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郭树清
日本
金融改革
国企
证监会
垄断
金融垄断
利益集团
特权
改革
目录: 唱唱反调之八卦时评
时间: 2012-04-20 19:59:07
改革有放任金融垄断集团借改革之名的迹象
根本问题是国企垄断,不是泡沫的大小;
参加了平安财务的一个短会,结合近来的种种纷乱的消息,对于现在开始热闹的“金融改革”,特别是在证监会大脑里的想法,有了一点初步的谱。理由不多说了,简单总结如下:
1)金融改革在中央只有“市场化”方向性的指导,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下达到各部门如证监会,保监会;就成了各自的寡头利已的“改革”;简单说,是给各原来的国企行业垄断协会,即各种“监会”提供“自由”政策。
2)银行方面的金融垄断的改革,是原有金融国企优先的“混业经营”,如放开保险公司保金投向;但金融自由经营没有提及;
3)证监会方面的改革,是允许股市泡沫(没错),允许银行杠杆,但仍然是国企优先;结果就成了准备国有银行资金的杠杆,经国有券商机构,炒作大盘国企股,为国企提供直接融资的圈钱,却指望由此减轻货币的压力,还能象美国股市那样拉动经济增长。这是不可能的!美国的道琼斯和次贷衍生品,对美国的增长好无作用;真正有拉动作用的是纳斯达克。后者相当于今天被证监会压制的小盘股。
按照这种金融改革的方向,将会导致巨大的同时是对实体经济无益的的国有资产泡沫,并由于产能结构和国企低效益而更迅速地陷入日本的(滞胀——>通胀——>滞胀)的循环怪圈之中。当国企炒国企的杠杆带来了比次贷还要大的亏空时,不知是关闭这些金融国企呢?还是印人民币挽救这些“共和国的长子”呢?所谓改革,完全有可能变成国企垄断集团扩大垄断的饕餮!不知国民有没有意识到?
从目前的证监会操作看,不但打算用国企杠杆的泡沫自炒,还正在用行政打压的方式,防止散户投资的中小盘股走强。如果真的是郭树清目前打算搞这样的改革,对整个国民经济将是自杀性的影响。围绕着金融贵族利益最大化的“改革”,现在可以理解政治型股神一直以来的,谩骂独立投资者(散户)的政治宣传,到底是为什么利益代言?在日本模式尽头的中国强化日本模式,那算不算“市场化改革”呢?
金融改革是否会变成原有的国有金融垄断集团,借改革为名的饕餮,我们等着瞧!
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国企全面的垄断”,并可能借改革名义而强化;而不在泡沫的大或小。
交易系统上的形态开始含乱不清。交易系统和分类指数上提供了三个信息:
1)近一个月来基金一直在减仓;并且主要减中小盘的仓;
2)近半个月来力度不大地补仓了大盘股中的少数板块;
仅从技术指标上看,如果机构真的做多,突破目前阻力区,交易系统上就会出现全面造多的趋势。
但是整体形势上看,由于证监会在过度机构化的A股中,执行完全偏袒国有机构的“新政”,市场上升潜力正在消失。郭树清不肯放开对小盘股的打压,似乎要采用银行杠杆炒国企大盘股,可以改变原来的资金平衡,换中国式(金融危机+滞胀)的代价坐庄国企股,必然失败(因为散户就算够蠢,也没有钱让机构赚),对于中国经济的伤害后果,暂时无法估量。“政府为什么不管”的结果,就是这种样子。
今天收了一条小阳线。本年获利暂时16%,仓位92%。
中小板33%
创业板27%
伊利股份23%
一致药业9%
资金 8%
中小板
哈尔斯9%
和而泰8%
天广消防7%
捷顺科技7%
金利科技6%
辉丰股份6%
海立美达6%
海普瑞5%
亚太科技5%
雪人股份4%
蒙发利4%
金洲管道4%
英飞拓3%
希努尔3%
京威股份3%
通达股份3%
雪迪龙2%
首航节能2%
烟台万润2%
利君股份2%
华宏科技2%
亚马顿2%
德尔家居2%
雷柏科技2%
瑞和股份1%
创业板
新研股份9%
智云股份8%
金信诺6%
福星晓程6%
天喻信息6%
启源装备6%
福安药业5%
华峰超纤4%
晨光生物4%
星星科技4%
佳士科技3%
新国都3%
飞利信3%
聚飞光电3%
中威电子3%
安居宝2%
金明精机2%
吉艾科技2%
隆华传热2%
裕兴股份2%
瑞普生物2%
汉鼎股份2%
雷曼光电2%
中际装备2%
三诺生物2%
云意电气2%
远方光电1%
联建光电1%
长方照明1%
前一篇:没有受害人的“正义”的受害人
后一篇:民粹可能会令文革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