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本科是同济大学海洋技术专业,大学期间贪玩加上对本专业不是很感兴趣,导致本科期间成绩一塌糊涂(GPA 3.36/5),无论文无竞赛,虽然有点编程基础,但约等于零基础大跨。
20年一战浙大计算机专硕,数学都没有过线,成了炮灰;21年二战南大计算机学硕,初试排名第三,加上复试成绩之后是第二,算是幸运上岸。两次考研经历,有经验也有教训,在这里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后来考研的人一些帮助,少走一些弯路,也权当给自己的考研生涯作个总结。当然本经验贴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的情况,大家也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也可以看看其他大佬的经验贴,兼听则明。
政治 | 英语一 | 数学一 | 408 | 总分 | |
---|---|---|---|---|---|
一战 | 76 | 82 | 74 | 96 | 328 |
二战 | 78 | 78 | 127 | 134 | 417 |
两次考研各科成绩如上。一战当时大概是暑假八月份开始,因为暑期学院实习没有回家,所以一直在学校图书馆自习,每天差不多从早到晚,隔三差五出去玩玩。二战是从来年毕业后的七月份开始的,之前复习的内容忘得七七八八,也算全部推倒重来。最初在家里学习,效率十分低,后来因为楼下开始装修开始找自习室,意外发现家旁边有个考研机构,于是交了点钱到他们的教室自习。之后具体每天时间安排大概是上午9:00-11:40(自习室),下午2:00-5:30(自习室),晚上7:30-11:00(在家)。每天大约学9到10个小时,一直坚持到初试前一天。
下面就分科目写一点我个人复习情况和个人觉得可以注意的点:
政治这门课不必花很多时间,不用太早开始准备,也不必刷太多题目。两次考研差不多都是十月份才开始,起步都是对着肖秀荣全书看的强化班视频。一战是看的肖秀荣团队一个胖胖的老师,二战看的是徐涛的视频,两个老师个人觉得区别不大,具体资源网盘和油管都是比较好找的地方。单看全书十分枯燥,我是晚上学得很累的时候,看看2.5倍速网课当休息了。我个人题目做得也不多,1000题两年都买了结果都没有做,主要做的是肖四、肖八、腿四的选择题,大题呢直接背肖四的答案和腿姐背诵手册。政治也不必迷信肖秀荣,自己复习的时候可以多多注意下最近发生的大事以及周年纪念(比如明年建党百年),题目也能预测个大概。主要是因为肖四出的较晚,背诵的时间比较紧张,这里推荐下腿四和腿姐背诵手册,可以配合技巧班视频。
英语比较看基础,关键在于词汇。考研在英语基本上没花很多时间,一张卷子除去作文分成三天写,差不多一天两三篇阅读的量,就这样最后两个月刷完了最近二十年的真题。
数学我个人认为是考研里最重要的科目,身边同学考研没上岸的多是数学拉垮了,可以说数学花再多时间也不为过。一战我失败也主要是因为数学拉了,当时考完数学就知道肯定考不上了。主要原因还是题目做得太少,一战的时候过于自大,许多内容自以为会了就不用做题了,实际上根本不会,考试的时候直接就傻眼了。说来好笑,一战考试的时候才算第一次做完整的卷子。所以二战的时候我吸取教训,做了相当多的题目。大致顺序是从张宇基础30讲开始,配合着网课,然后就是看李永乐全书,接着做完了660和108。这时候离考试大概还有两个多月,开始做卷子,差不多每两天做一套:其中一天上午掐表做,一天上午对答案和针对练习。期间掐表做了李四、李八、张四、张八、超越、合工大,然后用真题的大题来针对练习一些薄弱的部分。虽然最后考得也不太理想,但是相较于一战是进步了不少了。所以说,数学一定要戒骄戒躁,大量做题。
408专业课内容多且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一战的时候基础很差,学得相当吃力,而且也犯了数学复习中的错误:自以为学懂了而没怎么做题(可以说几乎没做题,只做了王道模拟卷选择题)。二战开始是准备的南大845,后来南大改考了408,所以主要介绍下408的准备。408我主要看的是王道的四本书,王道的书编的其实还不错,408的内容绝大部分都覆盖了。一开始就是边看书边看王道,期间还考了一次PAT,把408四个科目都过了一遍之后开始刷题。王道每章后面的习题我都没咋做,主要做的还是王道出的408的近12年真题,每三天做一套:第一天下午做选择题,第二天下午做大题,第三天下午对答案和查漏补缺。408卷子没有严格掐表,但是大概控制选择题在50分钟以内,大题两小时以内。408真题时间相关性很强,往往今年的大题是前几年选择题或大题改的,所以真题一定要做通。期间担心到考试前无题可写,还做了王道模拟题(质量一般),天勤8套卷选择部分(质量可以)。总的来说,408也还是要多做题。
- 政治:肖四、肖八、腿姐背诵手册、腿四、肖秀荣全书。
- 英语:二十年真题(最好能买到考试排版的)、作文黄皮书。
- 数学:李林108、李四、全书、660、真题、张四、李八、超越、张八。
- 专业课:王道全书、王道408真题、自顶向下、邓俊辉数据结构、袁春风机组、王爽汇编、操作系统教程、深入理解Linux内核。
这次复试本以为表现得一般,结果成绩出来还算可以。往年的南大复试科目包括:编译原理和离散数学的笔试、上机、面试。最近两年由于线上复试,上机没有OJ而是手写代码。
编译原理学得难考得简单,主要参考资料为龙书,但是龙书确实相当晦涩难懂,建议第一遍学习过时候不必过分推敲细节,先大致全过一遍,脑海有了编译器的大体框架后许多细节也就自然而然了。看书的时候可以配合着b站的一些视频,推荐哈工大的网课、国防科大网课、混子速成的三小时视频,质量都相当不错。
离散数学学得难考得难,我个人考试基本白给。一个是题目确实难,一个是自己准备确实不够。个人在离散没啥发言权,参考书的话主要是屈书和黑书,以及南大本科的ppt。
这两年疫情线上机试比较简单,参考价值不大。这里推荐刷刷浙大PAT和leetcode,考个PAT也能在选择学校上给自己多个选择。
南大复试笔试对跨考不是很友好,但是面试对跨考却相当友好,老师并不会刁难。因为人大事件,具体的内容我就不细说了。考研还是优先准备初试,初试完再着手准备复试也是完全来得及的。
计算机考研一年比一年难,这是过去几年的经验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跨考的同学尽量早做准备,注重基础。同时,考研界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择校这方面我不是专家,诸君也可以多多收集这方面的信息,但也不要本末倒置了。最后放一个南大CS考研的大群:550150534,我本人也在里面(主要是雕哥在里面),有什么需要答疑的也可以在群里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