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4年09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云林县报导)在云林县,隐藏着一位默默耕耘音乐教育的老师,她用音乐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让艺术的种子在心灵的土壤中发芽。她就是乐耕农乐团创办人——陈淑真老师。2024年,陈老师荣获【113 年云林县艺术教育贡献奖-教学杰出奖】这份殊荣,不仅是对她三十多年来教学热忱的肯定,更是她长期推广艺术教育的具体回馈。 当我们问起陈老师关于这个奖项时,她谦逊地表示:“做自己热爱的事,从来都不是为了得奖,而且有个奖项绝对是一群人努力出来的!”这句话,正是她一路以来的写照。她不是为了奖项而教学,而是为了那一颗颗音乐种子能够在学生心中生根,甚至是开花结果。 陈淑真老师在艺术教育的领域里耕耘多年,2017年,她曾荣获【教育部艺术教育贡献奖-活动奉献奖】与【云林县艺术教育贡献奖-活动奉献奖】,展现了她在推广艺术与音乐教育上的卓越贡献。这一次,她再度摘下【教学杰出奖】,更是一项教学上的荣耀。同时,她也获得了【20年资深优良教师】奖座及荣退奖座,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在艺术教育上持续精益求精的心血与努力。 陈老师的教学理念十分鲜明,她始终坚持“艺术是陪伴一生的事”,希望透过音乐,不仅让学生获得技艺的提升,更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正如她所说:“音乐只是媒介,透过这个媒介,我们可以开启对生活美学的感知力。”在她眼中,艺术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培养感受力的方式。 在教学中,陈老师注重的不是单纯的技巧传授,而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动机。她透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习历程,帮助学生从挫折中汲取力量,提升他们面对困难的应变能力与学习热情。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她会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教学就是分享与陪伴。”这是陈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学哲学。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单方面给予,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这样的理念下,陈老师不仅是学生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她不断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并透过艺术开展更广阔的视野。 在陈淑真老师的教学旅程中,她不仅教导音乐技巧,更透过多元教材设计,将音乐与其他领域结合,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艺术的丰富与广泛。她的跨领域教案《讲古话十面》便是其中的代表作,结合了音乐、美术与戏剧,让学生们在趣味中学习,体会到艺术统整的力量。 她还创办了自己的乐团,推动音乐文化在社区中的发展。乐团不仅是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训基地,更是推广艺术的桥梁。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个乐团在她的带领下,成为了充满活力与潜能的艺术团体,并且持续不断地创新与进步。 艺术不应该只存在于教室内,陈老师深知这一点。她将音乐教育从学校延伸到社区,推动亲民的艺术活动,如音乐沙龙、讲座与体验工作坊等,让艺术融入社区生活,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她相信,当一个社会具备美感涵养时,整体的文化素质也会因此提升。 陈老师的艺术教育不仅局限于现有的课程设计,她持续推动传承与创新,积极设计台湾本土音乐课程,如台湾月琴、空灵鼓、韶琴等,并举办相关工作坊,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这些传统与现代音乐的结合。 对于未来,陈淑真老师有着满满的热情与计划。她笑着说:“想做的事好多,还得学着照自己的节奏来。”尽管退休,陈老师依然不愿停下推动艺术教育的脚步。她希望能够继续当民众与创作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她深深地知道,艺术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并不容易。但她也坚信,有了大家的支持与鼓励,这条路将不再孤单。未来,她会继续推动全龄艺术教育,让艺术美学进入每个人的生活,让社会充满更多的美好与感动。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以爱与音乐 耕耘教育的土壤—专访陈淑真老师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