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 (视频.国内建议下载翻墙软件进入原文观看)【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7月15日讯】今年“青年养老院”火速流行,在浙江、云南、重庆、合肥等地兴起。年轻人为了逃避压力,纷纷走入“青年养老院”体验躺平生活。评论指出,年轻人的普遍心理受当下经济的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 “青年”和“养老院”,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在中国大陆火速流行起来。在郑州、云南、重庆、合肥等地很多咖啡厅、酒吧、民宿、农家乐都变身“青年养老院”,据说青年养老院在全国已经有几十家。 《澎湃新闻》引述云南曼丢古村的“青年养老院”创立人卢柏克说,“我认为现在的青年人在这个时代下的压力太大了,很多人都被房贷、车贷或者是日常开销压得喘不过气来。人是需要休息的,青年人不光要奋斗,还需要有一个平衡的生活,该躺平的时候就躺平。”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这个青年养老院的出现,它其实是契合了当下年轻人群体的一个更深层次上面的一种心理的追求,也就是彻底地躺平。我们都知道,此前中国社会,尤其是这些年轻人,他们都比较流行什么四不青年,十不青年,就是不结婚,不买房子,同时还不生孩子……那么可以说它是对社会高压的一种逃避。” 这家青年养老院45岁以上的不收,淡季月租1500人民币左右。在这里年轻人通常会关掉手机,不用电脑。他们打打八段锦、种种地、一起放空、聊天、喝咖啡等等。 唐靖远:“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是比较诗情画意,好像是很惬意。但是其实它折射出来的是当代年轻人群体出现的更加残酷的现实的一个折射,就是他们甚至就连工作都不想了。不仅说是不结婚、不生孩子、不要房子,甚至是连工作都不想工作了。” 不过,“不想工作”还不是目前中国年轻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更糟的是“找不到工作”。三年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出现通货紧缩,外资大量撤离,当局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至今没有显着效果。 台湾前国大代表、政论家黄澎孝:“那么这种现象影响最大的就是青年的就业问题,还有就是说有很多的,过去在高收入的企业或单位工作的人面临到减薪的问题。那么前不久中金的一个女士跳楼的事情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青年养老院只不过因为噱头比较特别,受到比较多的关注。还有更多看不到的地方,很多的年轻的世代,他们的处境是非常非常的灰暗的。” 中青年人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不久前一份“2024年悲惨排行榜”在微博上热传,显示年轻人面临的经济困境和焦虑,引发许多网友共鸣。 年轻人是一个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和税收来源,他们的心理状态受经济的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 旅美时事评论员蓝述:“因为这个年轻人口实际上是新的经济的增长点和创造点,但是年轻人大家就是找一个地方能够满足他基本上的吃喝拉撒的基本生活需要,然后他就不干了。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他很可能 都会缺乏增长的活力。 ” 黄澎孝:“当你充满希望的时候,你也很有干劲,你就愿意消费,那么自然就会使得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通缩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是正好相反,中国现在的通缩是多面的,其中有一面就是大家对未来没有希望,有钱不敢消费。所以说使得通缩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个对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非常负面甚至于反面的。” 在“青年养老院”兴起之前,中国年轻人还出现“蹭老式”消费热潮,他们去老年食堂吃饭、到老年大学上兴趣班、跟随“夕阳红”旅游团出行、提前住进养老院感受老年生活。但当时当局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年轻一代的躺平心理,党媒还称赞这种现象是“跨年龄共识”,“年轻人越来越理性务实”。 后制/王明宇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新唐人(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禁闻】提前躺平 中国青年养老院流行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