇传》的皮影戏,由纽约美华剧坊(Chinese Theatre Works)主办的宝琳.本顿藏品展览拉开序幕,这出皮影戏也是宝琳.本顿当年在美国巡回演出时常常表演的,在蛇年再次呈现这一出戏,亦是对她的致敬。 展览中一张以摄影蒙太奇技术合成的照片吸引了笔者的眼球,三位不同时期的“影子女士”在同一相框中呈现,讲述着这三位对戏剧充满热爱的女士不约而同在美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她们的命运,就像牵引皮影戏偶的绳杆一样,缘分之绳将她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美华剧坊联合创办人冯光宇感慨地说:“这一切就是神的安排!” 宝琳.本顿对皮影戏的认知并非从北京开始,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举行的东方戏剧展览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在1908年至1934年间,东方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Berthold Laufer)博士担任该馆的人类学部主任,精通汉语的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收购了1.9万件亚洲文物,当中共有超过500件华北戏偶,包括皮影偶、棒偶和手偶等,还有戏台、乐器和剧本,他将中国民间传统的戏剧瑰宝带到了美国的博物馆。正是这些戏偶,给年少的宝琳.本顿埋下了种子。 随后红门剧社将这些在博物馆展示的皮影戏文化变成活着的剧场版,在全美演出时走访过不同的学校,给青少年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影响了他们对职业的选择。波士顿的一名少女乔.韩佛瑞(Jo Humphrey)曾经在学校看过红门剧社的演出,长大后她在南加州大学戏剧系学习表演,1972年她成为了一名戏剧导演。 当时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特别开放日期间展出劳费尔在中国收集来的戏剧文物,韩佛瑞的戏剧专业背景让她有幸成为工作人员,协助策划中国皮影特展。这些活灵活现的戏偶和充满奇幻色彩的民间故事,让这位德裔美国人充满了好奇。年轻气盛的她决心踏上皮影戏之路,在1976年成立了一个剧团“悦龙皮影剧团”(Yueh Lung Shadow Theatre),她甚至5次亲身赴中国寻找传统的皮影戏的戏班,拜师学艺,将一系列民间故事搬上了美国的舞台,甚至走出国门,到希腊、法国、德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巡演,将皮影戏文化推向另一个高潮。这位对皮影戏如醉如痴的美国女士,在另一个时代走上了与“红门剧社”的创办人宝琳.本顿相似的皮影之路。 宝琳.本顿在1974年去世后,还留下了一半的珍贵皮影家当,封存在一个箱子里,她的衣钵后继无人,她在遗嘱中提及,这一切应转赠有缘者。本顿留下大量的皮影戏偶、道具和剧本,她的好朋友麦希娜.卡伦(Mercina Karam)一直惦记着,也希望遵循她的遗愿将这些皮影流传给下一代。 卡伦听闻了80年代活跃於戏坛的韩佛瑞,悦龙皮影剧团的演出让她留意到这位对皮影戏充满热忱的艺术家。1990年代,她带上本顿留下的那个充满回忆的箱子,转赠给韩佛瑞,相信她能够好好运用,将本顿的精神继续承传下去。韩佛瑞收到了一大套古董皮影戏偶,还有她拜师学艺时的详细笔记,皮影戏剧本中英对照簿等,这一切让她充满了欣喜,她心怀感恩,也下定决心将这一事业发扬光大。1993年,她将“悦龙皮影剧团”改名为“金山传统影戏学会”(Gold Mountain Institute for Traditional Shadow Theatre)。 韩佛瑞在发展剧团期间广纳贤才,甚至亲自到法拉盛的华人社区寻找有志从事戏剧行业的有缘人。1983年,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戏剧系的冯光宇(Kuang-yu Fong)来到纽约大学攻读戏剧教育硕士,韩佛瑞找到她到剧团做兼职,做翻译、配音等,当时她对皮影戏并不熟悉,透过这份工作,帮助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位美国恩师成为她生命中重要人物。 在美国求学期间,冯光宇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木偶戏专才Stephen Kaplin,两人后来喜结连理,成为紧密无间的事业伙伴和生活伴侣,他们在1995年创办了中国戏剧工作坊(Chinese Theatre Works),在美国推广各类戏剧文化。1998年,她的老师韩佛瑞打算退休,找到她商量,希望将“金山传统影戏学会”转交给她和丈夫经营。冯光宇感到受宠若惊,当年她只身来到美国求学,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如今在纽约成家立业,还获得了恩师的信任,继承剧团,甚至将前辈宝琳.本顿的珍贵藏品转交给她保管,她对此无比珍惜。 Stephen Kaplin特别将韩佛瑞和冯光宇的人像,用摄影蒙太奇的手法合并到宝琳.本顿的旧照片中,让三位“影子女士”隔空相聚。 1999年,冯光宇和Stephen Kaplin承传韩佛瑞的剧团后,在纽约州艺术基金会协助下合并为纽约美华剧坊,一直营运至今,将中华传统表演艺术在美国以致世界发扬光大,并结合西方文化艺术观念及技术,创作跨越文化戏剧作品。◇ 责任编辑:李维真 相关新闻: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影子女士:一生钟情皮影戏的美国人(下)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