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2年02月22日讯】 马克斯·布鲁赫并不是第一个受到苏格兰忧郁美感而有所启发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和海顿早在他之前编写了数首苏格兰民歌,而门德尔松则由此创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以及他的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 虽然布鲁赫是一名钢琴家,但他最著名的作品反而是弦乐独奏曲和交响乐曲,例如这首《苏格兰幻想曲》、他谱写的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和为大提琴及管弦乐团所作的《晚祷》(Kol Nidre)。 布鲁赫于 1879 年至 1880 年间,在小提琴家约瑟夫·姚阿幸的帮助下创作了这部作品。在1881 年 2 月,布鲁赫亲自担任指挥与姚阿幸首演了这部作品。尽管有姚阿幸的参与,这首曲子却是题献给另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帕布罗·德·萨拉萨泰,他后来也与布鲁赫一同演奏了这首曲子。 这首幻想曲的每个乐章均来自于不同的苏格兰民歌,而作品开头那忧郁的前奏则是来自于歌曲 “Through the Wood, Laddie”。布鲁赫提到,前奏中的竖琴应让人联想到凯尔特(Celt)文化中的那位音乐家、传统说书人—— “凝望废弃古城,口中呢喃着昔日恢弘的老吟游诗人”。 第一乐章的开头紧挨着先前凄美的前奏,曲中小提琴和竖琴演奏的旋律则是以民谣“Auld Rob Morris”做为曲调基础的。 第二乐章为诙谐曲,曲调基于歌曲“The Dusty Miller”。乐章中对风笛的模仿使得听众仿佛来到了苏格兰,随着小提琴欢快的旋律起舞。 第三乐章是一组基于民间旋律 “I’m A’ Doun for Lack o’Johnnie”的变奏。 第四乐章中的节奏标记为“好战的快板”,十分恰当地形容了“Hey Tuttie Tattie”这首歌曲。此曲调据称是布鲁斯一世(Robert the Bruce)在1314 年班诺克本 (Bannockburn)战役获胜之前所谱写的,它为苏格兰独立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在激烈的乐章接近尾声时,第一乐章的主题再现,将亢奋的情绪带回沉静的苏格兰田园,只为了将乐曲推向最后的高潮,暂短的华彩乐句后,独奏与乐团齐奏“Hey Tuttie Tattie”的壮丽,向苏格兰精神的韧性致敬。 完整影片: https://ept.ms/ScottishFantasyOp46CH 欢迎了解更多: 责任编辑:李越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热门新闻: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器乐独奏与协奏曲】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作品第46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