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18年05月16日讯】 (接上篇)前文说了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和甘肃省委书记张仲良造假掩盖大饥荒的真相,本篇说说另外两省书记的所作所为。 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说过:“在大跃进中哪一省卫星放得最多,哪一省的灾荒就最严重。”河南省就是如此。 1958年河南全省全年粮食产量实际只有281亿斤,河南省委却高估为702亿斤。1959年河南全年粮食实际产量为217亿斤,河南省委高估为1,000亿斤。1952-1957年间河南人均产粮257公斤,但到1960年下降到145公斤,是当时各省中最低的。在产量下滑的情况下,河南却向农民高指标征购粮食。1958年全国粮食征购比1957年增长22%,23%,河南则增加了55%。 也因此,河南饿死了不少人,民间估计有几百万,仅信阳地区就饿死近100万,很多村子成了绝户村。据信阳地委官方的报告,1959—1960年冬春,正阳县死人8万,息县死人10万,新蔡县死人10万,“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公社死亡4,000人,占其总人口的10%,有的队的死亡率达30%。而这一切都与时任河南省省长、书记的吴芝圃密切相关。 吴芝圃是在中共建政后到河南任职的。1957年,他先是通过“反右倾”运动向早已与自己有分歧的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以及支持者发难,将他们打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其后,在毛的支持下,吴芝圃成为了河南一把手,在河南大力推行“大跃进”的同时清除异己。 为了博取毛的欢心,吴芝圃大放卫星,并很快成为“大跃进”的“标兵”。在农业“大跃进”方面,吴芝圃治下的河南在“大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上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1958年元旦刚过,吴芝圃就召集河南省、地、巿、县领导和农林水负责人开会,提出“全省改种水稻700万亩,灌溉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的“高指针”。不久,“卫生大跃进”、“工交大跃进”的号召以及有关的指示、倡议也一个接一个地出台。 吴芝圃紧跟毛的“大跃进”行动赢得了官媒的赞扬,毛也在讲话中对河南工作中的“轰轰烈烈、高高兴兴”赞赏有加,称赞“河南水利全国第一”,提出要“让河南试验一年,让河南当状元”。 很快,吴芝圃又在河南大力推行“人民公社”,大炼钢铁,而粮食产量放卫星也就不足为奇了。除了前边所言,1958年6月8日,《河南日报》还曾报导遂平县卫星农业社亩产小麦2105斤,11日又报导该社亩产小麦3,530斤——这是全国放出的第一颗农业“高产卫星”。随后,河南各地亩产都大放卫星,如信阳鸡公山公社,省委于是宣布河南是全国第二个水稻亩均千斤省。 …… …… 灾难很快降临。1959年河南大旱灾,“大跃进”、“公社化”、“共产风”的灾祸开始显现,全省农业生产出现大滑坡,按官方公布数字,1959年农业产值35.55亿元,比1958年下降8.9%,粮食总产97.45亿公斤,下降22.9%,尤为严重的是密县在1959年上半年已经发生浮肿病和饿死人的事件。 可怕的是,深知内情的吴芝圃在当年夏天举行的“庐山会议”上仍然高唱“大跃进”之歌,并狠批吐露真相的彭德怀。 随着高指标、高征购、高调拨和极大的浪费,河南的粮食越来越少,农民连糊口的口粮也没有了,乡村中浮肿病、妇女病流行,耕畜、家禽也大量死亡。但是吴芝圃仍然谎称“形势大好”,坚持不要救灾粮款,仍维持72.58亿斤的高“征购”,甚至还坚持外调粮食8亿斤。 当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向吴芝圃报告当地有人饿死时,吴芝圃却不以为然,称中国历史本来就是“人相食”的历史,饿死农民是很正常的。在吴芝圃的支持下,路宪文搜刮走了信阳地区最后一粒粮食,并严令不许农民逃荒要饭、严禁家里冒炊烟。信阳沦为了人间地狱。 最终,河南饿死人的真相被捅到了北京,“震惊了中央领导”,开始派人前来调查。1961年1月,吴芝圃不得不向中南局和中共中央承认河南发生了“解放以后的大惨案”,“灾难发展到惨绝人寰的程度”,他对河南人民“犯了大罪”,“欠河南人民的债还不清”,“对我处以极刑,我也应引颈受戮”,是否是真心话没有人知晓,但他总结的主要原因却是“阶级敌人、蜕化分子”的“破坏”。其随之被降为第二书记。 1962年4月,吴芝圃被免去在河南的一切职务,并被贬到中南局任文教书记。 文革爆发后,河南人打算借着“造反”的狂潮,开始清算吴芝圃的罪行。他们称他为“屠杀河南人民的刽子手”,并打算派人赴广州把他“揪”回河南来“批斗”。计划最终没能实行,1967年吴芝圃最后死于广州的医院里,不过死前他还是被当作“走资派”而受到了批斗。 据说在今天河南郑州北郊黄河岸边还留有吴芝圃当年建造的一座豪华的园林型别墅群——“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其最初用意是为毛建造行宫。而这座背后由累累白骨堆砌的别墅群,也成为吴芝圃饿死老百姓的见证。 山东人口减少500万 舒同认为饿死人不必大惊小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