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93 lines (84 loc) · 32.8 KB

n11324521.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93 lines (84 loc) · 32.8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物理学家们为何提出多重宇宙


近年来,多重宇宙成了物理研究的热门话题。电影大片也常常以这为题材,让主人公穿越不同空间,令人神往。

如果说多重宇宙是好莱坞制片人的创意,这我完全理解;可是物理学家是最相信实证、思维最为严谨的一批人,多重宇宙出自于他们的笔下,让我不由得询问,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这条“最不情愿的路”。的确,爱因斯坦在批驳波尔量子力学时就曾经说过,“上帝是不会玩骰子的。”

回顾牛顿物理的美好时光,一切物体都有确定的轨迹,一切轨迹,又都有完美的公式解释。可是好景不长,微观世界的运动,比如光的波粒二相性,让物理学家们陷入了漫长的“噩梦”。

这一切,都开始于著名的“双缝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一束单色光被一个屏障遮挡,屏障上面开了两条平行的狭缝,使得光束能够通过它们,投射到对面的屏幕上。

可以想像,如果屏障上只有一条狭缝,那么屏幕上应该对应的出现一片亮光。事实的确如此。

可是如果屏障上有两条狭缝,是不是就应该相应出现两片亮光呢?不是。屏幕上出现了许多明暗交错的斑马条纹。这是因为光是一种波,通过两条狭缝的光波互相干涉,就像水面上的波纹在互相交错时,在有些地方波浪互相加强;有些地方,波浪就互相抵消。屏幕上明暗交错的条纹,就是光波互相加强和削弱的结果。这一现象也不足为奇,因为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光是一种波,而干涉,正是波的典型特征。

双缝实验示意图。(<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uble-slit_experiment#/media/File:Double-slit.svg">NekoJaNekoJa/Wikipedia Commons</a>)双缝实验示意图。(NekoJaNekoJa/Wikipedia Commons) 单缝(上)和双缝(下)实验成像对比。(<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Doubleslit2.jpg">Jordgette/Wikimedia Commons</a>)单缝(上)和双缝(下)实验成像对比。(Jordgette/Wikimedia Commons)

可是1909年英国科学家泰勒(Geoffrey Taylor)把光子发射的速度减慢,让光子一个一个发出,同时只可能有一个光子穿过屏障,打在对面的感光底片上。随着光子一个一个打在底片上,底片上逐渐积累了一片撞击的亮点。令人吃惊的是,这团亮点,依然呈现出了干涉条纹。

泰勒的双缝实验示意图:底片上逐渐积累了一片撞击的亮点。(<a href="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2Slits-particles_only.jpg">Jean-Christophe BENOIST/Wikipedia Commons</a>)泰勒的双缝实验示意图:底片上逐渐积累了一片撞击的亮点。(Jean-Christophe BENOIST/Wikipedia Commons)

由于同时只有一个光子发出,这个光子应该或者通过左侧狭缝,或者通过右侧狭缝,或者哪个也没通过。只有一个光子,谁跟谁干涉了呢?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同一个光子,既通过了左侧狭缝,又通过了右侧狭缝,然后自相干涉。也就是说,同一个光子可以同时在不同地点出现!这完全违反了传统物理中物体位置的确定性。

在这之后,物理学家们多次重复了这个实验,显示出不同的微观粒子——电子、中子等等,都有同样的表现。他们还进行了这个实验的多种升级版,以排除实验错误,或者是测量过程中引入的干扰。然而不论如何努力,干涉条纹都依然存在。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iels Bohr)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微观粒子可以同时在多个地点存在,因此同一个光子能够同时通过两个狭缝,自相干涉形成条纹。而光子的地点分布,是以波的形式出现。

因此光波是一种概率的波。在两个波峰重叠的地方,两个概率互相加强,使得光子更有可能在这个地点出现;而在波峰和波谷相交的地方,概率就互相抵消,使得光子出现的可能性减少。

192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公有领域)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地点都是确定的。为了弥合这一区别,玻尔认为,任何观察的行为都会使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得以确定化,从而使粒子有了确定的地点。由于这一解释是几名哥本哈根的物理学家提出的(包括玻尔),这一解释被称作“哥本哈根诠释”。

这一理论准确地解释了双缝实验的结果。不但如此,这一理论在众多微观世界的观察中都得到了准确的验证,而且屡试不爽。

然而爱因斯坦却难以接受这一理论。他驳斥道,“上帝是不会玩骰子的。”玻尔也毫不客气,反驳道,“别再告诉上帝该干什么了。”

为了推翻玻尔的量子力学,1935年爱因斯坦和另外两名科学家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爱因斯坦证明,假如玻尔量子力学是正确的,就可以推论出存在量子纠缠现象。也就是说,当两个微观粒子充分接近时,两者之间可以产生一种联系。比如说,一个粒子上旋,那么另一个粒子就一定是下旋。如果观察者不去观察其中任何粒子,两个粒子的“上下”以及“下上”这两种组合是同时存在的。可是,如果观察者偷看了其中一个粒子,知道它是上旋,那么不论距离多远,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立即被确定,并且一定是下旋。

由于观察之前两种可能同时存在,而观察后却只有一个可能了,因此观察前后存在着客观的变化。然而,不论两个粒子间的距离有多远,从观察一个粒子的状态,到固定另一个粒子的状态,这一过程的时间是零。换句话说,这一因果效应的传递速度是无限大。

爱因斯坦认为,在宇宙中,任何事件都只能对附近的局部地区产生影响,而因果效应向远方传递,其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出于这一原则,爱因斯坦认为量子纠缠现象是不可能的,并把它称作为“远距离的幽灵行为”(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爱因斯坦把这一观点作为量子力学的反证,认为量子力学至少是“不完整的”。

在看到这篇论文后,玻尔立即跳起,向秘书口述一篇答复。可是在口述过程中,玻尔再三更改自己的言词,最终也无法找到满意的答复。

直到1972年,两人间的争论才有了分晓。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贝尔(John Bell)提出了一个不等式,如果爱因斯坦正确,这个不等式就会满足;而如果玻尔正确,这个不等式就会被打破。1972年弗里德曼(Stuart Freedman)和克劳瑟(John Clauser)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发现纠缠光子的统计数据违反了贝尔不等式,证明了玻尔的正确。

英国物理学家约翰?贝尔(John Bell)1982年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a href="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hysicist_John_Bell_at_CERN,_June_1982.png">CERN/Wikimedia Commons</a>)英国物理学家约翰?贝尔(John Bell)1982年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Wikimedia Commons)

可是,这一结论并不等于物理学家们的头痛有所减轻。

早在1935年,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就曾提出一个假想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有一个黑盒子,里面有一个原子、一个开关、一瓶毒药和一只猫,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薛定谔之猫”。实验中,如果原子发生衰变,就会启动开关,打破瓶子,造成猫的死亡。

薛定谔之猫。(<a href="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279886">Dhatfield/Wikipedia Commons</a>)薛定谔之猫。(Dhatfield/Wikipedia Commons)

由于原子是微观粒子,依照量子力学,应该遵从状态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观察之前,原子衰变和未衰变的状态同时存在,这只猫也就同时既是活的,又是死的。可是只要有人打开黑盒子,看一眼这只猫,根据哥本哈根诠释,这只猫的死活就被确定下来了。由于猫是宏观物体,而猫能够同时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这一状态,违反了宏观物体确定性的常规认识,因而被称为薛定谔悖论。

为了弥合这一悖论,1957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生艾弗雷特(Hugh Everett)在博士论文中提出放弃哥本哈根诠释,认为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遵循同一规律,都存在不确定性。而宏观物体的不确定性,在于多个并行空间的存在:除了我们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不同的世界,有些里面有我们这样的人类社会,有些也许没有。如果今天中午您去了家中餐馆,也许在另外一个空间里,你却去了韩国餐馆,多种可能同时存在。

其实,双缝实验的一个升级版,也似乎符合这一设想。在这个实验中,发射的粒子不是光子、电子这样的小粒子,而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球状大分子(buckyball)。实验中也显示出干涉条纹,表明这些分子的位置有不确定性。

其实,早在玻尔提出概率波的时刻,似乎已经埋下了多重世界的伏笔。因为根据概率论,概率是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而样本空间中的每一个可能性,都是一个不同的现实。如果投掷一枚硬币,看到正面朝上,那么在这次投掷中,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就没有出现,它只存在于另一个现实中。谈到概率,就不能不谈样本空间,而样本空间,本身就是不同版本的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量子力学不但没有变得通俗易懂,反而更加神乎其神:不但并行空间成为可能,甚至对时间的认识也和传统大相径庭。现在物理学家们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同时存在,而且时间还可能逆转。似乎在物理学研究中,“物质”的成分越来越少,而我们的世界,却越来越像个巨大的信息系统。

其实佛家早就认识到了并行空间的存在。根据佛家的认识,当一个人降生的时候,许多不同的空间中,都有一个他同时降生。佛家还认为,人的一生就像电影一样,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存在。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和信仰,已经走得越来越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教授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在演讲中。(<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fronteirasweb/15090669168/">Luiz Munhoz/Fronteiras do Pensamento/Flickr</a>, CC)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教授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2014年在演讲中。(Luiz Munhoz/Fronteiras do Pensamento/Flickr, CC)

正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教授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在他的科普纪录片《宇宙的构造》(The Fabric of the Cosmos,又译:超乎想像的宇宙)中所说:

“就拿我来说吧。我看起来很真实对吧?也许是,不过令人吃惊的新线索正在展现出来,显示出你和我,甚至整个空间,都是一种全息影像。”(“Take me for example. I seem real enough, don’t I? Well yes, but surprising new clues are emerging, that everything, you and I and even space itself, may actually be a kind of hologram.”)@*#

责任编辑:苏明真


相关新闻:

  • 选择喜乐 车祸生还者的奇妙濒死体验(下)
  • 预言中的今天(7)时空的预测学
  • 预言中的今天(8)预言是科学
  • 研究:空间可有九维 黑洞为另外空间之门
  • 美国科学家证实:人死后会永远活下去!
  • 临终前完成论文 霍金主张宇宙不只一个
  • 研究:人类身处多重宇宙 到处充满生命
  • “美国队长”现身《洛基》影集? 剧情将超复杂
  • 【未解之谜】韦伯新发现 挑战宇宙起源?!
  • 【未解之谜】给凡妮莎的信(4)如何与宇宙沟通?

  • 编辑推荐:

  • 美国务卿:中共迫害法轮功21年 必须停止
  • 传奇总统里根(10):一封家书承载使命
  • 生性胆小女博士 遇世纪邪恶却勇敢说不

  • 热门新闻:

  • 《推背图》预言江泽民死亡和其后瘟疫惨象
  • 【百年真相】十万人命当儿戏 中共大规模杀人
  • 【未解之谜】预言家珍妮之一 肯尼迪家族的“诅咒”
  • 出生七年才说话 轮回转生为一人
  • 沁园春?贺神韵2023全球巡演
  • 【全球新闻特别节目】2022年度十大新闻(上)
  • 【秦鹏观点】秦刚升任新外长 中美军机险相撞
  • 【菁英论坛】“黑兔走入青龙穴”中共面临崩溃
  • 中共多名退役军官接连死亡 包括毛泽东警卫员
  • 网易视频“2022年的集体记忆”火爆网络
  • 传中共导弹专家李君龙染疫亡 知情者:震惊
  • 黄安曝中国殡仪馆火化大排长龙 网民诉惨状
  • 徐娇自嘲感染“炫饭株” 晒病照喊“被饿醒”
  • 杨幂参股公司被爆欠债亿元 公司官方微博回应
  • 站在路边突然倒下 台湾知名音乐人李惠群骤逝
  • 陆知名声乐家潘乃宪病逝 儿子潘孟鸿证实死讯
  • 美国73岁男子以喷射客机为家 实现年少梦想
  • 尿频影响睡眠 3种常见夜尿症及治疗方法
  • 在游轮上度假如何省钱? 专家这么说
  • 含维生素K1的绿叶蔬菜可降低晚年骨折风险
  • 不再让酒精伤肝 养肝护肝全攻略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物理学家们为何提出多重宇宙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