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书归前传。李世民告别晋阳令,匆匆出狱转身去见了一个人。您道是谁?正是裴寂。 裴寂早年生活潦倒,很怕贫穷。有一年他去京师长安,途经华岳庙,便到庙中祷告祈梦:“我穷困潦倒,至此诚心拜谒,希望神明有灵,为我指点一二。倘若今生富贵有望,还请神明托梦相告。” 当天夜里,一个白首老翁进入裴寂梦中,说道:“你年过四十方能得志,终会位极人臣。”神明指点富贵有望,裴寂便默默以待。他在官场兜兜转转,做了晋阳副宫监。 大隋到了末年,裴寂也迎来自己的不惑之年。那条位极人臣的仕途,又该走向何处?生逢乱世,无法和自己和解,便对冥冥有了倚仗。 这天裴寂百无聊赖,站在堂上徘徊踱步。刘文静进了监狱后,眼下连个喝酒的人都找不着。也是众人见他与文静私交甚笃,惧怕连坐,有意避嫌,不敢来副宫监处叨扰。 裴寂一时真如其名,寥寥寂寂,情无依托。却巧国公府的二公子便来邀请宴饮。裴寂有二大嗜好,一是饮酒,二是好博。李世民设下盛宴,热情款待。几次下来,二人的关系越走越近。 先前,世民推财养士,如今又散财结交谋士。这一天,他取出数百万钱财,密交与龙山县令高斌廉,让他戏耍樗蒲时,故意输给裴寂。 裴寂最怕贫穷,如今这横财犹如天降,挡也挡不住,自是喜上眉梢。就在这情谊款洽之处,世民趁机将实情相告,请他出面说服父亲李渊起义兵。 刘文静推荐二郎结交裴寂,只因裴寂原本与李渊是旧交。李渊坐镇太原,裴寂深受国公礼待,二人经常在一起昼夜宴饮。 再有交情,然此涉及改朝换代定鼎之事,一旦兵败,就得赔上身家性命。裴寂有些犹豫,说道:“尊公与我原系旧友,倘若明言相劝,恐怕令尊会执意拒绝,看来只能暗渡陈仓。”裴寂答应世民,定会促成此事,请他静待佳音。 这裴寂唱了哪一出,筹划了什么计谋,逼着李渊起兵? 隔天,天空本也朗朗,到了午后却显现出诡谲之色。裴寂在晋阳宫设宴,邀请李渊入席。 隋朝开国,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并在长安城东,修建了一座新城,名曰大兴。炀帝登基后,营建了东都洛阳。 炀帝巡幸各地,因此修建了不少驻跸行宫。晋阳宫便是行宫之一。管理行宫的长官,分为正副宫监。裴寂便任副宫监一职。那正宫监是谁?当然是留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 正副宫监,既是共事的同僚,又是私交甚好的旧友,说起话来,比起那些不熟络的人,自然少了几分戒备。所以裴寂宴请李渊,李渊以为同僚之谊,又负监守之责,所以爽快赴宴。 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那裴寂殷勤逢迎,佐以佳肴美酒。两人对酌,开怀畅饮,杯觥交错,好不惬意。不知不觉间,便喝干了数坛美酒,似乎仍未尽兴。 李渊挑战酒量,几坛美酒下肚,方才起了几分酒意。裴寂瞅准了时机,对侍酒小吏使了一个眼色,忽然听得门帘一动,未见其人,便传来环珮声。李渊张开似醉非醉的双眼,瞧了一瞧,竟然是两个美人。 美人身姿婷婷袅袅,迈着莲步趋近席前,参见李渊。李渊慌忙答礼,裴寂便示意美人,分坐在李渊左右,重行劝酒。 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美人奉持酒杯,轮番劝酒,李渊偎玉倚香,杯杯下肚,喝到酩酊大醉,问她们的姓氏和里居,方才惊知二人是天子的宫眷,顿时心中忐忑,踹踹不安。 裴寂反倒笑着说:“唐公,为何你这般胆怯?收纳一两个宫眷,只是小事一桩,就是那隋室江山,国公也是唾手可得。” 李家祖上世受国恩,再说李渊养尊处优惯了,只想做个富贵中人,听裴寂这么一说,当即惊呼:“你我都是杨室臣子,怎会说出这等叛言,小心惹来灭族之祸。” 裴寂说:“唐公,向来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主上无道,民不聊生。四方群雄崛起自立称王,已经逐鹿中原。这大隋天下早已崩离。您再看看,就连这晋阳城外,也差不多就快成战场了。唐公手握重兵,令郎也招兵买马,结纳死士。为何您不乘时起义,吊民伐罪,建立帝业,为万民解除这倒悬之苦呢?” 李渊也知裴寂所言甚是有理,只是心中犹豫,吞吐不决:“我世受国恩,不敢变志。” 裴寂刚想再劝说几句,忽然闯进来一个兵卒,向李渊禀报说:“突厥兵进犯,已到了马邑。请留守大人,速回署衙部署发兵,截击外寇!” 李渊闻报,只得匆匆而回。晋阳宫事带给李渊怎样的冲击?且听下回分解。(待续)@* 看更多【贞观圣主】系列责任编辑:王愉悦#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贞观圣主(7):晋阳宫事 ?风云诡谲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