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2年09月14日讯】台湾艺术家萧祖铭油画展《青山依旧》现正于台加文化协会2楼艺廊展出,展期一直持续到9月29日。 旅居温哥华的台湾艺术家萧祖铭专职于雕塑和油画创作四十几年,多年来对于“台湾水牛”描绘淋漓尽致,把水牛表现得出神入化,作品曾获得奇美博物馆以及许文龙董事长珍藏,也曾获台湾三大美术馆开观时的邀请展出,是位台湾著名的水牛画家。 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陈淑姿副处长,侨务组陈碧莲组长以及蔡春松、张理玱 Carol、游慈心侨务委员、大温台侨联合会的三位共同主席王美琴、谢明珠与黄宗芹,及多位侨界嘉宾和艺术界好友都莅临现场祝贺,同时卑诗省陈苇蓁省议员和屈洁冰省议员也都来函祝贺,60多位嘉宾齐聚现场共襄盛举,开幕茶会热闹温馨。 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陈淑姿副处长致词时表示,小时候看牛觉得牛很辛苦,所以自己的爸妈现在都不吃牛肉,因为牛为我们做太多农务的事情,让大家有饭,萧老师的用油画的技术让东方跟西方的艺术融合在一起,是对牛一往情深的画家,也是最台湾牛的画家,把牛的画作艺术展现到极致。 甫到任的侨务组陈碧莲组长致词表示,萧老师是以台湾水牛描绘台湾农村意象,每幅画水牛的眼神栩栩如生,像是叙述台湾的历史轨迹。陈碧莲说自己属牛,细看牛的眼神像是在跟自己说话,也深深回忆儿时听长辈讲古的故事。 适逢中秋时节,对远在他乡的我们更添“月是故乡明”的情怀!陈碧莲赞叹萧老师是丹青妙手,每幅画都是画中有诗,值得细细欣赏。她祝贺画展成功圆满,也祝与会来宾中秋佳节平安团圆。 蔡春松侨务委员、前台商会总会长张健理侨务顾问,联合会共同主席谢明珠,以及蔡霞芬和蓝玉梅等许多艺术家好友们也纷纷上台致词祝福:萧祖铭的油画结合艺术与生活美学,看似平和却丰富扎实,对于水牛的的描绘,表情丰富,对艺术的展现淋漓尽致,也从画中感受到萧老师对台湾深厚的情感。 开幕式主持人暨台湾大学温哥华校友会会长林佩瑶,也是萧祖铭老师的学生之一,她说认识老师多年来,老师一直非常平和且温暖;同时,萧祖铭也是位专业的咖啡达人和热爱大地的旅行家,夫妻俩夫唱妇随,鹣鲽情深,感觉画作里面有着大地跟日月星辰般的静瑟、寛容和温暖,和萧祖铭老师的个性非常吻合。 萧祖铭致词表示感谢大家的拨冗莅临,同时也叙述他为何选择水牛为作画的主题的缘起。九零年代,大概只有乡下才看得到水牛,为了寻找更多的水牛而找到牛拍卖市场,结果无意中发现了水牛和农夫深厚情感的故事:由于农业社型态的改变,牛耕被机器取代,许多农夫没有能力再继续养牛,但由于多年和牛之间的深厚情感,不忍将牛卖出,每次将陪伴多年的水牛带到牛市集后,又找了许多借口将牛带回来,例如价钱太低??,如此一来一往,几次后才依依不舍将水牛卖出。 而水牛的消失,也代表着台湾传统精神的没落,所以才选择用水牛的精神来当作创作的表现,唤醒人们对优良传统精神的珍惜。水牛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生态,在画里,将自己要传达的艺术理念、阐述哲理和生活智慧,运用自己的风格来呈现不同年代的水牛生态,让每一个欣赏的人能够从画里面感受到艺术的创作和价值。 萧祖铭执著于台湾水牛描绘,延伸出独特的创作美学。结合艺术与生活美学,油画浑厚扎实,用生活体验以台湾水牛图像诠释了生命意义,也系台湾情感于画中。 当天多位嘉宾前来祝贺,为开幕茶会画下完美的句点。 到场的嘉宾政要有:侨务委员蔡春松委员、侨务委员张理玱、侨务委员暨大温哥华侨界联合会联合主席王美琴、侨务委员游慈心、大温哥华侨界联合会联合主席暨侨务顾问谢明珠、大温哥华侨界联合会联合主席暨侨务顾问黄宗芹、侨务咨询委员吴丽珍、侨务顾问张丽娜、侨务促进顾问暨温哥华国际杰人会陈蕙伶会长、侨务促进顾问廖木己、侨务促进委员暨加拿大多元交流协会杨晟帆会长、侨务促进顾问叶国淼贤伉俪、台湾大学温哥华校友会林佩瑶会长、蓬莱合唱团戴振华团长、加拿大社区情绪健康协会创会会长行政总监陈雅莉会长、温哥华世华工商妇女会名誉辅导会长吴季频、大温哥华前客家会会长周德旭、蓬莱合唱团团长戴振华、温哥华国际杰人会郑运鹏副会长贤伉俪、温哥华国际杰人会Annie Hou副秘书长与加西台湾艺术家协会前副会长蔡霞芬,等等。 责任编辑:谢玉心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萧祖铭油画展开幕茶会 热闹温馨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