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72 lines (72 loc) · 24.8 KB

n14329618.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72 lines (72 loc) · 24.8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月夕”和“夕月”不一样吗?古今两个中秋是怎回事?

《红楼梦》凸碧堂中秋赏月(公有领域)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月夕”称中秋节

“花朝月夕”是花开的早晨和月明的夜晚,现在被用来比喻良辰美景。而在古代,这个词有特定的指示对象。

一年之中那一个晚上的月亮最明最亮呢?相信人们都要投中秋节一票,所以“月夕”就非八月十五中秋节莫属了,因此“月夕”也是中秋节的别称喔。(花朝则指黄历的二月十五日之晨。)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四“中秋”条目下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怎么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位于“三秋恰半”呢?这时点是以月亮的周期来看的,七八九月三个月称三秋,所以八月十五日月圆夜恰好是中秋。

“夕月”敬天礼神

在古代,有个和月夕有关又类似的词叫“夕月”,“夕月”的意义简单说就是祭月。“夕月”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的《礼记》。《礼记》云:“天子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说了代表国家的天子在春分这一天要祭祀太阳,在秋分这一天则要祭祀月亮,所以“夕月”就是古代帝王的祭月典礼。我们从《周礼》中可以看到上古夏商周三代就有秋分祭月之礼,而不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

秋分是处于节气中的秋天中点,位于“三秋恰半”的时点,也是中秋,不过这是以太阳的周期来算的,那时不叫“中秋节”,不过在“秋分”这一天也有重要行事。天子在秋分时举行祭月大礼,率领百官出皇宫西郊,虔敬祭祀月神。

图为北宋《大驾卤簿图书》局部,表现皇帝前往城南青城祭祀天地时的宏大场面。(公有领域)

《大唐郊祀录》卷六的《四言诗》曰:“月以阴德,自西而生。积水之气,作金之精。丽天成像,配日为明。”就说天地间有月阴有阳,两者相辅相成带给人间光明。月是阴德的代表,而秋分则是一年之中阳消阴长的转折点,所以在这关键的一夜举行祭祀月神的大礼,表现的是敬慎天道的态度。贞观年中,特作了夕月乐章八首,传至后代。上古三代的天子祭月礼一直传承到清代,祭月的礼制与精神内涵代代相传,没有间断。北京的月坛是明朝嘉靖九年建造的祭月坛,又称“夕月坛”,特为秋分夕月之礼而建的。

各朝的天子在秋分行夕月之礼、敬事神明,同时含有教化天下子民的意义。史书《国语》解说:“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就是说,天子敬慎祭祀日月神向天下百姓传递了敬天、敬神、谢天、谢神的精神,同时教导人民君臣(君民)的伦理。

秋分敬老的关怀之情

秋分的中秋礼制远远早于中秋节。从节气来看,秋分日正是秋天的中点,是名副其实的“中秋”,不过不一定逢十五月圆日。中秋之月秋分之时是阴消阳长的明显时点,古人在中秋展现了关怀精神。周代民风重敬老,在秋分时有送糜粥关怀长者的礼制。糜粥好消化又滋补,适合长者养生。这种礼制到唐代依然存在,唐代韩鄂《岁华纪丽》记载秋节敬老,送养老食物、送手杖。可见当时的中秋宛然是敬老节。

历代医家推崇糜粥养阴养生。(容乃加/大纪元)

月夕之乐:赏月玩月和拜月

如今的中秋节已经是个民俗大节,每逢中秋节民间赏月、玩月喜洋洋,热闹非凡。这样的节俗是从何时展开的呢?

唐代开元年中,已有中秋夜赏月玩月的风尚了,唐玄宗很喜爱在宫中赏月玩月,但唐代《通典》记载的正式节假中还没有“中秋节”。

北宋时,中秋节已经是个大节,玩乐项目繁多。。中秋节时京都的商店大道店家树立彩楼,装点各种锦饰旗帜,店家酒旗招摇。《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饰”。到了中秋夜晚,赏月玩月是重头戏,“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人车结聚夜市,通霄热闹不夜城。

南宋也是一样热闹庆中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这一天杭州人不分富除了登楼、登台赏月之外,夜晚不宵禁,可以闹通宵,“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月上柳头、人约黄昏后,正此时也。

中秋节赏月玩月。(清:院画十二月令图八月赏月图 局部。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古人天子祭月,到了宋代风行民间拜月。宋人的《醉翁谈录》记录了京城中秋拜月的盛况。当时不论富家或贫户,只要儿女上了十二三岁的年纪,都迫不及待给穿戴上成人的服饰,登上高楼或是在家里中庭焚香、拜月,“只为嫦娥爱少年”。当时的男子、女子都对月祈愿,女子呢祈愿如嫦娥一样美貌,婚姻家庭如明月一样美满,多子多福;男子祈愿早日登科娶得嫦娥美眷。后来时序进了清代,中秋节的拜月以女子为主,男子多不叩拜。当时京师有俗谚:“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初月常在我心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古来围绕月亮传下许多的风俗,从秋分“夕月”敬天礼神,以至于八月十五日“月夕”拜月赏月玩月的衍生,展现了古来两个中秋的风貌。不论“夕月”或“月夕”都是中华子民天人合一、调合时令节气的生活风貌之一。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日就在眼前,而当下之世却是乱象纷呈,我们也面临有史以来最不寻常的考验。在我们欢乐过中秋的同时,审视不一样的月光,是否不忘初心之善?怀着敬天、礼神的精神,修己为人,以走过乱世,迎向平安的末来!@*

--看更多【中秋节】【中华文化300问】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相关新闻:
  • 中秋节:拜月赏月吃月饼 风俗源起各不同
  • 中秋节祭月吃中秋月饼源于何时?
  • 中秋节:最接近仙界时空的节日
  • 中秋节:月亮 嫦娥和月饼交织天上人间的情缘
  • 露从今夜白!应对白露之变的养生要点
  • 黄历七月半盂兰盆会 怎样才得以“超度”?
  • 立秋来! 秋天著名的成语传递什么警讯?
  • 端午节俗中展现哪些阴阳五行之道?
  • 没有艾草的加持不是好端午
  • 上水古洞戏会70载 收地前最后的“查笃撑”

  • 编辑推荐:
  •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 古玉文:窃国初期中共几十万干部争当陈世美
  • 寻获生命真谛 法国医院院长分享修炼感悟
  • 热门新闻:
  • 【未解之谜】清末两大预言解读 台海战后盛世出?
  • 时隔百年再开棺 16世纪圣女遗体仍保存完好
  • 台故宫特展“大美不言” 一览东西方工艺美学
  • 【未解之谜】奇人王恩庆 一言断生死却逃不过“命运”
  • 少女命运的改变:从沉迷电玩到神韵演员
  • 【秦鹏观察】美国会通过28项反共法案 三重影响
  • 【菁英论坛】美众院通过28项法案 全面反击中共
  • 【百年真相】与毛朱齐名 红军第一叛将脱共揭秘
  • 无人机闯入天津滨海机场 航班大规模延误
  • 一种漂亮的日本植物蔓延美国 为何令屋主色变
  • 许家印前妻获准每月支取生活费最多2万英镑
  • 美籍身份引争议 刘亦菲遭金鹰奖取消入围资格
  • 柏木由纪自AKB48毕业5个月 传与谐星交往
  • 旗下公司股价上升 周星驰身价飙涨逾1亿港元
  • 泰勒丝表态挺贺锦丽 川普竞选副手万斯回应
  • 港星郑希怡举家搬离上海 重回香港生活
  • 各地咖啡文化比一比 有一件事美国与众不同
  • 胰脏癌有4大症状 1种腹痛要小心
  • 房客最奇特的失物是啥? 全球400多家旅馆揭密
  • 五类食物暗藏大危害 美国人常吃
  • 胸痛是心痛还是肺痛?出现一症状可能是肺癌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月夕”和“夕月”不一样吗?古今两个中秋是怎回事?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