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教授原新日前表示,中国长达约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造成3000万以上的中国大陆男性找不到中国老婆。图为2005年10月26日中国的几名农民工在赶路。(FREDERIC J.BROWN/AFP via Getty Images)【大纪元2023年09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中共实行“计划生育(一胎化)”政策数十年,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教授原新日前表示,中国长达约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造成很多年轻人“被动单身”,有3000万以上的中国大陆男性找不到中国老婆。 原新曾任中国国家计生委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专家组长。经济观察报报导,日前在出席百度财经“有识”专栏访谈时,原新作上述表示。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它国家,在正常情况下,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会有103~107个男孩出生。国际上将103~107设为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 中共自从198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一胎化)”政策的全面推行,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 1982年中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性别比达到108.5,高于107的正常值上限。此后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波动上升,2004年达到了最高值121.2。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为118,远远偏离103~107的正常范围。 重男轻女的观念在部分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计划生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就是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衡。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7月曾报导,中国新生儿中,男孩比女孩多出20%。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400万,这相当与法国男性人口总数。 原新指出,长达约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男性除以女性,数值越高代表男性越多,比重越失衡),中国的男性比女性多出生3400万至3500万人,造成了一些人“被动单身”。这意味着,全国至少有3000万以上的男性如果想结婚,会找不到本国老婆。 原新指出,到了适婚年龄,性别失衡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婚姻的竞争性在增强,随之而来的如彩礼(聘金)的增加、选择性的增强、结婚成本的上升等。二是婚后家庭的稳定性会受到挑战,毕竟有三千多万的男性结不了婚,导致离婚率有可能上升。 同时,男女比例失衡,有可能因此导致社会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影响到社会稳定;等到步入老年,即没有后代,也没有老伴,增加了养老的复杂性和压力。 原新此前曾表示,“剩男危机”的深远危害,不亚于20世纪中叶的人口膨胀。 中共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曾表示,性别失衡问题将是影响中国人口结构均衡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 “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由隐性走向显性,最直接的影响是引发‘婚姻挤压’现象。”他解释说,“婚姻挤压”的通俗理解就是有一部分人娶妻难或者说会打光棍。 “剩男问题的实质是经济与社会的不平等问题。农村贫困地区、贫穷家庭以及城乡的贫弱男性具有较高的陷入‘光棍危机’的风险。”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陆益龙曾表示,人口性别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婚姻市场,但更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经济、社会与文化因素。 另外,中国登记结婚的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婚群体趋于增大。 根据中共民政部发布的统计年报数据,中国依法登记结婚的人数在2014年的1306.74万对的基础上逐年下降,至2020年仅为913.10万对。这说明中国结婚人数越来越少,不婚群体规模逐渐增大。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专家:性别严重失衡 3千万大陆男性被动单身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