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9 lines (89 loc) · 29.7 KB

n14440176.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9 lines (89 loc) · 29.7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研究:敬畏感可促进身心健康 增强免疫力

最常见的令人敬畏之源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Fei Meng/The Epoch Times)

这是“美德医学”的第5部分:什么药是安全、有效、免费的,而且只需要微妙的视角转变就会有效果?我们欢迎你探索美德与健康之间被忽视的联系——“美德医学”。

“敬畏感是一种感受,它源于面对某种宏伟的,超越了你理解范围之内的事物。”达切尔?科尔特纳(Dacher Keltner)在他的书《敬畏感:日常奇迹的新科学及其如何改变你的生活》(Awe: The New Science of Everyday Wonder and How It Can Transform Your Life)中写道。

这种感觉通常与观察大自然中的崇高景象相关:巍峨的群山、参天的大树、广阔的沙丘,或无尽的海平线。

然而,自然并非敬畏感的唯一来源,也不是最常见的来源。此外,敬畏感远不止是一种瞬间的惊叹或灵动,它至少能以五种方式积极影响我们的健康。

敬畏感的来源

人们可以因哲学洞见、科学发现、音乐、视觉设计、顿悟、个人领悟、非凡成就、灵性或宗教而感到敬畏感。甚至,仅仅是了解其他有趣的人也能激发敬畏感。研究表明,当参与者观看像特蕾莎修女这样鼓舞人心的人物的视频时,也会产生敬畏感。

为了确定最常见的敬畏感来源,科尔特纳进行了一项实验,要求世界各地的参与者撰写令他们感到敬畏感的故事。

在收集的2600个故事中,全球最常见的敬畏感来源是“道德之美”:展现出纯粹和善良意图及行为的卓越美德和人格。这包括目睹他人的勇气、善良、坚韧,或克服苦难的能力,例如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陌生人,或在灾难期间表现出的善举。

道德之美还包括人们对生命的起点或终点所产生的敬畏感。许多母亲认为分娩是她们最重要的敬畏感体验之一。科尔特纳写道,一位来自日本的母亲告诉他,她“因成为父母的认知与责任感,以及生命的珍贵而深受感动”。

“从今以后,我觉得自己会拼尽全力地活着,只为保护这条生命。”她告诉科尔特纳。

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母亲表示,在分娩后,她只想“拥抱整个世界”。父亲们同样会感受到敬畏感。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男子写道:“我简直无法相信上帝赐予我妻子如此美丽而奇妙的礼物,我无法停止微笑,感受到对上帝的敬畏感和感激,因为他赐予了我们一个儿子。”

据科尔特纳所述,金钱和物质财富并不会带来敬畏感。在这项正在接受同行评审的研究中,没有人提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Facebook或智能手机。也没有人提到他们的新款耐克鞋、特斯拉车或古驰包。科尔特纳写道:“敬畏感发生在一个独立于世俗物质、金钱、占有欲和地位象征的领域——一个超越凡俗、许多人称之为神圣的领域。”

一种人人都会的语言

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发现,在全球12个不同地区中,敬畏感会引发一种独特的面部反应,这种反应类似于普遍存在的表情,例如愉悦、满足和痛苦。

(Shutterstock)

跨文化研究表明,当人们沉浸在敬畏感之中,例如观看烟花或流星时,他们的面部表情都会发生相似的变化——眉毛高高扬起,眼睛睁大,仿佛试图捕捉壮观景象的每一个细节。下巴松弛,嘴巴微微张开,凝固在无言的惊叹之中。一丝轻柔的微笑浮现在嘴角,头部微微后仰,仿佛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引着。

一项研究测试了16种情绪(包括敬畏感、愤怒、恐惧和悲伤)在10种文化背景下的声音表达,甚至涵盖了不丹的一个偏远村庄。研究发现,表达敬畏感的声音,如“哇”(whoa)和“哇哦”(wow),被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0%,使敬畏感成为全球最具普遍辨识度的情绪之一。

敬畏感如何影响健康

敬畏感通过五种方式促进健康,首先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细胞介素(cytokines)是一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够指示免疫系统加速运作。它们对于杀死病原体和愈合伤口的促炎反应至关重要。然而,过度活跃的细胞介素反应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包括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和临床抑郁症。近年来,COVID-19患者体内观察到的“细胞介素风暴”更是与严重症状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新兴研究开始承认积极情绪在身体健康中的作用。2015年发表在《情绪》(Emotion)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多种积极情绪(如快乐和爱)可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而IL-6是炎症水平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所有情绪中,降低细胞介素水平的最佳预测因素并非快乐,而是敬畏感,其准确度甚至比快乐高出三倍。

敬畏感对炎症因子IL-6的影响。纵轴:IL-6的水平;横轴由左至右:敬畏感;欢乐;爱;骄傲。(由《大纪元时报》制作)

一项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为期22天的纵向研究在COVID-19疫情期间观察了成年人和医护人员。研究发现“每日体验的敬畏感越强,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少,出现身体健康问题(如头痛和睡眠障碍)的概率也越低”。这些研究表明,“敬畏感可以帮助个体应对炎症,以及急性或慢性压力”,例如COVID-19疫情期间的压力。

敬畏感还可以“增强社会融入感、促进亲社会行为、提升生命意义感,以及减弱自我中心意识”,从而促进健康。

更小的“自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柏阳教授(Yang Bai)及其团队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在几天内随机接触了来自42个国家的1,100多名游客。研究人员让参与者站在俯瞰优胜美地山谷的壮丽景色前,并要求他们在纸上画出自己,同时在旁边写上“我”(me)这个字。

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参与者则被安排在旧金山的渔人码头(Fisherman’s Wharf)进行同样的实验。尽管这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其景观远不及优胜美地那样令人产生敬畏感。

优山美地和渔人码头的实验结果。(由《大纪元时报》制作)

在优胜美地的实验中,参与者所画的自己比对照组平均小33%,他们写下的“我”字也更小。研究人员指出,“绘制自我图像的大小以及书写‘我’字的大小,是衡量个体自我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

这种“自我认知的变化”会带来显著的社会影响。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仅仅花一分钟注视高大的树木,就能让参与者更有可能帮助他人。在实验中,那些凝视高树的受试者更倾向于帮忙捡起别人掉落的笔,而对照组(仅花一分钟注视现代科学大楼的人)则较少表现出这一亲社会行为。

观看巨树和观看高楼的实验结果;右上图1:自我重要性;右上图2:自我心理赞许;右下图1:接受钱财;右下图2:为别人捡起笔。绿柱:观看树木的结果;灰柱:观看高楼的结果。(由《大纪元时报》制作)

那些体验过敬畏感的人,不仅在实验中愿意接受更少的报酬,还报告自己较少感到特权意识和自恋。这表明,敬畏感能够增强亲社会行为,减少自我中心意识,并降低对个人利益的关注。

太空游客阿努谢?安萨里(Anousheh Ansari)分享了她在外太空感受到的极大敬畏感:“这种真实的体验超越了一切期待,难以用语言表达……它仿佛让一切都变得渺小,让你觉得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应对的……所有那些看似巨大、无法实现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世界和平——没问题。这种体验赋予人们力量和能量……我亲身感受到了。”

或许,这也解释了敬畏感如何促使我们更加具有灵性。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看过令人敬畏感的景象的参与者,其灵性得分高于未曾体验过敬畏感的参与者。研究人员认为,敬畏感体验能增强我们理解世界的动机,这可能会引发对超自然信仰的产生。

敬畏感如何促进身心健康

这种灵性上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心理和生理健康。

《大纪元时报》制作的插图描绘了敬畏感的诸多健康益处,例如改进睡眠、头痛、心血管功能、肠胃功能、疼痛、免疫力,和延长寿命。(由《大纪元时报》制作)

科尔特纳写道:“我们的身体对敬畏感大自然的健康反应,就像我们对美味而有营养的食物、良好的睡眠、一杯清爽的水,或一次温暖的家庭或朋友聚会的反应一样——我们会感到滋养、充实、充满力量,并充满活力。”

敬畏感还降低了患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焦虑症的可能性,并减少了日常的疼痛和不适。

“日常敬畏感是一种基本的人类需求。”科尔特纳强调。

我们可以通过更具好奇心的生活方式来重新找回这种敬畏感——留意那些经常被忽视的自然奇观,感受周围温暖的人性瞬间,从而让敬畏感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英文报导请见英文《大纪元时报》:How Awe Boosts Your Immune System。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 感恩:消解愤怒和沮丧的良药
  • 你的大脑天生就喜欢诚实:说谎会使人得病
  • 神奇治愈:宽恕如何改善身心健康
  • 怨恨:人类心中的不健康客人
  • 五招保持胶原蛋白 让你显得更年轻
  • 专家剖析慢性疲劳成因 从饮食入手重获健康
  • 极简鞋或赤脚鞋有利于足部健康
  • 冬季甲流疫情升温 病毒大流行之际如何防护?
  • 长者健康生活仍高血压? 抗发炎是关键
  • 研究:社交媒体使用与成年人易怒上升相关
  • 编辑推荐:
  • 美国务卿:中共迫害法轮功21年 必须停止
  • 【征文】袁斌:中共是怎么炮制“英雄人物”的
  • 九十五岁老人对法轮大法的感恩
  • 热门新闻:
  • 上马杀敌 下马写书的猛将薛仁贵
  • 这些茶的雅号您知道吗?
  • 英国医生披露 死而复活的人学到什么?
  • 梦中来讨债 原来这儿子是前世冤家
  • 【未解之谜】皮行者牧场(三):发现神秘高空辐射 飞碟充电站?
  • 【新闻大破解】川普启动俄乌停战谈判 中共没戏
  • 【唐青看时事】美国五箭齐发 王毅如何奉陪
  • 【军事情报局】美删台独说辞 美日法航母聚台海
  • 北京召民企座谈 马云露面 中共算计引关注
  • 丰田RAV4比拼现代Tucson 权威车网点评混动车
  • 王友群:习为何不查远华案中泄露绝密文件者?
  • 柏林影展上被问及敏感问题 范冰冰尴尬回应
  • 金赛纶于家中身亡 享年25岁 死因调查中
  • 诺兰的IMAX史诗神话片《奥德赛》公开首张剧照
  • 影视大亨前妻金巧巧迟到 被惠英红勒令道歉
  • 大S离世15天 小S晒姐妹儿时旧照 睹物思人
  • 想到游轮上度假? 专家提醒你注意这几件事
  • 牙周病四大警号别忽视 医生教你怎样预防
  • 孩子生气怎么办? 专家:说这句话立即化解
  • 加速中风康复 中医师教你按揉4穴位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研究:敬畏感可促进身心健康 增强免疫力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