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代国家社会史
时间: 2015-02-01 20:13:00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vh7g.html
阿根廷的中立和独立,圣马丁的军事胜利的政治失败
几乎与海地同时获得实质性独立的阿根廷,因其中等有产者阶层的主体,初期政治上,显得务实逐利而低调。尽管阿根廷的独立(更强大,宗主国更弱小,距离更远)比海地还要磁实得多!与海地是因为liberalism在激进者中煽动起来的革命情绪而导致的(很大程度是发泄)独立不同,阿根廷因为其历史上作为海地大本营被招安的倭寇(走私商人),本身有着类似欧洲自治市的市政和民兵组织。仅仅在明面上,接受西班牙国王安排的海关和缉私队,以及对其负责的西班牙总督,然后在地方税收上缴比例和征收上,与国王和总督讨价还价。
布宜诺斯艾利斯很接近于西班牙美洲的香港,马德里中央向其派驻有行政长官和驻港部队。这就是全部的阿根廷!与香港类似,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总督力量,无论它授自于英帝国,西班牙帝国还是中华帝国,都为了让布宜诺斯艾利斯(或香港)成为中央遥控可以控制的部件,而刻意将其建构为一个不具有市民自治政治机构的,开放性的移民城市。简单说就是缺乏自治所必须的户籍制度,因此要求助于更高级(如中央)权力,对市民冲突的调停。从而人为地制造了该城市依附于中央的政治必要性,也培植了一个亲中央的寡头政治经济阶层。
因此当英国海军陆战队出现在拉普拉塔河口,西班牙总督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一边命令阿根廷人留下来,不惜一切代价打游击;一边带着驻港部队撤向秘鲁总督区,到红色根据地坚持抗战。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民,却组织了一支民兵出来,靠着胸墙跟英国海军陆战队对仗。跟第二次美英战争的新奥尔良战役,如出一辙地,英国陆战队扔下一千多阵亡者,给阿根廷人轰炮了!英国肥肉吃不上,只好啃骨头充数;把旁边没有人住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占领了,算是交差。英国人把岛改名叫福克兰群岛,阿根廷人就认为那岛,自古以来就是阿的。
逃到红色根据地坚持抗战的西班牙总督,听说阿根廷人在自已名义的领导下,把英国人赶跑了。赶忙一边向国王为自已报功,一边大模大样地带着驻港部队,要举行“俺胡汉三又回来了”的入城仪式。这下子轮到阿根廷人不干了,赶跑了英国人的阿根廷人,如法炮制;更容易地把西班牙驻港部队轰跑了。阿根廷在那时侯,就已经在事实上独立了。但是表面上却象是跟总督争功劳,面子上仍然奉西班牙为宗主。只不过关税什么的全进了新兴的阿根廷市政府的口袋。西班牙其时忙于在欧洲与英国,后来与法国的战争,也只能对此听之任之。
因此与西班牙其他殖民地不同,早在圣马丁1810正式举旗独立以前,阿根廷已经休养生息了十几年,已经有了一支组织完善的地方军队,战斗力较之西班牙欧洲军队,不遑多让。但国内各派考迪罗之间没有爆发内战,也因为还没有明确宣布独立,西班牙国王反而成了调解力量。一旦独立,首先就是内战。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起义后,孤军奋战!阿根廷人坐山观虎斗,直到玻利瓦尔与西班牙支援的忠君者彼此筋疲力尽为止,阿根廷成了主张南美联邦的玻利瓦尔,和主张“天主教社会团结起来”的西班牙,对阵双方争取的关键的中立力量。
圣马丁和贝尔格拉诺将军为代表的独立派;最终接受了玻利瓦尔的主张的南美联邦,宣布正式独立;也就不得不先与反对独立的忠君者派别内战,然后是与反对进攻西班牙控制区的保守者的内战。阿根廷所谓“独立战争”,既谈不上是战争;圣马丁等人的战争对手,也不是西班牙军队,而是此起彼伏的反对派。作为阿根廷国内最强大的考迪罗,圣马丁以宣布独立和援助与阿根廷关系密切的智利人的方式,作为打击对手、考验臣服者忠诚的手段(承担赋税)。这种方法的确让圣马丁建立了军事独裁者的权威,也埋下日后的政治失败的伏笔。
《海地独立的条件非常恶劣,不具备贯彻美式民主的社会条件;对南美独立运动的推动》
《为什么美国要终结20世纪的英法殖民帝国?海地,南美洲的独立运动》
《南美独立运动是时间滞后的法国liberalism大革命;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
《阿根廷是南美洲最早独立的国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倭寇的梁山泊,就是阿根廷的全部》
《阿根廷的中立和独立,圣马丁的军事胜利的政治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