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2年01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侯骏霖台湾台北报导)立法院内政委员会14日召开公听会,讨论牵涉大新竹合并升格的《地制法》修法议题;多名与会学者表示,当前地方资源分配不公问题,主要根源在于《财政收支划分法》,《地制法》修法应订“日出条款”,要《财划法》修正后才能上路。 立法院内政委员会14日举行“县市合并改制与地方制度法修法”公听会,邀请多位学者、专家及政府官员、立委出席,讨论攸关大新竹合并升格的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及修正财政收支划分法等议题。 现行《地方制度法》第4条第一项条文规定,人口聚居达125万人以上,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及都会区域发展上,有特殊需要的地区得设直辖市。民进党立委柯建铭所提修法版本,将“且”改为“或”。 台北商业大学财政税务系教授黄耀辉说,他支持新竹县市合并升格,但绝对不能“因人设事”;要破解这场闹剧,要先解决国土计划、行政区划、行政划分问题。 不过黄耀辉认为,修《地制法》是破坏制度,中央政府应该拿出净收入一成,增加共分税回馈地方政府,不用搞文字游戏修改《地制法》。 政大财政系名誉教授曾巨威表示,应先修改不合理的游戏规则,再做审慎决定,建议应先修《财划法》,再来谈竹竹并的《地制法》修法。此外,如果真要将“且”改为“或”,将人口限制改为升格条件之一,应该加入但书,设置日出条款,要完成《财划法》、《区域划分法》等修法后才能实施。 实践大学建筑设计系副教授王俊雄说,他支持竹竹并,而且如果把“且”改为“或”,可让主管机关及地方政府用更具弹性的方式及不同标准,划设地方政府层级,这有助地方治理及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学者专家发言结束后,与会的财政部次长阮清华表示,公听会上的所有意见,都会作为未来研修《财划法》修法的参考,但实际要推动修法,要考量《国土计划法》、《区域计划法》或《地制法》等上位法律修正情形。财政部2012年曾推《财划法》修法,但因地方政府立场不同,没共识做罢。 至于《财划法》的修法方向,阮清华说,要考虑到中央与地方的衡平,建立完整机制及中央与地方的平权;对会中有学者建议县、市政府跟直辖市政府应以统一公式分配财源,这会是财政部研议方向之一。 不少朝野立委关切新竹县市若合并升格为“大新竹”,恐有“富都穷县”的问题。对此,阮清华表示,假设新竹县市合并升格为直辖市,将参考过去的做法,把普通统筹分配税款的分配金额,对应直辖市的分配总额,并依直辖市公式分配。 阮清华说,依《地制法》第87条之3规定,若县市合并为直辖市,财源将受到保障,且不影响其他直辖市及市政府获配财源,也不涉及《财划法》修法问题。 他进一步说明,直辖市获配统筹分配税款,符合职权业务的衡平原则,就人口占比分析,2011年底直辖市及县市人口比例,分别是69%及31%。不过,观察人均分配数,可以发现2021年度县市每人平均获配财源为2万9,526元,与直辖市每人平均分配1万9,577元相比,相差近1万元。 阮清华认为,《财划法》修正只是财源的重新分配,无法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问题,财政部将推动各项辅导措施,协助地方政府精进财政作为,持续强化债务管理,才能改善地方财政。他强调,因为地方政府的指标,意见并未趋于一致,故现阶段难以取得共识。◇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台地制法修法 学者:应订日出条款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