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4年02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王佳宜综合报导)新冠疫苗会增加血栓风险。近期一份报告更指出,任何一种新冠疫苗都有可能诱发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最终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罹患该疾病会导致凝血增加,全身的小血管形成血栓,可能会阻碍血液流向身体重要器官,包括心脏、肾脏和大脑。另一方面,由于凝血需要血小板,血液中的血小板被消耗殆尽,会导致内出血、皮下出血和其它出血问题。皮下出血会导致在皮肤上形成类似于皮疹的微小的红色或紫色点。 除了在皮肤上出现紫斑之外,常见的症状还包括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肾脏病变(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发烧等,严重时造成心肌伤害、心律不整、胰脏炎及严重腹痛。
《血液学、输血和细胞疗法》(Hematology, Transfusion and Cell Therapy)杂志2023年12月刊登的一项病例报告显示,COVID-19疫苗引起了新发或复发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 在接种疫苗后第3至30天,四名患者出现了微血管病变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状,并伴有器官损伤。四名患者都出现神经系统障碍,其中两名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机理与金属蛋白酶ADAMTS13失去活性有关。ADAMTS13是在血液凝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如果缺乏它,血液就会过度凝结,在小血管中形成小血栓。三名患者急性发病期的ADAMTS13活性检测发现,他们体内有大量针对这种酶的自体抗体。也就是说,在接种疫苗后,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ADAMTS13当成了病原体,开始消灭它。另一名患者的急性发作期样本是在另一间医院进行检测的,在之后的检测中这名患者同样确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 四名患者中两人各接种了一剂阿斯利康疫苗(ChAdOx1 nCov-19),一人接种了两剂中国国药的灭活疫苗(BBIBP-CorV),还有一人接种了两剂俄罗斯腺病毒载体疫苗“卫星五号”(Gam-COVID-Vac)。四名患者中,一名63岁老翁因急性肾损伤和呼吸功能障碍死亡,另外三名年轻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都有改善。 这名老翁接种的是俄罗斯疫苗“卫星五号”。在打第一针后8日内,他出现了两次短暂的缺血性脑中风。在打第二针后,缺血性脑中风又发作两次。 或许受到防疫措施影响,再加上医院停止了大部分疫情以外的服务,老翁在发病约两个月后才入院治疗。入院当日,他确诊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随后接受了血浆置换疗法,并使用类固醇Methylprednisolone。他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然而血小板减少的情况逐渐恶化。在入院的第11天,他检测出多部位缺血性中风。医生又给他使用了两种药物Rituximab和Bortezomib,又进行高剂量的Methylprednisolone静脉注射,每12小时就做一次换血疗法,但没有效果。患者再次中风,血红素、血小板、肾功能数值均恶化。在住院第33天,患者因急性肾损伤和呼吸功能障碍死亡。 另外3名患者均表现出严重的神经系统障碍,但在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一名30岁的女性患者在接种阿斯利康后的30日,出现经期之外的子宫出血、左上肢麻痹及紫癜。她住院147天才出院。35岁男性患者接种阿斯利康后2周出现了气喘和呼吸困难,在48小时后又出现牙龈出血、黄疸、意识错乱。这两名患者过往健康良好,女患者有吸烟,而男患者已经戒烟。另外一名26岁女患者接种了中国国药的灭活疫苗,打第二针后3日出现症状,针后9日入院。在入院前48小时,她出现面部、上肢和下肢轻度瘫痪、失语、下肢紫癜、腭部瘀斑症状。她有哮喘病史。 早前研究已经发现,mRNA疫苗如辉瑞-复必泰、莫德纳,以及腺病毒载体疫苗如阿斯利康、强生都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有关。研究人员指出,这份最新研究是首次发现中国国药疫苗和俄罗斯的卫星五号疫苗也与这种疾病有关。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引发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较为常见,但任何新冠病毒疫苗似乎都可能引发这种疾病。 《血栓生成研究》(Thrombosis Research)杂志2022年刊登的一项研究综述显示,在27名接种疫苗后出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患者当中,19名首次发病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1.3岁。疾病发作主要发生在接种辉瑞疫苗后(第1剂12人;第2剂7人),其次是接种莫得纳疫苗后(第1剂2人;第2剂4人),腺病毒疫苗引起的病例有4例(强生疫苗1例,阿斯利康疫苗3例)。最常见的症状是患者皮肤黏膜出血,其次是神经系统症状。接种疫苗后平均13.4天会出现症状。一名患者在出院后30天内复发,一名患者住院两天后离世。 根据美国克利夫兰诊所介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既有遗传性的,也有后天因素导致的,然而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90%,如果护理得当,死亡率可降至10%~20%。因此,如果出现任何征兆或症状,请立即与医护人员联系。 @◇ 责任编辑:李凡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疫苗致罕见血液疾病 六旬翁注射3月后死亡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