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1 lines (81 loc) · 28.2 KB

n14045254.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1 lines (81 loc) · 28.2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隐士陶渊明 一身诗意向田园

图为明 杜菫绘《陶渊明赏菊图》局部。(公有领域)

衣穿结之短褐,居萧然之草屋;耕荒田于南野,采秋菊于东篱;调无弦之素琴,醉薄味之春酒;览群书以消忧,著文章以自娱。

这是隐士陶渊明的真实生活,平淡自然,既有烟火气息,也蕴含超然境界。归隐田园是他的人生归宿,他固守之,吟咏之,将其打造成充满诗意的精神乐园,并开创了自成一派的隐逸田园诗歌。

因而,陶渊明被后人盛赞为田园诗派之鼻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乱世中,雄才大略者为英雄,淡泊宁静者多成了隐士。陶渊明并不是天生的隐者,早年的他,甚至怀抱济世立功之志,步入仕途。纵观其平生,可用亦仕亦隐概括之。他的一生,似乎在出世与入仕、为官与归隐之间徘徊,最终走向隐逸之路。

猛志与天性的抉择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生于家境清贫的寒门庶族,其祖上却拥有辉煌的过往。“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他曾作《命子》诗,历述陶氏功绩,勉励儿子勤学成材。他的曾祖陶侃凭借赫赫军功,官居大司马。诗歌中,陶渊明毫无保留地表达对先人的崇敬和自豪,也从侧面流露出振兴家族的宗族情结,以及立功济世的远大志向。

图为陶渊明彩像,清人绘 。(公有领域)

年轻时的陶渊明,犹如振翅待飞的雏鹰,渴望搏击云天,一展抱负。《杂诗?其五》回忆少壮时期,“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的豪情壮志超越四海,直上云霄。《拟古?其八》亦言:“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鸿鹄般的青年身强体壮,性情刚烈,他无比憧憬闯荡天下、建功立业的快意生活。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即使在他归隐期间,少年时的理想也难以磨灭,时常在心中萦绕、回响。故而为了实现理想,也为了维持生计,他在真正归隐之前,五次出仕。他从二十九岁起任江州祭酒,三次担任武将幕僚,最后以彭泽县令之职结束了半仕半隐,跨越十三年的仕宦生涯。

由于猛志常在,陶渊明几度入仕,然而或愤于长官昏庸、乱世多艰,或倦于心为形役、壮志难酬,他一次次失望地离开官场,逐渐生出“不如归去”之心。直到出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后,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吟唱着“田园将芜胡不归”,便解印还家,终老田园。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在《归园田居?其一》自白,自己的本性中,天然有一股丘山之爱,向往远离尘俗的田园生活。出于家族的责任和立功的理想,他误入官场十余年。由于为官之路与天然本性相违,内心总是郁结着苦闷与矛盾。

这种淡泊真淳的心性,大概来自于其外祖的影响。陶渊明的外祖孟嘉是当时的风流名士,具有“任怀得意,融然远寄”的玄远品格,而陶渊明的清高与率真,和孟嘉一脉相承。

经过十多年的挣扎与徘徊,陶渊明做出遵从本心的选择。他在《始作镇军参军》中说:“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他自幼寄情人事之外,只为琴、书倾心。“时来苟冥会”,有机会做官,便收拾行装而赴任;“暂与园田疏”,暂时作别闲居的田园。而他内心深处,始终不忘田园隐逸之乐,因此发愿:“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他决定姑且遵从命运安排,将来还会重返旧居,继续隐居生活。

田园隐士的日常 “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塑造了一个志趣高洁、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也作《桃花源记》,修筑起一座与世无争、恬静优美的人间乐土。那么隐士陶渊明,如何在诗歌中展现隐士的日常生活呢?

图为《画渊明归去来兮辞图》局部,元人绘。(公有领域)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躬耕是陶渊明归隐田园最显著的特征。辞官后,他失去了作为收入来源的俸禄,必须自食其力。不同于那些幽居山野、仙风道骨的隐者,陶渊明变成平凡的农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早出晚归,勤苦劳作,无片刻休憩。然而耕耘并不意味着丰收,他的田地“草盛豆苗稀”,他本人“夕露沾我衣”。

耕作是辛苦的体力活,还会遇到灾荒、歉收等问题,陶渊明却能泰然处之。“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他认为,谋求衣食是立身之本,参加农事以获得温饱之资,并且顺应了自己爱好自然的本心。即使现实生活再劳累,他的内心都是快乐而充实的。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抚琴、读书是他自娱自乐、修身养性的志趣所在。陶渊明远离官场,过上了晴耕雨读式的风雅生活,终日与琴、书为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爱琴,家中有的却是一把朴素的无弦琴。史书说他和朋友饮酒聚会时,便“抚琴”助兴,表达内心喜乐。

乐为君子六艺之一,陶渊明是通音律的。而他珍存一具无弦琴,乃是诗意兼玄理之举。他超然物外,透过琴之外相而得琴之内韵,无需具体的琴音便已收获精神的愉悦,这是一种大音希声的高超境界。陶渊明读书时,“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与其琴道有异曲同工之妙。陶渊明对待琴、书的态度,真正体现了一代隐士的倜傥风流。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隐居田园的生活虽然清贫,陶渊明的饮食仍然很讲究,表现出隐逸之人的高雅品位。嗜酒是陶渊明的一大标签。“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他喝的是自家酿制的高粱酒,独酌独饮,自得其乐。

他的乐趣不在酒本身,而是借助它体会隐居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隐居带给他内心的悠然和平静,让他在不经意的瞬间有所了悟,然而真意之玄妙怎能轻易领会、简要言说,就让它合著酒意,留给后人一同参悟吧。

餐菊不能果腹,却能养生、延寿。陶渊明独爱菊花,敬重它君子般的品格,也看重它延年益寿的效用。不过他并不刻意追求长生,而是用淡然的态度,采菊入画,咏菊成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几乎是他田园生活中最美的瞬间。面对菊花,陶渊明得到了随遇而安的自如心态,那是比寿命更重要的生命层次的升华。

隐居的苦与乐 “此中有真意”

固守田园的陶渊明,过着平淡朴素却又潇洒自由的生活,是否让你艳羡而神往?实际上,陶渊明的生活不但清苦,还遭遇很多困窘无奈、狼狈不堪的事件。

农忙时各自劳作,闲暇时热情来往,或饮酒、或笑谈,陶渊明和邻居的相处融洽而和乐。图为北宋 李公麟(传)绘 《陶渊明归隐图》局部。(公有领域)

比如他隐居的第四年,家宅失火,微薄的产业毁于一旦。全家人更失去栖身之地,只能以船为家,两年后才移居外地。一般人遭逢此难,大多会懊恼、伤感,陶渊明却不然,反而作《移居二首》,描写迁居后的快乐生活。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农忙时各自劳作,闲暇时热情来往,或饮酒、或笑谈,他们的相处融洽而和乐,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结下纯朴真挚的情谊。陶渊明略过苦难的过往,详细描写和新邻居相处的点点滴滴,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涯的由衷热爱。

陶渊明躬耕荒野,劳其筋骨倒是其次,遇到荒年,举家便会陷入食不果腹的绝境。而那时陶渊明步入晚年,唯一的能做的就是放下尊严、出门乞食。他有一首《乞食》诗,叙述了隐居生活中贫困的一面。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因饥寒所迫,他不得不出门寻求生路。但他不知道该去往何处,这不仅出于个人痛苦而徬徨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出世道之凋敝,他很难找到富庶之家来救急。“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叩开房门后却难以启齿。这四句诗,生动地刻画出作者自尊又自卑、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陶渊明是幸运的,这户主人一看到作者窘迫模样,便知晓其来意,立刻拿出粮食、慷慨馈赠。主人是陶渊明的恩人,更是他的知己,殷勤招待他,和他谈天说地、准备美食款待。而作者的情绪也从难堪转为豁达,在主人家度过美好的一天。

最后作者表达了最深挚的感激之情:“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主人的厚恩无以为报,作者希望来生继续报答。这首诗记录了一件窘事,却写得质朴感人。主人乐善好施,不求回报;作者心胸豁达,真诚感恩,这是陶渊明隐居生涯中的一次苦难,更是一桩美好的回忆。

通过以上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隐逸经历苦中有乐,他也能做到以苦为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田园是他魂牵梦萦的归宿,隐居是他顺应本性的抉择,他过上了向往的生活,实现了人生的理想,这便是人生至乐了,那些终究会挺过去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隐士陶渊明,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诗歌,他诗意地隐居,诗意地构建其遗世独立的理想桃花源。他不入山林,也不留恋朝市,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最佳的中间地带——田园,留给后世独特的隐逸文化。@*#

责任编辑:林芳宇

相关新闻:
  • 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陶渊明
  • 【经典名作中的秘密】陶渊明看见了南山
  • 陶渊明桃花源的原型“无终山都邑”
  • 历史著名的绝交:名士嵇康的两封绝交书
  • 名士阮籍的诗酒年华:身在官场、心向竹林
  • 竹林“老大哥”:交友当得山巨源
  • 建安七子之冠冕:登楼作赋的王粲
  • 建安才女蔡文姬:抚乱世琴歌 书悲愤情怀
  • 赋诗选文 昭明太子萧统的文学事业
  • 寒门文士“俊逸鲍参军” 诗歌以书写不平事

  • 编辑推荐:
  • 响彻世界政坛的正义之声
  • 林辉:中共治下红楼泪 谁解其中味?
  • 伊朗姑娘嘉扎尔?塔瓦纳艾(2) 历练的旅程
  • 热门新闻:
  • 【美国牧师濒死 惊见撒旦控制人类计划】
  • 【未解之谜】震惊泰国的当代现世报:无法逃脱的业力
  • 另外空间的鬼有没有轮回?鬼能自救吗?
  • 巴西空难前一天 灵媒直播预言:我看到坠机
  • 卖油奇谈
  • 【漂流传奇】香港女孩的摩洛哥奇遇记
  • 【中国禁闻】中共绿蝉网络曝光 假账号干预美大选
  • 【时事金扫描】俄记者惊遇乌军 空降师基地被炸
  • 狗狗健身房里模仿主人做深蹲 视频火遍全网
  • 中共总理李强开会 国防部长董军尴尬台下坐
  • 厦门大学发“接管台湾”预案 遭全文删除
  • “越录越害怕”大陆男星刘宇宁录综艺内心崩溃
  • 同步晒礼服和戒指 赵丽颖被传与冯绍峰复合?
  • 导演大作票房翻车 邓超回归当演员
  • 关晓彤饰贾元春 新《红楼梦》9小时票房仅90万
  • 市场低迷大陆资金撤退 谢霆锋两部港片被叫停
  • 厨房里这些地方最容易长霉菌 千万别忽视
  • 学会这个技巧 你可以煎太阳蛋、流心蛋、溏心蛋
  • 乐龄族必吃六类食物 增肌减脂、维持认知力
  • 日本专家:年过六十 小心五种错误保健方法
  • 新研究:间歇性禁食优于糖尿病药物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隐士陶渊明 一身诗意向田园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