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05 lines (105 loc) · 36.7 KB

n14321654.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05 lines (105 loc) · 36.7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在音乐与家庭之间 奏出幸福的旋律

北港唐昭龙和太太蔡春媛,一起在北港文化中心担任志工。(唐昭龙提供)

【大纪元2024年09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云林报导)在云林北港,唐昭龙不仅是音乐爱好者,更是一位懂得如何将音乐与家庭谐和相处的丈夫。他以细腻的情感与坚持,让音乐融入生活,并在艺术与日常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节奏。透过他的故事,我们看见了一位在婚姻、家庭和艺术中不断磨合、成长的平凡人,如何在每一个音符中,找到了幸福的真谛。

唐昭龙很珍惜跟妈妈及家人相聚的时光。(唐昭龙提供)

婚姻中的音乐与家庭平衡

“婚姻啊,其实就是两个人慢慢磨合。”唐昭龙笑着说。“我本来就爱音乐,结婚初期还参加国乐团和南管团。每个礼拜差不多有两三天晚上都在练习,真的有点对不起我太太。”

唐昭龙全家福。(唐昭龙提供)

孩子出生后,太太经常对他抱怨:“你老是跑去练习,孩子都是我在带。”唐昭龙心里也有些无奈,心想:“我也没有其他爱好啊,就爱这些音乐,想去学一点东西。”但太太显然希望他能减少这些活动,一起来照顾小孩。

后来,唐昭龙选择专注在南管上。“国乐团有时候一周可能要加强练习三、四天,太太当然更不高兴了。刚好国乐团那时候改组,我就顺势专心在南管上。”

在北港南管社团团练中,用洞箫帮大家伴奏。(唐昭龙提供)

从国乐到南管的转折

唐昭龙感激地说:“真的很感谢我太太的辛苦,这段期间她把孩子带大,让我可以专心学音乐。”

唐昭龙回忆起自己对南管的兴趣,早在1991年他还没结婚时就已经开始了这段音乐之旅。“那时我刚从台北回到北港,刚好赶上妈祖庆典,连续几天的艺阁绕境,我当时在房间里午睡,突然听到国乐和南管的声音,心里一动,就赶紧跑出去看热闹。”

“那天我看到朝天宫的艺阁车上有国乐演奏,瞬间被吸引住了。”唐昭龙笑着说。“隔天我就跑去朝天宫,刚好碰到国乐团的团长张英德先生,跟他打听了有没有在招新生。结果一拍即合,我就这样加入了国乐团。”

北港音乐同好,不定期做公益演出。(唐昭龙提供)

随着国乐学习的深入,唐昭龙的音乐路上出现了另一个重要转折。“有一次我去建国国中帮孙澈老师的国乐代课,刚好遇到一间教室上着南管课程,当时没特别注意,没想到隔几天在老人会的活动上又听到南管的表演,心里想,哇,这洞箫吹得比我还厉害!”

国乐团孙澈老师。(唐昭龙提供)

“后来我就去找那位老师(蔡青源老师)学南管,这大概是在1995年左右。”唐昭龙回忆道。

“我学乐器的初衷,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欣赏层次。”唐昭龙说,“比如我会拉小提琴,所以听别人拉时,我不仅会说好听,还能分析里面的指法变化,乐句处理等。是因为我也有练过那样的乐器。”

前排拿麦克风的是蔡青源老师。(唐昭龙提供)

音乐与文化的结合

“一开始,我只是关心北港的艺文活动,没想到因为接触到南管和艺阁,整个人就被吸进去了!”唐昭龙笑着说。“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好好保存下来啊。”

唐昭龙回忆,当时他决定把对音乐的热爱与北港文化结合,于是开了部落格,专门分享南管和北港文化的点点滴滴。“起初只是想记录自己学音乐的过程,没想到竟然引来了一些北港文化爱好者,他们不但给我更多资讯,还一起探讨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叶圭安老师,莅临解说及示范教学。(唐昭龙提供)

随着对南管的深入了解,唐昭龙渐渐明白为什么北港的南管这么兴盛。“早期北港可是个重要的货物转运中心,有朝天宫这个商业活动的核心,随着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文化也逐渐提升,南管这种优雅的音乐,自然就在这里扎了根。”

北港田园艺廊展出开幕会上,为活动作暖场。 (唐昭龙提供)

让南管融入生活

“我在推广南管时,常常说:‘以演出代替练习’。”唐昭龙分享道。“因为团员们来这里学习的心态各不相同,有些人是认真学南管的,有些人可能是来交朋友、联谊的。但不管怎样,平常练习时大概只有十个人,可是一到演出,就会有二十个人来,大家都更积极!”

在北港运动公园的音乐同好不少。(唐昭龙提供)

唐昭龙笑着说:“你参加一次演出,胜过三次练习!练习时没什么压力,但一上台演出,就会有无形中的压力,让你更专注。有人会说,‘我紧张得吃不下去!’这就是演出的效果。”

他回忆起过去在振兴戏院的表演:“那里没有舞台和观众的隔阂,观众们在下面泡茶,我们就在上面演奏,气氛非常自然。这样的表演方式,真正做到了让艺术融入生活。来北港的人,看到这样的表演,会觉得不错,慢慢地就被吸引了。”

有时候会安排在北港振兴戏院表演。(唐昭龙提供)

从票价到音响 一切都是艺术

“当年新象艺术中心要订票价时,负责人(许博允先生)总会先问问我的意见,”唐昭龙笑着说。“我们会在不同位置听音响效果,好的音效当然票价也要好好考量一下。”

唐昭龙对音响的兴趣还让他结识了不少音响界的朋友。“北港其实有不少音响发烧友,大家对音响的感觉都不一样,真是个有趣的圈子。”

北港洞箫会的成员。(唐昭龙提供)

说到音乐,唐昭龙的热情更是溢于言表。“我收集了大约一百多种乐器,可以说是小型的音乐博物馆了,特别是南管的乐器就有十几样。我一直有个梦想,希望能够成立一个音乐博物馆,不仅让人们可以看到乐器,还能够亲自体验演奏,让艺术真正落实在生活中。”

唐昭龙收藏超过百种的乐器。(唐昭龙提供)

北港牛墟 艺术交流的另类舞台

我的美术老师——蔡荣熙老师跟我说【牛墟有台手风琴,很不错,问我要不要去看看。】

“我当时很好奇,牛墟居然有卖乐器?”唐昭龙笑着说,“结果去的时候那台手风琴已经卖掉了,但我还是发现有卖二胡、笛子之类的乐器,觉得很新奇,后来就自己常去逛了。”

我的美术老师——蔡荣熙老师跟我说,牛墟有卖乐器。(唐昭龙提供)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昭龙在牛墟结识了不少卖乐器的摊主,“到最后他们还特地为我保留一些好货呢!”他笑道,“无形中,我发现牛墟卖乐器的摊位越来越多,大家知道有人会来买,就开始供应更多乐器。”

唐昭龙还分享了他在牛墟结交朋友的经历,“我跟卖古玩的朋友们做朋友,听他们讲解那些古董,感觉比参观故宫还过瘾呢!在故宫你只能看,不能摸,但在牛墟,大家会让你拿起来把玩,还会解释给你听,这是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唐昭龙还分享了他在牛墟结交朋友的经历。(唐昭龙提供)

在牛墟的经历让唐昭龙深刻体会到,艺术应该融入生活,“我不是以买卖的心态去牛墟,而是结交朋友,与他们建立信任。当艺术真正融入生活,像牛墟这样的地方,也能变成一个艺术交流的舞台及美育欣赏的教室。”

唐昭龙最后总结道:“艺术不应该只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让它真正发光发热。”

北港音乐同好,经常聚会切磋,提升音乐上的技术。(唐昭龙提供)

志工经验带来的艺术成长

“当志工啊,真的是收获满满!”唐昭龙笑着说。“在北港文化中心,我们志工主要负责展览馆和表演厅两个场域。”

在担任志工后,唐昭龙学会了布展和撤展的技巧。“很多人觉得这些工作繁琐,但我反而觉得这是个接触创作者的好机会。特别是在艺术展开幕的茶会上,不仅能和艺术家交流,还能听到他们的创作理念。这样一来,我也能更好地解说给参观者听。”这些经历也让他学习及运用在北港文化中心志工的工作上。

在北港活动中心担任志工,增加不少见闻。(唐昭龙提供)

至于表演厅,唐昭龙的热情更是不言而喻。“我大学时期就爱听音乐会,每年大概听五十场左右,几乎一周一场。”他笑着说,“很多人问我哪来的时间及金钱?其实大部分都是免费场次,像东吴大学音乐系的毕业展演,我几乎场场不落!”

就读东吴大学时社团活动。(唐昭龙提供)

唐昭龙回忆起在东吴大学时的音乐启蒙。“当时我发现学校(东吴大学城区部)对面有个洪健全视听图书馆,那里有免费的MTV包厢,播放古典音乐,像帕尔曼的小提琴演奏之类的。我大四才发现这个宝地,从那时起,我就迷上了古典音乐。”

他还提到,自己听的音乐甚至比专科的音乐系学生还多。“那些学弟学妹专注于练习自己的主修乐器,反而少了接触其他乐器和音乐风格的机会。而我因为听得多,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很多音乐知识,学弟学妹们都说我‘好厉害’。”

唐昭龙发现学校(东吴大学城区部)对面有个洪健全视听图书馆。(唐昭龙提供)

唐昭龙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音乐、家庭,还是对艺术的热爱,最终都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他的生命里,音乐不仅是兴趣,更是与家人和社区连结的桥梁。透过他细腻的经营,音乐和艺术不再仅仅是表演舞台上的光芒,更成为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份融合中,他不仅找到了自我的满足,也找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只要用心,艺术真的可以融入生活,让每一个日常都充满韵律和感动。

唐昭龙观光工厂下班后,经常在北港担任导览志工,解说北港人文历史。(唐昭龙提供)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 北港老涂狮武馆 热血传承 舞出荣耀
  • 荣获美国绗缝艺术大赛第二名 周秀惠拼布作品惊艳国际
  • “馥郁之境-李尚哲、徐稼惠陶艺联展”北港文化中心展出
  • 如履薄冰的微雕工艺 廖启镇的蛋雕展
  • 旧屋力提案竞赛 20组高手出列 10月角逐大奖
  • 不只是火鸡肉饭 嘉义10+1品牌 端出小食大吃
  • 9月交通安全月 推动行人优先的“停让文化”
  • “失智友善纪录片-阿姨,上学啰!”云林首映
  • 嘉义市创意火肌舞!4岁至96岁跨龄同台尬舞
  • 家扶助学希望工程 助弱势学子勇敢前行

  • 编辑推荐:
  • 了解法轮功:见证奇迹 解开生命奥秘
  • 观雨堂主:周作人的悲剧抉择
  • 这些原中共基层官员对李洪志大师的感恩
  • 热门新闻:
  • 【未解之谜】预言更新:日本更大地震在即 美国卷入战争
  • 日变月变:七个太阳和双月同天是奇迹或警世预兆?
  • 贞观圣主(3)双龙相庆 世民应命
  • 穿越阴阳界的“走无常”怎看福祸根源? 信佛有无好处?
  • 夏海珍——苦海泅渡回归路(6)
  • 【环球直击】中共陷财政危机 多省市“砸锅卖铁”
  • 【菁英论坛】俄乌战争 各国都下场试手
  • 【财经非常道】英伟达财报亮眼 为何股价大跌
  • 中国银行倒闭潮或累及港银 比较各国存款保障额
  • 美制F-16战机在乌克兰坠毁 飞行员遇难
  • “砸锅卖铁令”来自中南海 陆媒调侃遭删文
  • 那英回应一个月前《歌手2024》夺冠争议
  • 章子怡威尼斯影展走红毯 8岁女儿尾随帮拍照
  • 章子怡以评委身份亮相威尼斯影展 造型简约时尚
  • 新片《猴脸》为暑期档收尾 首日票房仅187元
  • 少女时代秀英出道22年 10月于日本Solo出道
  • 胃癌转移仅余3月命 她健康生活30年
  • 听医生的话 被蚊子叮咬后千万别做这件事
  • 生气和坏习惯养癌 4食物+2运动有效防癌
  • 想预防帕金森氏症? 不妨定期吃海藻
  • 百岁人瑞都吃什么?长寿村最爱的8种食物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在音乐与家庭之间 奏出幸福的旋律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