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4年06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常怀仁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公共策益等多个团体于19日晚间举行“周三青年日”活动,本次主题为“告别黄埔神话,打造凤山精神!台湾国军的现代化课题”,与会者提到,台湾的黄埔精神偏重强调抗日,但只能代表部分陆军,且黄埔精神不能停留在抗日,而是应与时俱进,重新建构全体国军的思想、信仰和力量。 福和会青年部主任周德望表示,黄埔军校过去有重要的历史角色,但现在应该更新它在军队国家化的立场,跟上现代潮流,并满足大家对军校的期待。 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表示,从历史来看,黄埔军校建校之初,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直到1946年才因应军队国家化的要求,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因此,最初的黄埔精神并非为人民及国家主权誓死拚命。所以,从党军转化成守护全体公民的重要支柱是许多从威权迈向民主的国家,都曾面对的关键课题。 国防大学政战学院前院长余宗基分享,军人长年受部队教育,强调思想扎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黄埔精神。但是,台湾的黄埔精神偏重强调抗日,其实只能代表部分陆军,难以扩大解释为所有军人的共同语言。此外,黄埔精神不能停留在抗日,而应与时俱进,国家在哪里,黄埔精神就在哪里,重新建构全体国军的思想、信仰和力量。 台北医学大学通识中心副主任张国城指出,每回退役将领赴中参加黄埔校庆,社会就口诛笔伐,但老学长也是黄埔神话的受害者,不是怪他们就能解决问题。应该积极促进转型正义,认识真正的台湾历史,让退役将领、现役军人和每个台湾人不再被错假历史蒙蔽误导。 台湾教授协会会长陈俐甫说,军事教育应该回归台湾本位,正视凤山、左营和六张犁等军事训练班的贡献,培养融合多元族群的台湾精神,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台湾军人的爱国心,彻底解决不知为谁而战,不知为何而战的问题。 责任编辑:郑桦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谈黄埔精神 学者:应与时俱进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