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ac1f03a7a4608b2f4fc762ba24b2c13e24256ba9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Wang-Yi-Zhang <74175674+Wang-Yi-Zhang@users.noreply.github.com> Date: Sat, 31 Aug 2024 16:06:04 +0800 Subject: [PATCH] =?UTF-8?q?=E6=9B=B4=E6=96=B0=E6=AA=94=E6=A1=88?=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將分隔符號"|"改為|,必免跑版。 --- docs/collection.md | 36 ++++++++++++++++++------------------ 1 file changed, 18 insertions(+), 18 deletions(-) diff --git a/docs/collection.md b/docs/collection.md index af3db0a..e839783 100644 --- a/docs/collection.md +++ b/docs/collection.md @@ -81,25 +81,25 @@ TBIA 典藏資料標準工作小組為本文件的這個版本做出了貢獻。 | 6 | 分類位階 | taxonRank | 應與 scientificName 相互搭配,用於表述該學名的分類位階。 | 文字 | | M | 1 | species | | | 7 | 界 | kingdom | 生物系統分類學上的「界」學名。 | 文字 | | M | 1 | Animalia | | | 8 | 採集日期 | eventDate | 該典藏被採集的日期。表述格式應遵循 ISO 8601,基本型式為 yyyy-mm-dd,詳見範例。允許僅以 yyyy 或 yyyy-mm 型式填寫至年或月,或以 yyyy-mm-dd/yyyy-mm-dd 型式表述日期範圍。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並非該典藏採集者,本欄內容必須根源於 verbatimEventDate。「1994-11-05」代表單日;「1996-06」代表 1996 年 6 月;「2022-01/02」代表2022年1-2月(以 ""/"" 區分);「2023-05-06/12」代表2023年5月6-12日;「1989/1993」代表1989-1993年 | 文字 | | M | 1 | 2024-08-31 | | -| 9 | 採集者 | recordedBy | 典藏的採集者,可以是個人、一份人員名單、一個群體或一個組織。若有多位採集者,應以 “|” 分隔。 | 文字 | | M | 1 | Atusi Yasuda [安田篤] | | +| 9 | 採集者 | recordedBy | 典藏的採集者,可以是個人、一份人員名單、一個群體或一個組織。若有多位採集者,應以 “|” 分隔。 | 文字 | | M | 1 | Atusi Yasuda [安田篤] | | | 10 | 採集地 | locality | 對典藏採集地點的最細描述。本欄位用於載錄數位化工作者所掌握最詳盡且已充分消化後的描述性採集地資訊。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並非該典藏採集者時,本欄內容必須根源於 verbatimLocality;在有充分證據支持前提下,詳細程度得超越原始資料內容範疇,或加入帶有推測性質的描述。 | 文字 | | M | 1 | 日月潭 | | | 11 | 國家代碼 | countryCode | 國家標準代碼,建議遵循 ISO 3166-1 alpha-2 裡的二位字母代碼。 | 文字 | | M | 1 | TW | | | 12 | 縣市 | county | 採集地當前所屬的行政區劃。當採集地從屬於臺灣,此定義所謂「縣市」為不包括「省」在內的一與二級行政區,包括六座直轄市與所有縣、市。注意,當採集地位處兩個以上行政區交界,或其地理邊界無法被單一行政區完整包覆時,本欄建議留白。 | 文字 | | C | 1 | 南投縣 | | -| 13 | 典藏模式/引證類型 | typeStatus | 典藏被引證的類型;若為模式引證,其類型建議控制詞彙請參考附錄。除模式標本外,本欄位亦可用於載錄其他一般性的引證 (voucher specimen)。當一典藏存在多項引證紀錄,彼此應以 “|” 分隔,載錄順序應以各類模式為先、一般性引證為後,兩類目內部則依引證年代做排序;當未知有任何引證紀錄,應以空值表示。 | 文字 | | C | 1 | HOLOTYPE | | -| 14 | 典藏保存方式 | preparations | 本欄位用於載錄典藏的前處理、製作和保存方式。當存在一種以上相關資訊,彼此應以 “|” 分隔。 | 文字 | | C | 1 | 實體標本 | | +| 13 | 典藏模式/引證類型 | typeStatus | 典藏被引證的類型;若為模式引證,其類型建議控制詞彙請參考附錄。除模式標本外,本欄位亦可用於載錄其他一般性的引證 (voucher specimen)。當一典藏存在多項引證紀錄,彼此應以 “|” 分隔,載錄順序應以各類模式為先、一般性引證為後,兩類目內部則依引證年代做排序;當未知有任何引證紀錄,應以空值表示。 | 文字 | | C | 1 | HOLOTYPE | | +| 14 | 典藏保存方式 | preparations | 本欄位用於載錄典藏的前處理、製作和保存方式。當存在一種以上相關資訊,彼此應以 “|” 分隔。 | 文字 | | C | 1 | 實體標本 | | | 15 | 個體數量 | individualCount | 一份典藏裡涵蓋的生物個體數,只能為正整數,預設值為 1。數值不等於 1 的可能情境:多條被鑑定為同種的魚類標本,被統一收納進單罐浸液標本,並給予單一組館號/編目號。注意,當典藏所屬物種不適合以個體計量,應改以 “organismQuantity” 和 “organismQuantityType” 載錄其生物量。 | 數值 | | C | 1 | 1 | | -| 16 | 原始採集日期 | verbatimEventDate | 尚未經轉譯、清理或任何標準化程序的採集日期原始資訊。當原始資訊存在一個以上版本,彼此應以 “|” 分隔;原則上,被書寫於不同標籤紙上的資訊(不包括複印版),應視作不同版本。 | 文字 | | C | 1 | 1977/6/14,22-25 June 1976 | | -| 17 | 採集號 | recordNumber | 由採集者賦予該典藏的採集序號。當一典藏對應多個採集號,各採集號之間應以 “|” 分隔。若確認該筆採集無採集號,應以 “s.n.” 表示。 | 文字 | | C | 1 | M.E. Hale 28728|M.E. Hale 28232 | | +| 16 | 原始採集日期 | verbatimEventDate | 尚未經轉譯、清理或任何標準化程序的採集日期原始資訊。當原始資訊存在一個以上版本,彼此應以 “|” 分隔;原則上,被書寫於不同標籤紙上的資訊(不包括複印版),應視作不同版本。 | 文字 | | C | 1 | 1977/6/14,22-25 June 1976 | | +| 17 | 採集號 | recordNumber | 由採集者賦予該典藏的採集序號。當一典藏對應多個採集號,各採集號之間應以 “|” 分隔。若確認該筆採集無採集號,應以 “s.n.” 表示。 | 文字 | | C | 1 | M.E. Hale 28728|M.E. Hale 28232 | | | 18 | 原始採集地資訊 | verbatimLocality | 尚未經轉譯、清理或任何標準化程序的採集地資訊。 | 文字 | | C | 1 | 山前 | | | 19 | 十進位緯度 | decimalLatitude | 採集地座標緯度,以十進制表述。若無該典藏採集地之詳細點位,請提供工程區域座標。 | 數值 | | C | 1 | 25.0983423 | | | 20 | 十進位經度 | decimalLongitude | 採集地座標經度,以十進制表述。若無該典藏採集地之詳細點位,請提供工程區域座標。 | 數值 | | C | 1 | 121.1761111 | | | 21 | 大地基準 | geodeticDatum | 採集地座標所參照的大地基準/參考系統。建議使用控制詞彙;若未知,則填入「NA」。 | 文字 | | C | 1 | WGS84 | | -| 22 | 原始地理座標資訊 | verbatimCoordinates | 尚未經轉譯、清理或任何標準化程序的採集地座標資訊。當原始資訊存在一個以上版本,彼此應以 “|” 分隔;原則上,被書寫於不同標籤紙上的資訊(不包括複印版),應視作不同版本。 | 文字 | | C | 1 | | | -| 23 | 鑑定者 | identifiedBy | 此典藏的鑑定者,可以是個人、一個群體或一個組織;若有多位採集者,應以 “|” 分隔。須與 scientificName 相互搭配。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並非鑑定者,本欄內容必須根源於 verbatimIdentification;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即鑑定者,本欄可直接取代 verbatimIdentification 用於載錄鑑定者原始資料的功能。 | 文字 | | C | 1 | Ming-Jou Lai [賴明洲] | | +| 22 | 原始地理座標資訊 | verbatimCoordinates | 尚未經轉譯、清理或任何標準化程序的採集地座標資訊。當原始資訊存在一個以上版本,彼此應以 “|” 分隔;原則上,被書寫於不同標籤紙上的資訊(不包括複印版),應視作不同版本。 | 文字 | | C | 1 | | | +| 23 | 鑑定者 | identifiedBy | 此典藏的鑑定者,可以是個人、一個群體或一個組織;若有多位採集者,應以 “|” 分隔。須與 scientificName 相互搭配。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並非鑑定者,本欄內容必須根源於 verbatimIdentification;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即鑑定者,本欄可直接取代 verbatimIdentification 用於載錄鑑定者原始資料的功能。 | 文字 | | C | 1 | Ming-Jou Lai [賴明洲] | | | 24 | 鑑定日期 | dateIdentified | 此典藏的鑑定日期,表述格式應遵循 ISO 8601,基本型式為 yyyy-mm-dd。須與 scientificName 相互搭配。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並非鑑定者,本欄內容必須根源於 verbatimIdentification;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即鑑定者者,本欄可直接取代 verbatimIdentification 用於載錄鑑定日期原始資料的功能。 | 日期 | | C | 1 | 26315 | | | 25 | 出現紀錄註記 | occurrenceRemarks | 無法歸類於當前標準欄位之其他與此筆出現紀錄有關的描述性補充說明或文字註記,可統一存放於此欄位中。 | 文字 | | C | 1 | | | | 26 | 母館號 | parentCatalogNumber | 當典藏機構正式編列的館號/編目號之間存在特定樹狀從屬關係,或曰部分館號/編目號(對應本標準 catalogNumber)存在「母館號」時,本欄可用於填入其母館號。常見使用時機為:1. 一典藏藉助後續研究,被發現內含多個物種。2. 典藏存在部件,且各部件存在獨立編號,如組成一具骨架標本的多份骨骼。 | 文字 | | O | 1 | TAIMB004455 | | -| 27 | 其他目錄號 | otherCatalogNumbers | 本欄位用於載錄典藏除 catalogNumber 所載錄編碼以外的重要編碼。當一典藏同時存在多種目錄號,彼此應以 “|” 分隔。常見使用時機為:1. 載錄該標本於前典藏機構的館號。2. 載錄不同採集者針對同批採集,各別採用的採集號。 | 文字 | | O | 1 | 39923 | | +| 27 | 其他目錄號 | otherCatalogNumbers | 本欄位用於載錄典藏除 catalogNumber 所載錄編碼以外的重要編碼。當一典藏同時存在多種目錄號,彼此應以 “|” 分隔。常見使用時機為:1. 載錄該標本於前典藏機構的館號。2. 載錄不同採集者針對同批採集,各別採用的採集號。 | 文字 | | O | 1 | 39923 | | | 28 | 門 | phylum  | 生物系統分類學上的「門」學名。 | 文字 | | O | 1 | Chordata (phylum) | | | 29 | 綱 | class | 生物系統分類學上的「綱」學名。 | 文字 | | O | 1 | Mammalia | | | 30 | 目 | order | 生物系統分類學上的「目」學名。 | 文字 | | O | 1 | Carnivora | | @@ -107,7 +107,7 @@ TBIA 典藏資料標準工作小組為本文件的這個版本做出了貢獻。 | 32 | 屬 | genus | 生物系統分類學上的「屬」學名。 | 文字 | | O | 1 | Puma | | | 33 | 生活史階段 | lifeStage | 生物體生活史階段,建議使用控制詞彙。 | 文字 | | O | 1 | juvenile | | | 34 | 性別 | sex | 對典藏所屬生物個體或族群的性別(或交配型)描述,建議使用控制詞彙。 | 文字 | | O | 1 | Male | | -| 35 | 存放狀態 | disposition | 典藏做為特定典藏機構管理對象的管理現狀,如正收納於典藏庫房、正外借給其他單位、已佚失、已銷毀、於他處有複份或複製品等,建議使用控制詞彙。當存在一種以上相關資訊,彼此應以 “|” 分隔。 | 文字 | | O | 1 | in collection | | +| 35 | 存放狀態 | disposition | 典藏做為特定典藏機構管理對象的管理現狀,如正收納於典藏庫房、正外借給其他單位、已佚失、已銷毀、於他處有複份或複製品等,建議使用控制詞彙。當存在一種以上相關資訊,彼此應以 “|” 分隔。 | 文字 | | O | 1 | in collection | | | 36 | 定量 | organismQuantity  | 對該筆紀錄的生物定量,須與 organismQuantityType 搭配使用。本欄可用於定量數值非正整數或基本單位非個體時,若定量數值為正整數且基本單位為個體,建議使用 individualCount。 | 數值 | | O | 1 | 1 | | | 37 | 定量單位 | organismQuantityType | 生物定量單位,須與 organismQuantity 搭配使用。 | 文字 | | O | 1 | 隻 | | | 38 | 棲地 | habitat | 採集樣區的棲地類型,建議使用控制詞彙(可自訂)。 | 文字 | | O | 1 | 森林 Forest | | @@ -118,10 +118,10 @@ TBIA 典藏資料標準工作小組為本文件的這個版本做出了貢獻。 | 43 | 原始深度資訊 | verbatimDepth | 尚未經轉譯、清理或任何標準化程序的採集地深度資訊。 | 文字 | | O | 1 | 15-20 m depth | | | 44 | 最小深度(m) | minimumDepthInMeters | 採集地所處的最小深度,以公尺計。應與 maximumDepthInMeters、verbatimDepth 相互搭配。當原始深度資料係單一值而非範圍,應於本欄及 maximumElevationInMeters 填入相同數值。 | 數值 | | O | 1 | 15 | | | 45 | 最大深度(m) | maximumDepthInMeters | 採集地所處的最大深度,以公尺計。應與 minimumDepthInMeters、verbatimDepth 相互搭配。當原始深度資料係單一值而非範圍,應於本欄及 maximumElevationInMeters 填入相同數值。 | 數值 | | O | 1 | 20 | | -| 46 | 鑑定結果原始內容 | verbatimIdentification | 本欄位可用於載錄所有與鑑定相關的原始資訊(鑑定者、鑑定日期、學名、鑑定依據、參考文獻等)。當原始內容在書寫上過份無序、不利載錄,可視情況改以下列格式載錄:A idet. by B at YYYY-MM-DD (Ref.[1]|Ref.[2]|…);A = 學名;B = 鑑定者;YYYY-MM-DD = 鑑定日期;Ref.[1]|Ref.[2]|… = 參考文獻(彼此以 “|” 分隔)。 | 文字 | | O | 1 | Ahtia wallichiana (Tayl.) Lai Jan. 17, 1972 leg. et det. M. J. LAI | | -| 47 | 相關分類群 | associatedTaxa | 與該典藏存在關聯性的分類群(如透過實地觀察發現存在交互作用的物種),若有多個則以 "|" 分隔。 | 文字 | | O | 1 | "與此筆紀錄的關係": "相關URL或ID"  | | -| 48 | 相關出現紀錄 | associatedOccurrences | 與該典藏存在關聯性的其他出現紀錄,以該紀錄的 occurrenceID 表述之,若有多個則以 "|" 分隔。 | 文字 | | O | 1 | NTM_TAIMB004455_001|NTM_TAIMB004455_002 | | -| 49 | 相關多媒體資訊 | associatedMedia | 與該典藏存在關聯性的多媒體檔案,建議以該檔案所在的 URL 表述之,若有多個則以 "|" 分隔。 | 文字 | url | O | 1 | https://arctos.database.museum/media/10520962 | https://arctos.database.museum/media/10520964 | | +| 46 | 鑑定結果原始內容 | verbatimIdentification | 本欄位可用於載錄所有與鑑定相關的原始資訊(鑑定者、鑑定日期、學名、鑑定依據、參考文獻等)。當原始內容在書寫上過份無序、不利載錄,可視情況改以下列格式載錄:A idet. by B at YYYY-MM-DD (Ref.[1]|Ref.[2]|…);A = 學名;B = 鑑定者;YYYY-MM-DD = 鑑定日期;Ref.[1]|Ref.[2]|… = 參考文獻(彼此以 “|” 分隔)。 | 文字 | | O | 1 | Ahtia wallichiana (Tayl.) Lai Jan. 17, 1972 leg. et det. M. J. LAI | | +| 47 | 相關分類群 | associatedTaxa | 與該典藏存在關聯性的分類群(如透過實地觀察發現存在交互作用的物種),若有多個則以 "|" 分隔。 | 文字 | | O | 1 | "與此筆紀錄的關係": "相關URL或ID"  | | +| 48 | 相關出現紀錄 | associatedOccurrences | 與該典藏存在關聯性的其他出現紀錄,以該紀錄的 occurrenceID 表述之,若有多個則以 "|" 分隔。 | 文字 | | O | 1 | NTM_TAIMB004455_001|NTM_TAIMB004455_002 | | +| 49 | 相關多媒體資訊 | associatedMedia | 與該典藏存在關聯性的多媒體檔案,建議以該檔案所在的 URL 表述之,若有多個則以 "|" 分隔。 | 文字 | url | O | 1 | https://arctos.database.museum/media/10520962 | https://arctos.database.museum/media/10520964 | | ### 二、延伸資料表 (extension)- 物種鑑定歷史 Identification History 此資料表為支援標本多重鑑定的紀錄。所有的鑑定(包括最新的鑑定)都應該被列出,而最新的鑑定也應該在核心資料表(core)- 物種出現紀錄 Occurrence中重複列出。 @@ -134,12 +134,12 @@ TBIA 典藏資料標準工作小組為本文件的這個版本做出了貢獻。 | 4 | 中文名/俗名 | vernacularName | 用於填寫中文名/俗名,可允許填寫種以上階層之俗名分類,未知請填「NA」。 | 文字 | | M | 1 | 臺灣獼猴 | | | 5 | 分類位階 | taxonRank | 應與 scientificName 相互搭配,用於表述該學名的分類位階。 | 文字 | | M | 1 | genus | | | 6 | 界 | kingdom | 生物系統分類學上的「界」學名。 | 文字 | | M | 1 | Animalia | | -| 7 | 鑑定結果原始內容 | verbatimIdentification | 本欄位可用於載錄所有與鑑定相關的原始資訊(鑑定者、鑑定日期、學名、鑑定依據、參考文獻等)。當原始內容在書寫上過份無序、不利載錄,可視情況改以下列格式載錄:A idet. by B at YYYY-MM-DD (Ref.[1]|Ref.[2]|…),A = 學名,B = 鑑定者,YYYY-MM-DD = 鑑定日期,Ref.[1]|Ref.[2]|… = 參考文獻(彼此以 “|” 分隔) | 文字 | | M | 1 | Ahtia wallichiana (Tayl.) Lai Jan. 17, 1972 leg. et det. M. J. LAI | | -| 8 | 鑑定者 | identifiedBy | 此典藏的鑑定者,可以是個人、一個群體或一個組織;若有多位採集者,應以 “|” 分隔。須與 scientificName 相互搭配。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並非鑑定者,本欄內容必須根源於 verbatimIdentification;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即鑑定者,本欄可直接取代 verbatimIdentification 用於載錄鑑定者原始資料的功能。 | 文字 | | M | 1 | Ming-Jou Lai [賴明洲] | | +| 7 | 鑑定結果原始內容 | verbatimIdentification | 本欄位可用於載錄所有與鑑定相關的原始資訊(鑑定者、鑑定日期、學名、鑑定依據、參考文獻等)。當原始內容在書寫上過份無序、不利載錄,可視情況改以下列格式載錄:A idet. by B at YYYY-MM-DD (Ref.[1]|Ref.[2]|…),A = 學名,B = 鑑定者,YYYY-MM-DD = 鑑定日期,Ref.[1]|Ref.[2]|… = 參考文獻(彼此以 “|” 分隔) | 文字 | | M | 1 | Ahtia wallichiana (Tayl.) Lai Jan. 17, 1972 leg. et det. M. J. LAI | | +| 8 | 鑑定者 | identifiedBy | 此典藏的鑑定者,可以是個人、一個群體或一個組織;若有多位採集者,應以 “|” 分隔。須與 scientificName 相互搭配。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並非鑑定者,本欄內容必須根源於 verbatimIdentification;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即鑑定者,本欄可直接取代 verbatimIdentification 用於載錄鑑定者原始資料的功能。 | 文字 | | M | 1 | Ming-Jou Lai [賴明洲] | | | 9 | 鑑定日期 | dateIdentified | 此典藏的鑑定日期,表述格式應遵循 ISO 8601,基本型式為 yyyy-mm-dd。須與 scientificName 相互搭配。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並非鑑定者,本欄內容必須根源於 verbatimIdentification;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即鑑定者者,本欄可直接取代 verbatimIdentification 用於載錄鑑定日期原始資料的功能。 | 日期 | YYYY-MM-DD | M | 1 | 2024-08-31 | | | 10 | 學名鑑定驗證狀態 | identificationVerificationStatus | 為表示此紀錄的分類資訊驗證狀態的指標,來判斷是否需要驗證或修正。建議使用控制詞彙。 | 文字 | | M | 1 | 0 ('unverified' in HISPID/ABCD) | | | 11 | 有效學名ID | acceptedNameUsageID | 物種學名所屬代碼,請填上參照的物種名錄資料庫上(如臺灣物種名錄)的物種編號 | 文字 | | C | 1 | tsn:41107 (ITIS) | | -| 12 | 典藏模式/引證類型 | typeStatus | 典藏被引證的類型;若為模式引證,其類型最好能使用控制詞彙。除模式標本外,本欄位亦可用於載錄其他一般性的引證 (voucher specimen)。當一典藏存在多項引證紀錄,彼此應以 “|” 分隔,載錄順序應以各類模式為先、一般性引證為後,兩類目內部則依引證年代做排序;當未知有任何引證紀錄,應以空值表示。 | 文字 | | C | 1 | HOLOTYPE | | +| 12 | 典藏模式/引證類型 | typeStatus | 典藏被引證的類型;若為模式引證,其類型最好能使用控制詞彙。除模式標本外,本欄位亦可用於載錄其他一般性的引證 (voucher specimen)。當一典藏存在多項引證紀錄,彼此應以 “|” 分隔,載錄順序應以各類模式為先、一般性引證為後,兩類目內部則依引證年代做排序;當未知有任何引證紀錄,應以空值表示。 | 文字 | | C | 1 | HOLOTYPE | | | 13 | 原始分類位階資訊 | verbatimTaxonRank | 與dwc:scientificName、taxonRank欄位搭配,填上標本標籤或最初始的最低分類位階 | 文字 | | O | 1 | subspecies | | | 14 | 門 | phylum  | 門 | 文字 | | O | 1 | Chordata (phylum) | | | 15 | 綱 | class | 綱 | 文字 | | O | 1 | Mammalia | | @@ -147,7 +147,7 @@ TBIA 典藏資料標準工作小組為本文件的這個版本做出了貢獻。 | 17 | 科 | family | 科 | 文字 | | O | 1 | Felidae | | | 18 | 屬 | genus | 屬 | 文字 | | O | 1 | Puma | | | 19 | 物種註記 | taxonRemarks | 任何需要備註的物種分類描述文字 | 文字 | | O | 1 | | | -| 20 | 鑑定者ID | identifiedByID | 該鑑定者的個人資訊連結,如orcid,有多人則以 “|” 分隔。 | 文字 | url | O | 1 | https://orcid.org/0000-0002-1825-0097 | | +| 20 | 鑑定者ID | identifiedByID | 該鑑定者的個人資訊連結,如orcid,有多人則以 “|” 分隔。 | 文字 | url | O | 1 | https://orcid.org/0000-0002-1825-0097 | | | 21 | 鑑定參考文獻 | identificationReferences | 應與 scientificName 相互搭配。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並非該標本採集者,本欄內容必須根源於 verbatimIdentification;當數位化工作者本身即該標本採集者,本欄可直接取代 verbatimIdentification 用於載錄鑑定參考文獻的功能。(以上定義遵照 https://dwc.tdwg.org/terms/) | 文字 | | O | 1 | Koponen, T. (1968). Generic revision of Mniaceae Mitt. (Bryophyta). Ann. Bot. Fenn. 5: 147. | | | 22 | 分類鑑定備註 | identificationRemarks | 分類鑑定雜項備註。 | 文字 | | O | 1 | | | @@ -157,7 +157,7 @@ TBIA 典藏資料標準工作小組為本文件的這個版本做出了貢獻。 |----|--------|---------------------------|----------------------------------------------|----|----|-----|--------|--------------------------------------|----| | 1 | 出現紀錄ID | occurrenceID | 量測記錄對應之典藏紀錄唯一識別編號 | 文字 | | M | 1 | NTM_TAIMB004455_001 | | | 2 | 量測ID | measurementID | 每筆量測記錄唯一識別編號,可使用GUID之方式。 | 文字 | | M | 1 | 9c752d22-b09a-11e8-96f8-529269fb1459 | | -| 3 | 關聯量測ID | parentMeasurementID | 關聯之量測記錄對應ID,請輸入對應之measurementID,如有多筆請以"|"區隔。 | 文字 | | M | 1 | 9c752d22-b09a-11e8-96f8-529269fb1459 | | +| 3 | 關聯量測ID | parentMeasurementID | 關聯之量測記錄對應ID,請輸入對應之measurementID,如有多筆請以"|"區隔。 | 文字 | | M | 1 | 9c752d22-b09a-11e8-96f8-529269fb1459 | | | 4 | 量測類型 | measurementType | 建議使用控制詞彙定義量測的類型。 | 文字 | | M | 1 | 尾長 tail length | | | 5 | 量測值 | measurementValue | 量測之數值。 | 數值 | | M | 1 | 45 | | | 6 | 量測精度 | measurementAccuracy | 量測工具之準確值。 | 數值 | | M | 1 | 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