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宗师
fans
马列
张五常
谢作诗
教授
权威
学者
学术
理论
哲学
诡辩
宗教
目录: 社会阶层分析利益博羿
时间: 2009-07-27 10:56:05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361.entry
笔者公开对这个社会的思考记录,是否应该对《绝对的道德信仰价值观》以绝对的敬畏?I dont thinkso!但是,显然笔者忠实的极左fans们,认为笔者不愿和他们一起做狗层次的狗狗平等,就只能乖乖地接受疯狗咬噬的《没有理由的“批判”所显示的道德优越感》。虽然笔者不怀疑,这些主张狗狗平等的马列毛主义者,会以《民粹的姿态》要求他们的主子们不要虐待动物。但是笔者仍然觉得,笔者自已的生命财产个人利益,还是笔者自已操心好一点,不劳狗主人们慈悲好心了。(笑笑)
如果说张宏良对社会《小小的特权利益》还不明显的话,这些人对张五常之流明显侵害中国社会的熟视无睹,而对笔者不愿与他们狗狗平等的耿耿于怀,不禁让笔者揣测,是否,极左存在着某种更大的利益转换;比方说,这些《特权卫士》,之所以《反对中国人民得到自已的人权》,只不过是拿民众利益作为挡箭牌的《买办既得利益者》。无疑,掩盖极左对《中国人民走出劳役》之路的恐慌的,是对代表利益分配解释权的所谓理论哲学的崇拜,对代表着理论哲学解释权的所谓宗师的崇拜。
左派fans对笔者喜欢批判宗师炒作非常反感。笔者反问几个问题,希望这些朋fans够回答:第一,笔者有没有批判你眼中的宗师的权力;第二如果您发现靠无理批判宗师就可以发财的机会的话,希望您赶紧告诉笔者;第三你为什么没有批判宗师发财?是没有能力批判宗师,还是你批了没有发财?要知道,笔者是有私之人,没有价值的事,是不做的。第四,对待宗师是虔诚礼拜每天阅经,还是以批判的眼光,追比先人,赶而超之,否定之否定?第五,既然能为宗师,大概有很多fans,请问宗师缺的是fans,还是批评家?
笔者恰恰认为,中国文人缺乏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宗师过分崇拜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即,批判精神。一旦拜了祖师,对祖师就不能再批了,象某马列卫道士声称,“笔者思维方式学了马列,批马列没道德”。所以拜了宗师的中国小大师们,只能批另一派的大师;对自已一派,是要互相吹捧。中国古代,把这种发达的学术行为称为“文人互捧,朋党相援,朋比为奸”。
张五常很好地利用了中国大陆文人这种愚蠢,通过捧这个宗师捧那个宗师,有意无意地把自已等同于“宗师”,又似乎和这些宗师这个那个都是同性恋级的亲密。这套手法,中国文人称为“文人相捧”,似是谦虚,却让人恶心。但站在一个教师匠的角度,却是非常正常的营销手段,目标就是卖给学生的教育产品。张五常,确实是该种营销大家。笔者只是猜猜,有谁真的把张五常吹牛的这个那个宗师访问访问,人家根本不知道他张五常是那个葱,可这位老张就楞敢说“差点就诺贝尔奖提名了”,————差点提名,无根可究;诺贝尔奖提名,笔者记得是秘密而永不公开。
万一有那位宗师不买张五常的帐,象克鲁格曼,“我没听说过张五常”,老张立马翻脸,克鲁格曼长长短短全骂出来了,可老克偏偏真儿八经地拿了诺奖。大概,是评委会的先生们天生敌视张大师吧?各位不妨再看看,张五常有意无意地是树立这个大师那个大师,象传统中国的教书先生一样,树立的是学生虔诚拜信,泯灭的,正是学生的批判精神。老实说,如果有那么所谓科学是靠掉这个那个大师书包真理比赛的话,这门科学,那一定是重定义之科学,参考《哥德尔定理排斥理论诡辩》。
张五常不鼓励学生批判性学习,大概是因为,一批,老张五常的所谓理论,就没剩下几张画皮了。
笔者也从来不寻求与某位大师完全一致,但会很欣赏与笔者观点相近的人。象那位博友提到了谢作诗教授。笔者觉得此人除了做张五常fans的姿态让人作呕以外,其他方面的见解很多是很有水平的。笔者一向认为,欣赏与反感某个人是各个人的人权。笔者不反对谢教授私下搂着张五常睡觉。我们不窥探他人隐私,碰到谢张教授亲呢的内容,拉上窗帘就行了。谢教授其他的经济学内容,可以推荐博友也读一读。
笔者的目的与谢张教授等是不同的。笔者不为经济学上扬名立万的建论,而为了,让自已和信任自已的人,不被大师们忽悠。所以笔者有一句无敌的口头禅:各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多看资料,可千万别让笔者忽悠了你们。笔者的所谓理论,就是客观对待《科学的实证集》的体系。笔者的体系,无需谎言卫道。
《离不开哲学理论的文化离不开权威的N代宗师》
《理论哲学的N代宗师如何面对科学的实证集》
前一篇:极左生命力取决于右派的人格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