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2 lines (82 loc) · 28.4 KB

n14326147.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2 lines (82 loc) · 28.4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每个不期而遇都是一次邂逅”——陈德晃的街拍美学

2024年国家地理杂志台湾摄影大赛人物组冠军陈德晃作品之一。(陈德晃提供)

【大纪元2024年09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新竹市报导)陈德晃,这位2024年国家地理杂志台湾摄影大赛人物组冠军,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街拍那种纯粹的热情。他形容街拍是一种无法预测的“决定性瞬间”,一切都源于生活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情绪波动和光影变化。陈德晃坦言,他每一次拿起相机,走在城市的街头,都像是寻找一部隐藏在日常中的电影——那份不可重复的瞬间就是他所追求的核心。

那份不可重复的瞬间,是陈德晃所追求的核心。(陈德晃提供)

“街拍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每个场景对不同的人来说,都会有不同的诠释。”陈德晃说道,“10个人拍同一个场景,就会有10个视角,这就是街拍带来的乐趣。”

陈德晃说道:“10个人拍同一个场景,就会有10个视角,这就是街拍带来的乐趣。”(陈德晃提供)

街拍的故事感与美感——不只是光影游戏

他提到,许多人对街拍的理解可能停留在光影的追逐上,毕竟光与影的对比是摄影中最直观的美感表现之一,但对陈德晃来说,街拍不仅仅是光影游戏,更是人与环境的互动、连结。那种透过画面表达的故事感,是他最在意的。他喜欢拍摄街头上的人群与背影,或是两个人的无意交集,这些元素构成了他画面中的深层次讯息。

“街拍是检视自己状态的艺术”,他进一步解释,“它反映的不只是世界和环境,也能带出拍摄者当下的情绪。每一个瞬间,都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

擅长运用光影的陈德晃,作品明亮间让人惊艳。(陈德晃提供)

观察再观察——街拍的入门心法

当然,街拍不只是灵感的碰撞,还需要耐心和观察。陈德晃说,最重要的就是“眼观、意象、捕捉”,如果无法马上找到适合的画面,就静静等待。“或许下一秒钟,就能激发出你的摄影眼,让你发现光影、色块和背景前景的关系。”

陈德晃将摄影技巧运用在作品中。(陈德晃提供)

他特别强调,街拍不怕在人群中举起相机。“你敢在人群中拍摄,这就是一大突破。走得越多,看到的越多。”他以此鼓励那些刚开始街拍的人不要畏惧,因为真正的街拍乐趣就藏在这些平凡的角落里。

对陈德晃来说,街拍不仅仅是光影游戏,更是人与环境的互动、连结。(陈德晃提供)

技术与器材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陈德晃使用的镜头焦段也很有个人风格,24mm到50mm是他常用的范围,因为这些焦段可以让他把街道和环境的讯息纳入画面中,创造出强烈的临场感。对于一些摄影师来说,这种焦段可能会带来压力,但对陈德晃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也是创作中的一种磨练。

对陈德晃来说,街拍不只是一种纪录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自我表达的艺术。(陈德晃提供)

他也分享道,除了Sony的主力相机,近年来他更爱用Ricoh GR3x和手机进行白天的街拍,因为这些轻便的设备让他能自由自在地捕捉瞬间,不会让被摄者感到压迫感。相对于大型相机的“侵略性”,这些小巧的设备更适合街头创作。

陈德晃使用的镜头焦段也很有个人风格,24mm到50mm是他常用的范围。(陈德晃提供)

街拍的挑战与乐趣——故事感与美感的平衡

街拍的难度之一,来自于不同文化对“美”的定义。陈德晃观察到,台湾的街拍文化还未如欧美那般普及,因为大多数人对于“美”的反应较为直观,像是风景或人像摄影中的壮丽景色和精致构图,而街拍则需要观众与照片建立更深的连结。

“这也是街拍的挑战之一,它需要挑战大家对于美和艺术的定义。”他说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对街拍有共鸣,但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街拍的美,往往是更广、更深的。”

街拍的难度之一,来自于不同文化对“美”的定义。(陈德晃提供)

法律与伦理的挑战——摄影师的自我平衡

提到街拍,陈德晃也不得不谈到街拍中的肖像权与隐私问题。他坦承,这在台湾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拍摄陌生人时。陈德晃强调,街拍者必须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创作,同时也要尊重被摄者的隐私。“有时候即使拍下了照片,也不一定要公开在敏感的社交平台上。”

对于那些担心侵犯他人隐私的街拍爱好者,他建议可以从拍摄剪影、色块或环境中的光影入手,这样既能保护他人的隐私,也能继续挑战街拍的创作过程。

法律与伦理的挑战——摄影师的自我平衡。(陈德晃提供)

AI与街拍的未来——摄影师的好奇心与责任感

在AI迅速发展的时代,陈德晃仍然相信,街拍有它不可取代的价值。“街拍是一种纪实,每个时代都有值得被记录的事件,这是AI无法完全取代的部分。”他认为,摄影师需要保持好奇心,继续探索与拍摄那些值得纪录的议题。

他期待未来台湾的街拍文化能有更多的观众和爱好者,一起发现街拍这门艺术的独特之处。“拍到一定程度后,真正的挑战是在背后的故事、可遇不可求的错位照,以及视觉张力和颜色对比。”

街拍是一种纪实,每个时代都有值得被记录的事件,这是AI无法完全取代的部分。(陈德晃提供)

街拍的永恒魅力

对陈德晃来说,街拍不只是一种纪录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自我表达的艺术。他相信,街拍的魅力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性——每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画面都蕴含着无法复制的故事。他鼓励所有摄影爱好者,只要有相机在手,就勇敢走进人群,用你的镜头去捕捉生活的每一刻。

正如他所说:“拿起相机,走多一点、拍多一点,这样就成功一半了。”

街拍则需要观众与照片建立更深的连结。(陈德晃提供)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 玖壹壹春风随片登坎城 啖法国生蚝却想台湾味
  • 日本母子苏州被刺事件 日本政府关注
  • 瞬间的艺术 陈德晃与摄影的深刻对话
  • 瞬间的艺术
  • 坚持信念捕捉自然之美 王国衍生态摄影旅程
  • 绷出众生百态皮相 段安国:表达自己内心
  • 喝茶可以减肥!品茶师朱容慧开启茶艺之路
  • 科技人返乡务农 周懋梁无毒笋乐
  • 71岁西螺大桥背后的故事 李应镗与李雅容
  • 模型技艺 记忆铁道

  • 编辑推荐:
  •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 玉清心:物理大师束星北 一曲悲怆的挽歌
  • 方林达:法轮功参与政治了吗?
  • 热门新闻:
  • 台湾纪录片《冲天》 国军飞行员抗日纪实
  • 美国防部前UFO专家:外星人有入侵地球计划
  • 明代四位御医与帝王有着不解之缘
  • 夏海珍——苦海泅渡回归路(7)
  • 【未解之谜】CIA心灵部队(3)8200计划 寻找外星基地
  • 【未解之谜】清末两大预言解读 台海战后盛世出?
  • 【人物真相】中共老友哈西娜被人民下架
  • 【探索时分】俄军逼近红军村 库尔斯克陷僵局
  • 2025年美国最好的十所大学 第二名出人意料
  • 澳洲宝石猎人挖到稀有紫水晶 重达4公斤
  • 房市持续恶化 大陆多地销售员曝糟糕情况
  • 伊能静被儿子化网红妆 母子俩贴脸自拍如姐弟
  • 柯文哲遭羁押 台湾音乐剧《倒垃圾》开放退票
  • 子瑜Solo出道作夺榜单冠军 TWICE成员齐贺
  • 刘嘉玲回老家吃平价美食 一身天价行头引关注
  • 61岁强尼·戴普近况曝光 身上一惊人变化引热议
  • 衣服洗完有臭味? 专家教你用这招除臭
  • 专家:这3种高薪职业将来可能被AI取代
  • 冰淇淋百年流行口味一次看 你吃过几种?
  • “酒后吐真言”是真的吗? 专家这么说
  • 探索肌肉:鲜为人知的延迟衰老的秘密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每个不期而遇都是一次邂逅”——陈德晃的街拍美学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