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3年0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马尚恩洛杉矶报导)去年7月,熊小芳带孩子来到美国,非常顺利地为两个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经历过中国大陆教育系统那种入学难的过程,再亲身体会孩子在美国的入学过程,她的心情五味杂陈。 她表示,在国内要想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要买高价学区房,要花钱托人托关系,才能进所谓的好学校好班级。”“在这里,你不需要那样给老师送礼巴结,老师对任何孩子都是一样的,没有歧视。我孩子喜欢学校的每一个老师。”熊小芳说。 熊小芳女士在国内曾是一名大学老师,她被安排给学生上“思想与政治课程”。这是一门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必修的课程。熊小芳自己也很不喜欢上这门课,觉得这门课程有悖于自己的内心,真话又无法说出来,怎么办?她最后下决心辞掉了这份工作。 在大学里,这些所谓的思想教育课程非常多,躲也躲不掉。在共产党的要求下,学校还要经常做“党的知识竞赛”;每次党的会议要人人过关;每年还要优先做政治思想考核。熊小芳所在的学校也出现一些老师因为谈一些敏感话题,被举报后受到内部处分。 不仅在高校如此强制洗脑,中共也不放过对幼儿园孩子的洗脑机会。 熊小芳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小班时,就被迫学唱“国歌”。“我儿子才3岁,每个孩子都要必须过关。”她说,“‘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从三岁小孩嘴里蹦出来,让人不寒而栗。” 有一次恰逢“六一儿童节”,熊小芳看到孩子所在幼儿园内的墙上、教室里到处是红色,孩子们的表演也以红色为主题。 熊小芳发现,孩子从小开始,就被学校强制灌输“仇恨教育”,“我要打日本,我要打台湾,打日本鬼子,就是这样的,树立仇恨思想”。她说:“共产党这种从三岁就开始的洗脑教育、仇恨主义教育,非常可怕,但你的孩子只要在学校,无论是公办还是私立,都无处可逃。” 但到了美国,熊小芳的大孩子上了基督教私立学校,她和学校老师的一段交流令她震动。她问老师自己孩子的学习怎么样,老师建议她,家长要优先关注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关心别人,心中有没有爱,这是最重要的。 熊小芳说,这句话打破了她原有的教育标准:学会关心他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熊小芳说,学生们在大陆疫情封控期受到的伤害很大,尤其是高校毕业班的学生。他们被封闭在校园里不准出门,无法找工作;加上经济下滑,也很难找到工作。她觉得,疫情封控这几年,高校内的自杀事件,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自杀的特别多。 每年新生入学时都会做一次心理健康普查。作为老师的熊小芳前几年无意中了解到一个数据: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从轻度到重度,加在一起大概占学生总数的30%。 因为中共不准公布学生自杀数据,所以,每年到底有多少学生自杀,外界也无从知晓。但熊小芳通过个人见闻感到学生自杀更加频繁。 她说,封控期间学校不准学生出门,所有高校几乎都这样,学生一般很难获得审批走出校门,一旦出去,就基本不能返校。 “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最后无法毕业,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是非常忧伤的。”熊小芳说,这可能是这几年学生频繁自杀的原因。 熊小芳认为,从学生群体首先爆发“白纸运动”,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受到的伤害太大了。一开始看到学生们站出来反抗的时候,熊小芳非常震撼。那几天晚上,她不断的看新闻,她感到非常激动,反复看那些视频,“中国人再不起来抗争,那么,中共将更无所顾忌了。” 随后,她加入了洛杉矶声援国内“白纸运动”的集会,为那些在国内因参加“白纸运动”而被捕的学生们呼吁,要求中共释放这些被无辜关押的学生。 “我没想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如此的勇敢。”熊小芳说。 中共事后开始大量抓捕参加的学生,从这一点,熊小芳看到了中共的恐惧。“中共被国内的‘白纸运动’吓坏了!” “现在,共产党连一张白纸都怕,真的是好可笑。” 有一次,她的儿子把一段很长的文章背了下来,在纸上打印出来,她做了一个视频,想要记录一下,看孩子能不能背下来。她想把这个视频发到一个人数很少的亲友微信群,结果无论如何都发不出去。 “一个小孩子举一张写满字的纸,共产党连这都害怕,你看它们的内心是多么的恐惧。”◇ 责任编辑:语明 #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热门新闻: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带孩子逃离中共洗脑教育 原大陆教师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