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某天看到一本《给40岁的崭新开始》,这本书的作者松浦弥太郎为自己定下目标“耀眼的70岁”,当一般人觉得40岁已经固定了生活型态,不再是恣意挥洒青春的年纪,而松浦却以40岁为起点,就像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样雀跃,事事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学,他定位“人生的顚峰在70岁”,于是他仔细规划下半场人生大戏。 保持年轻心态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即使到了中老年,无论50、60、70岁更要活得豁达自在,前方等待我们的不是年老力衰,而是充满悠闲的另外一种人生。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说90岁老奶奶,在她60岁时想拉小提琴,但是她觉得年纪大一定学不起来,就放弃了;但是当她90岁时后悔了,如果当年开始学拉小提琴,现在也快乐演奏30年了。事实上,我们多数人都听过长辈们后悔“不能早知道”,如果早知道那时就开始做,现在也不会这样…… 人生列车单程往前疾驶,看着窗外风景往后飞闪,一站接着一站过,身旁的亲友、过客一个个下了车,独留你一个人看风景时,无论多么后悔与不舍,以前的时光都不能重来。所以要把握现在,想要做什么事,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太迟,在下车前,千万不要让生命扉页徙留空白或遗憾! “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这句话说得真好!常听很多人说没时间,说自己年纪大,总有借口拒绝启动“开始”,纵容自己得过且过,天天不努力的结果,未来出现在眼前的画面会是:懒散的青年→一事无成的中年→穷困贫乏的老年。说白了,人一生的成就是靠自己努力得来,而最好的时刻就是当下,所以,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 台积电的创办人张忠谋54岁时开始创业,在1986年成立台积电,打造台湾的护国神山,如今90几岁了,他依然以自律积极的心态维持每天阅读,掌握世界脉动,并且大力提倡终身学习,造就了非凡的人生。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说:“有趣的都从60岁开始”,因为他在60岁之后的生产力呈现飞跃成长,而他仍汲汲于教学和写作,一直到92岁上完克莱蒙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最后一堂课。 由此可见年纪不是拒绝“开始”的理由,没时间也不能充当借口,如果很重视某件事,那么,“开始去做”一定是排在优先顺位。 心态决定命运,从现在开始去做、持续学习,然后学以致用,过程中不断修改、调整,只要努力不懈,就有机会迈向成功坦途。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唯有持续学习才能走更长远的路。 拖延“开始”,常常是自己为生活设限,没时间、年纪大、做不来……,于是陷入“惯性堕落”,不愿意“开始”,成为未来“低成就”现象。 为了避免辛勤耕耘的苦难,于是我们会不自觉降低了自己的标准,有可能是以下四个原因所导致: 务实的建议作法: 不要有恐新症(Neophobia),只要我们想做,人生有无限可能!古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骏马老了蹲伏在马棚,仍然希望能够驰骋千里,然而人生的每分每秒都可以是生命全新的开始,只要愿意去做,永远都是最好时机。@* 责任编辑:曾臻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开始”永远不嫌晚 每一天都要过得精彩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